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炜  张加仁 《贵州地质》2003,20(4):253-259
以卫星遥感(RS)为主要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全球定位系统( GPS )为辅助,集县农业资源区划多年研究成果,建立县域一级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遥感及信息系统.运用ETM卫星遥感信息源,提取8大类土地信息,并以新景河流域为例,应用该信息系统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价,提出科学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2.
2 国外遥感卫星简介2 .2 俄罗斯 (前苏联、独联体 )俄罗斯 (前苏联、独联体国家 )是世界上发射遥感卫星最早 ,拥有很强空间遥感技术实力的国家之一。前苏联在上世纪 70年代中期即开始发射可回收型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和“流星 -自然”系列数据传输型实验性遥感卫星。从 1989年 5月起将商用遥感卫星命名为“资源 -F”(RESURS -F)。俄罗斯(前苏联、独联体 )到目前为止发射了多个系列 ,多颗遥感卫星。2 .2 .1 资源 -F(RESURS -F)1979年 9月发射的C112 7是首颗资源 -F卫星。首颗命名的资源 -F卫星是于 1989年 5月 2 5日发射的。较老的F …  相似文献   

3.
孙卫东  李毅 《新疆地质》2004,22(4):391-394
在新疆阜康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中应用了“资源 1 号”卫星遥感数据.利用 ERMAPER 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资源 1 号”遥感卫星数据 CB 和同一调查区的 TM 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研究,评价了“资源 1 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资源 1 号”卫星 CCD 相机数据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部分可替代 TM 数据,在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及其它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自1972年美国发射“陆地卫星”1号(过去称“地球资源卫星”)以来,卫星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及其他工程应用上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卫星遥感的优越性是获取地质信息面广、速度快和花费少,因此受到人们日益重视.但是,早先的卫星只装有一种多波段扫描器(MSS),仅能获取四种遥感影象,即红、绿和两种近红外光谱.许多地质学家惋惜这种遥感缺乏用于指示矿物和土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遥感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遥感平台的各种遥感技术系统的统称。主要是利用卫星对地球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和电子观测,包括气象卫星、资源(陆地)卫星、海洋卫星和雷达卫星等。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勘测利器——地球资源卫星探测、普查地球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专为这一用途而设计的卫星称之为“资源卫星”.资源卫星为什么能对地球了如指掌呢?主要是它携有叫做遥感器的“火眼金睛”.现代遥感器有4种:第一种是可见光(0.4~0.77微米)遥感器,它能把人眼可见的景物洋细、直观地再现出来;第二种叫红外(3~14微米)遥感器,其主要用于探测物体的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关中盆地是一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发育、活动频繁,并蕴藏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1990年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遥感中心利用卫星遥感(Tm6)热红外信息,结合航空遥感热红外调查及地面遥感热红外测试结果,对关中地区地热资源卫星遥感(Tm6)热红外地热信息进行了提取试验,综合编制了1:20万《关中盆地地热资源遥感地质图》。本次试验使用的资料是三门峡幅(1986.10.30)、西安幅(1987.11.9)和宝鸡幅(1989.9.15)的卫星遥感(Tm6)原始影像磁带。经计算机处理并绘制出彩红外图,然后在彩红外图上圈定温度界线并提取地热信息,最后一次转绘成1:20万关中盆地卫星遥感(Tm6)热红外异常图。  相似文献   

8.
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土地退化十分严重的国家,松嫩平原的盐碱荒漠化严重制约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管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文章提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新概念,建立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模型,进行模拟研究。由于该方法在信息存储、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笔者继而建立了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模型,扩大对空间信息的应用。但该信息系统缺乏信息共享的功能,而且不能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一体化的管理。笔者以多学科的理论和多种技术方法为基础,借鉴数字地球的研究成果,研制了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存储、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功能和信息共享功能,可在统一的用户界面下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预测、仿真和规划等方面的系列、连续研究,并可实现模拟结果的可视化。该系统具有扩充性、移植性等优点,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藏羊卓雍错湖面遥感监测模型及近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卓雍错作为西藏高原三大圣湖之一和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风景旅游景区, 其水域变化受到当地老百姓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 应用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等遥感数据可以方便、 准确地获取湖泊面积、 周长等信息, 但是由于Landsat 等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影像受到卫星重复周期和卫星过顶时多云天气的影响, 无法实现湖泊面积变化的常规业务化连续监测. 为此, 以Landsat 等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为主要遥感信息源, 结合羊卓雍错水位观测资料, 建立了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水位波动之间的相关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该湖泊面积遥感监测模型, 结合近期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羊卓雍错湖面面积变化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BERS-1)是我国于1999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它携带的CCD多光谱相机可获取B1(0.45~0.52 靘),B2(0.52~0.59 靘),B3(0.63~0.69 靘),B4 (0.77~0.89 靘),B5(0.51~0.73 靘)的图像数据,其空间分辨率为20 m,重复观测周期为26天,扫描宽度为113 km.与Landsat TM数据相比,具有空间分辨率较高,价格低廉等优势,适用于从事大中比例尺的资源和环境调查评价. 新疆国土资源环境综合遥感调查项目开始于2000年,考虑到新疆国土资源环境综合遥感调查项目组已有数据情况、费用情况、以及其它各种因素,决定用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进展与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的本底调查、环境评价和科学规划等研究应用中,已成为空间多源信息获取的有力手段,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源和信息服务。作者在本文中就近年来遥感技术在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与分析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阐述,并针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性质和任务,探讨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盖迎春  李新 《冰川冻土》2012,34(5):1248-1256
从框架、 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状态, 总结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3个发展阶段: 模型模拟阶段、 模型模拟+DSS(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阶段、 情景分析+集成建模环境+DSS工具阶段, 阐述了这3个发展阶段各自的特点, 剖析了制约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因素, 讨论了建立一个成功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具备的条件和采用的方式. 最后, 提出了集成综合观测系统、 集成建模环境和联机协商环境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资源事业对遥感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通过遥感先行开展先行观测、先行探测、先行监测,强化自然资源数据的获取,提高调查的精度和速度,遥感技术正在促进自然资源调查程序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围绕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了遥感先行的理念、目标及发展方向,认为:1)遥感先行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全尺度的调查监测;2)通过遥感技术方法体系的创新、遥感产品的转化应用等,可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生态、水、土、灾害等调查监测中的重要先行作用;3)"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综合观测技术是推动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精准快速调查和全球尺度环境问题监测的最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Water and land-use tension are growing with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arid region.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sustainable, and integrated water and land-use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y, accurate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demand centers is requir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rovides a means of representing the real world through integrated layers of constituent spatial information using overlaying and indexing operations. In Abu Dhabi,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AWRIS) was developed. AWRIS is a centralized, GIS-based, Web-enable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allows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all water resourc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integrate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tools and applications that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Emirate. All historical water resource information from more than ten existing databases and 10,000 Excel workbooks have now been compiled, quality controlled, and migrated into the central database. AWRIS is built as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hence designed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by linking all relevant applications for data handling to a centralized data repository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ain features of AWRIS which are three-folds. First, it provides full support for the Arabic language. Second, it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bringing unrestricted data types into a central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ird, it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tools to effectively manage information on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3S"技术在辽宁阜新煤矸石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利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高新技术的有效配合并结合传统地质工作快速高效地完成了阜新煤矸石资源的调查工作.即应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从区域上进行资源总体分布情况调查、从局部进行资源类型划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野外控制点点位及高程数据采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编辑和制图.  相似文献   

16.
Droughts occur when rainfalls diminish or cease for several days, months or year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sever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have occurred in Venezuela, impacting negatively water supply, hydro-power and agriculture se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institutions with tools to manage the water resources, a probabilistic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predict in advance the occurrence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in the country using monthly series of 632 rainfall stations.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was used to identify dry events of each rainfall series.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ssociated to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define geographically continuous homogeneous sub-regions (HS) for the values of SPI. For each HS a representative station was selected (reference station, RS). A lagge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SPI series of the 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ries of anomaly indices of 10 macroclimatic variables (MV). The four MV with higher correlation in each RS were organized into three levels (-1, 0 and +1), using the quartiles Q2 and Q4 as values of truncation. The SPI series are expressed in four ranges: non-dry, moderately dry, severely dry and extremely dry.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the four ranges of SPI was determined in every combination that can occur in the four VM best correlated. The resulting model in each RS was validated using the SPI series from 2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perated by the Servicio de Meteorología de la Fuerza Aérea Venezolan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the Venezuelan Air Force) which were not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dels detected the occurrence of ES with an accuracy ranging from 85.19 to 100%; the success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length of records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This methodology could be applied in any country that has long, continuous and homogeneous rainfall series.  相似文献   

17.
作物水生产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用水作为消耗水资源最多的部分, 在全球和区域水资源消耗中占据很大比例. 农业水生产力的评价对于改进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 首先阐述了作物水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影响作物水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其次总结了作物水生产力的评价方法, 将其分为收获方法、 模型方法和集成遥感或GIS的模型方法, 并分析了这三类方法优缺点; 最后对作物水生产力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认为将RS或GIS与模型结合用来估算作物水生产力的方法, 将是目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灌溉实时调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世祥  傅骅  李靖 《水科学进展》2003,14(5):660-666
灌溉实时调度是农业水管理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农业灌溉、气象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实用性,是灌溉实时调度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处理费用过高、卫星传输周期长等多方面的困难。综述了国内外在实时灌溉预报、渠系动态配水、土壤墒情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力求促进灌区用水管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资源环境信息(地理信息)具有时空特点,其种类复杂、获取渠道多样、具有多种比例尺和分辨率以及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资源环境信息是多维的。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据库(DB)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资源环境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资源环境科学由以定性描述为主走向定性、定量、定位综合研究的技术基础。然而,面对多维的资源环境信息,要构建一个具有多维信息表达方式、人机和谐、交互性和参与感强、满足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人员需要的多维信息处理平台,仅靠这些技术是不够的。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虚拟现实(VR)技术适应了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它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描述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它信息技术构建满足研究人员需要的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多维信息平台、它的功能以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威  周春生  刘春华 《地下水》2005,27(1):58-60
查明太原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的结构及其循环演化规律,正确评价岩溶地下水资源,对于太原市工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准确快速描绘西山地区的区域隔水底板等值线图中的应用方法,将有利于对该岩溶水系统的结构、循环演化规律及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