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不同余震的衰减函数模拟了1968年到1976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爆炸的7次大核爆炸的余震。也研究了该区的4次天然余震序列。核爆炸余震不同于大多数天然余震,因为它们衰减比较快,并用常常用指数类函数拟合它们的衰减。核爆炸余震的震源深度一般比天然余震的浅,与核爆炸深度相对浅一致。在内华达试验场附近也观测到天然地震浅源余震的快速衰减,这说明余震震源处的条件影响余震随时间的衰减。Dieterich(1994)提出余震衰减理论预示深度浅的余震衰减更快,提供了对观测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由于核爆炸余震的衰减快,目前在内华达试验场观测到的活动很可能已经过充分衰减了,所以目前的活动水平将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3.
核爆炸与地震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核爆炸与天然地震识别研究的进展, 揭示了从频谱比、震级比到综合因素的概率方法的发展过程, 特别指出小当量核爆炸识别的重要性. 文章借助量子场论和相变理论分析讨论了地震波波长与动量的关系. 同时, 根据地壳介质的复杂性, 指出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非线性与弥散的联合作用, 导致产生孤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构造环境剪应力值水平区分地震和核爆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善  成瑾  白彤霞 《地震学报》2001,23(3):246-249
根据地震破裂的断裂力学模式,导出了震源参数与地震发生处的构造环境剪应力值t0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可以大量计算震源处的构造环境剪应力值或背景应力值.若把核爆炸当作地震来计算,发现核爆炸的t0值平均在20MPa左右,明显地高于同震级地震的t0值.其结果可以作为区分地震与核爆炸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核爆炸事件的识别判据、核爆炸当量测定和爆炸源性质的研究、现代化地震台阵台网及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利用核爆炸观测资料开展的基础地震学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90年代以来核爆炸地震学的研究进展,并对这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可用亚洲南部和斯堪的纳维业的世界标准地震台网的台站的地震图上记录到周期为1秒的Lg波的振幅来确定东哈萨克试验场东部62次地核爆炸的mb(Lg)值。这此爆破选自1965年到1985年期间mb(P)≠5.5级或更大的。假定对饱和水岩石而言,把内华达试验场得到的mb(Lg)与当量的关系用于东哈萨克试验场估计了爆破的当量。假定地壳结构和核爆点的深度的横向变化不影响mb(Lg)的值,Lg资料表明,内华达试验场和东哈萨克试验场之间mb(P)的偏差是0.35震级单位。  相似文献   

10.
11.
12.
研究目的在于跟踪地下核试验现场核查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磁力仪器,研究针对地下核爆炸磁异常数据解释方法,使磁法成为一种地下核试验现场核查方法的新技术;并且可以根据磁异常数据处理解释,作为研究探测地下核爆炸相关参数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些识别地震与核爆的频谱分析方法,并对频谱作为识别判据的效果及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磁法探测地下核爆炸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核核查角度探讨了地下核爆炸产生磁异常的机理,并对磁法探测地下核爆炸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我们的一些试验研究认,为通过分析处理地下核爆炸的磁异常可以达到核核查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在过去的10年中,核爆炸监测的探测、定位及识别的研究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大量的改进仍然是必要的.当今,对目前以及计划中的核爆炸监测研究与发展技术,特别是与该技术紧密相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兴趣日益增长的同时,陆基核爆炸监测研究与发展路线图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该路线图依据数十年的核爆炸监测成就(https://na22.nnsa.doe.gov/mrr)来绘制未来研究与发展的主题.的确,陆基核爆炸监测研究与发展使命是美国国家核安全局核爆炸探测办公室的一个基础项目,通过对运行监测机构先进技术和系统的发展、展示和传递来履行美国监测对核爆炸探测、定位和识别的需求和策略.该项工作由陆基核爆炸监测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其合作者是世界级的,由国家实验室、大学以及与国际研究者拥有合作关系的民营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实施.波形的技术路线图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震源物理、信号传播、传感器和信号分析.选择这些项目来获取在环境中观察到的全波物理信号.研究与发展主题的每一个项目以及计量标准都对未来发展方向起说明作用.路线图展示了项目将达到的目标,即创新科学研究,给监测机构提供能力增强型技术以及激发、培养人力资源来迎接未来监测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地下核爆炸前后的地磁观测及其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志佳  高金田 《地震学报》1992,14(3):351-355
为研究震磁效应,在我国西部地下核试验现场布设了17个测点,于1983年9-10月间进行了地磁总强度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地下核爆炸点3.8——140km 范围内,各测点地磁总强度的差值变化在地下核爆炸前后存在异常,最大异常约为1.9nT;而且该异常与各测点至地下核爆炸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地下核爆炸时刻,存在2-3nT 地磁总强度的异常变化.这一结果对震磁关系与地磁预报地震的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