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南地区农村民房遭受汶川8.0级地震震害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8.0级地震不仅给四川省造成严重灾害,而且对周边省区也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陇南地区紧邻四川省北部,距震中汶川最近距离仅200公里.汶川8.0级主震及系列余震对该地区农村民房、公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该文基于对陇南市农村地区民房震害考察,介绍陇南地区农村民房结构类型、破坏特点、震害机制及原因,结合震害经验实例分析总结了民房震害加剧的场地影响因素,并通过构造各类型民房的震害矩阵对民房抗震性能优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赵晋明  阚荣举 《地震研究》1992,15(4):392-400
本文以澜沧耿马地震时昆明震害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史料,研究了昆明市区震害的不均匀分布,烈度有两度的差别。相对高烈度区与历史强震破坏的重震害点大部分重合。据此分析了震害重复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和沉积盖层的关系。本文可用于研究昆明市区及邻区强震对市区可能造成震害的大致分布,为震害预测、防震抗震和城市规划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西地震发生频率明显提高,陆续发生了3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包括2016年苍梧5.4级地震、2019年北流5.2级地震和2019年靖西5.2级地震,这可能意味着广西地区进入了地震活跃期。2019年靖西5.2级地震造成较重的房屋建筑物破坏,是分析广西房屋震害很好的样本。本文对各烈度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现象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特征与震害原因。结果显示:简易房屋除年久失修的之外基本完好;砌体结构房屋因结构不规则,缺乏抗震构造措施等,破坏较重,且破坏形式多样;框架结构房屋主体完好但填充墙会出现破坏。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造成灾区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遭到破坏。为了能对灾区今后恢复重建加强房屋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介绍了灾区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特点,分析了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漾濞MS6.4级地震影响区范围内房屋震害调查发现,区域内土木结构房屋破坏较其他结构严重,主要分为"穿斗式"和"墙抬梁式"两种类型,两者在地震中的破坏虽有相同,但也各有特点.文章从两种类型土木结构房屋破坏比较明显的主体架构、屋顶、墙体和地基部位进行震害特点分析,结合调查情况发现造成房屋受损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房屋自...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93次,地震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地震中房屋震害特征及其抗震性能差异与房屋的结构形式相关。通过搜集整理新疆境内历年典型破坏性地震民居房屋震害资料及房屋调研相关资料,结合房屋震害特征,依据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有无构造措施、砌筑粘结剂强度、施工质量及材料强度等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将新疆民居房屋结构类型分为土木-木架-石木简易结构、砖木结构及砖混结构3大类,并细化为10小类。结合新疆历史破坏性地震房屋震害资料,对细化分类房屋的震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影响各结构类型房屋抗震性能的原因。除房屋本身抗震性能因素外,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震作用及其他自然灾害的累积叠加作用也是造成房屋破坏加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4.20”芦山7.0级地震灾区和“8.8”九寨沟7.0级地震灾区建筑物破坏情况,对灾区内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三种类型的建筑物震害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次地震中相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同级别地震作用下其破坏程度不同,其中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震害特征差异性较大,分析认为除地震本身作用外,灾区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同也是造成两次地震建筑物震害特征差异较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以供灾区恢复重建、农村民居安全建设等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于田2014年2月12日Ms7.3地震灾区各类房屋破坏现象进行了调查和整理,从房屋破坏、场地条件和房屋结构类型等几方面分析不同类型房屋的震害特征和震害原因,总结这次地震房屋的震害经验,提出今后抗震设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同烈度区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震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通常没有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导致该类房屋抗震性能较差。文中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在不同烈度区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类型房屋不同烈度区的震害特征。通过使用数量化术语的震害描述,对在不同烈度区的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的墙体、楼板屋盖、附属结构的破坏进行了震害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仅考虑结构振动破坏时该类型房屋的破坏特征。最后也给出了降低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震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引发贯通重灾区的S301省道、Z120县道多处损坏,给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带来较大困难。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和卫星影像可以对道路震害情况进行评估。本文首先对道路震害进行破坏类型和破坏等级的划分,针对不同分辨率影像所表现的道路破坏特征,建立各破坏等级、各损坏类型的解译标志,并完成灾区遥感图像覆盖范围内主要道路震害的研判与评估。经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共出现110处明显破坏,其中,68处为部分损坏,42处为完全损毁,道路整体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1.
热带震害是指在华南的构造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系在大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特殊震害类型。其表现形势为崩塌、滑坡、滚石以及局部陷落等地震—重力破坏类型,以滑塌为主。其地质基础为以花岗岩风化壳为主的各类红壤型风化壳。热带震害的研究既可服务于震害预测,也可确立华南古地震的标志,进而在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求得强震的重复率,其意义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也有助于地震科学的充实。  相似文献   

12.
宴金旭  叶肇恒  郑逸  史丙新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4):1019-1023,1034
根据四川荣县M_S4.7、M_S4.3、M_S4.9地震现场灾害调查资料,分析房屋震害特征和人员伤亡情况,结果表明震区房屋破坏类型主要为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其中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受损比较严重,人员伤亡主要由房屋损坏导致;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房屋建造年代久远,房屋结构不合理、抗震性能差,短时间地震频发造成震害累积,再加上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薄弱等。  相似文献   

13.
北川县城汶川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板震区北川县城现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后北川县城的震害特征,论述了北川县城地震后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并对造成各类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在总结震害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应加强研究的相关课题,旨在为今后的工程抗震设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对青岛市123座桥梁的考察结果,建立了与青岛市桥梁类型比例相当的国内243座桥梁的资料,并以此为对象阐述了城市桥梁震害预测因子法的研究过程,确定了桥梁易损性影响因素及其取值,给出了桥梁震害预测指标计算方法和各种破坏状态的划分依据等。最后将此方法运用到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对青岛市的123座桥梁进行了桥梁震害模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便于考察研究一九七六年唐山大震震害,根据位置、类型、破坏程度和研究对象等的不同情况,唐山市确  相似文献   

16.
地震引起的断层强烈错断是造成隧道等地下结构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以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中左旋走滑逆断层错动造成的隧道震害为调查基础,对左旋走滑逆断层错动下的震害特征及震害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左旋走滑逆断层造成大梁隧道线位严重错动,水平最大偏移约1.78 m,竖向最大抬升约0.68 m;(2)震害主要集中在断层影响范围内,其中隧道受破坏严重段约350 m,占隧道全长的5.33%,受破坏较严重段分别位于严重段大里程侧402 m和小里程侧646 m范围内,占隧道全长的15.96%,其余段落震害总体轻微;(3)施工缝、仰拱填充层等部位对强震较为敏感,震害表现突出。此次研究通过对震害特征分析得到的有益启示可为同类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对青岛市123座桥梁的考察结果,建立了与青岛市桥梁类型比例相当的国内243座桥梁的资料,并以此为对象阐述了城市桥梁震害预测因子法的研究过程,确定了桥梁易损性影响因素及其取值,给出了桥梁震害预测指标计算方法和各种破坏状态的划分依据等。最后将此方法运用到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对青岛市的123座桥梁进行了桥梁震害模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对象研究的不确定性类型、研究方法,着重描述了震害预测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其研究进展,目前应用于震害预测不确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当前震害预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积累了大量公路桥梁的震害资料,这为开展公路桥梁震害与地震烈度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整体介绍了汶川地震公路桥梁的震害情况,通过统计整理近2 000座桥梁的震害资料,分别得到了拱桥与梁桥的主要震害类型,并探讨了它们的发生概率与不同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还分析了关键构件的破坏程度随地震烈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桥梁破坏等级和典型震害的形式分别提出了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栋梁  王晓青  窦爱霞  丁香 《地震》2007,27(3):105-110
建筑物震害程度的判定是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基础, 震害指数是建筑物震害程度的定量表示方式, 是房屋抗震性能的直观表现。 震害指数的研究对于震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收集、 分析并处理了2001—2004年中国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调查与评估的详细资料, 以调查点为单位计算了各种结构类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 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向未经加固的砖混和砖木结构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转换的数学关系, 其结果对地震灾害及其损失的快速评估与现场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