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一、简明扼要——教学目标的简约之道高三地理复习时围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浙江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为基础,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说明为准绳来设计教学目标。因此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做到简要、精辟和充实。有些地理老师喜欢将教学目标设计成"高富美",譬如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有老师将复习目标进行如下设计:"1理解湿地的含义、特点及其生态作用;2理解并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3通过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景宁县望东洋湿地和洞庭湖湿地为主题创设情境,采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分析区域开发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3.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多样化,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生物多样性现状入手,剖析威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措施。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其以法治区、综合管理与执法方面的探索与经验为同行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湖南省湿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湖南省湿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包括①实施"一核(洞庭湖湿地保护核心区)、一圈(环洞庭湖湿地保护缓冲圈)、四片(泛湘资沅澧流域湿地保护片)、两廊(湖南候鸟迁徙东西走廊)"的湿地保护空间格局;②填补湿地保护空缺,建立相对完善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③实施以关键、重要物种保护及其栖息地保护和修复为主的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项目;④加强"四水"调控,积极做好后三峡时代湖南省湿地保护的应对工作;⑤完善湿地保护机制,营造湿地保护的良好软环境;⑥加强动态监测评估,实施湿地保护的动态管理;⑦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支撑,提高湿地保护科技水平;⑧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东洞庭湖湿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中国湿地类型多样齐全,东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东洞庭湖所在地岳阳是湖南两大旅游增涨极之一,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科学地开发东洞庭湖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既是防止东洞庭湖现有湿地资源进一步破坏,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又是打造湖南旅游强省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CVM的洞庭湖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黄进良 《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洞庭湖湿地是一个与长江相连通的大型内陆淡水湿地,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功能和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多时相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洞庭湖湿地类型面积,结合多种文献资料,研究1949年以后洞庭湖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以及近期湿地演替的规律。此外,讨论了影响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的几个重要因素。使得人民能较全面的地了解洞庭湖湿地,有利于合理地开发利用并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Bottom-up"方法和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从景观适宜性评价、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历史特点、物种栖息地保护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的生境转变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并模拟了盐城滨海湿地开发与保护的三种情景方案,从生态经济价值、成本效益分析、湿地保护与开发意愿等方面探讨协调保护与开发的湿地资源利用情景方案评价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综合效益指标为情景方案比较标准时,保护情景方案为最优选择,但只实现了保护目标;以湿地保护与开发意愿指数为标准时,均衡情景方案为最优选择,且能较好地协调湿地开发与保护矛盾。  相似文献   

9.
以旅游凝视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者凝视"和"当地居民凝视"视角,构建由自然环境游憩价值、历史文化游憩价值、基础设施游憩价值和服务设施游憩价值4个维度的矿山湿地公园游憩价值评价体系。以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开展矿山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感知评估,得出南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存在游憩产品单一、游憩基础设施不健全、游憩配套服务不完善以及游憩产品文旅融合薄弱四大核心问题;湿地公园实现游憩产品多样化、加强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和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资源型城市向友好生态文明城市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是当前社会基础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新要求,基于此,将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以初中地理"东南亚"一节为例,优化设计课程,在保证地理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辅以文史类文学、历史、音乐与自然类数学等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认知的培养.创设文史自然兼备的学科融合情境,为教学实施得以采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5年来,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玫瑰湖湿地进行重新规划,并在合理利用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保育管理工程,使水系得到疏通,水质逐步得到净化,生态环境及动植物栖息地得到很好的恢复与保护,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处休憩游玩的好地方,探索出一条"建管结合"的湿地生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燕 《地理教学》2007,(5):16-17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案例。现行的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面对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教师不能完全奉行“拿来主义”,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即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而真正发挥案例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功能,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加工教材中的地理案例,谈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主题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本文以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创设乡土情境问题。以探寻湿地保护措施为总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实施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语文、生物、历史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度探究,并鼓励其运用跨学科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国人保护湿地的自觉性有了较大提高。回顾多年来湿地保护的工作,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哥大"湿地有人疼,而"小不点"湿地少人爱,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哥大"湿地是指像江河湖泊之类的大块头湿地,"小不点"湿地是指像小河流、小汪塘、小沼泽之类的小块头湿地。在我国,特别在广大的农村,"小不点"湿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为了评估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提出生态恢复对策,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评估其生态服务价值,基于评估结果和恢复生态学原理,提出其生态恢复对策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多样且巨大,尤以生产性价值、调蓄洪水的价值、净化水质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最为显著。因此洞庭湖湿地管理策略,应以洞庭湖湿地生态恢复为首要任务,以发展适应湿地生态环境的产业群和促进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外生态恢复和内生态恢复有机统一,以保障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洞庭湖湿地水文监测数据、洞庭湖湿地遥感卫星数据、湿地越冬水鸟观测数据及文献综述,对洞庭湖湿地主要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城陵矶10月水位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Z=-2.26,p0.05),枯水期其它月份(11月-翌年3月)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2受人类活动和水位变化影响,各湿地类型在1987-2011年整个时间序列变化较为复杂,而在空间上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分布规律;3 2005-2014年越冬水鸟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4湿地退化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及受益者的实际需求(使用)量。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现有研究在管理层面应用的局限性,并基于文献综述提出使用适合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驱动力-压力-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响应(DPSER)框架。主要目标是使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由认知走向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湿地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历程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以下问题:水体污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湿地经济缺乏支柱产业及品牌、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未能较好地耦合;现有湿地保护形式难以下延,无法实现湿地资源全面保护的目标,湿地保护科学技术含量偏低且缺乏有效转化平台等。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生态旅游、研学教育和特色小镇建设等机遇,提出以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呈现失衡发展态势和实现湿地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相融合为目标,以生态学和资源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建设由保护与恢复湿地和构建生态环境基底的湿地公园、解决面源污染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湿地农业、打造生态宜居空间和促进乡村活力回归的湿地小镇组成的湿地生态经济区为抓手,实现在新形势下湿地综合价值的提升,促进一产、二产、三产"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并对其建设理念、主要内容和未来要研究的重点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实施湿地生态经济区建设,让健康的生态环境转变成为强劲的生态经济竞争力,实现生态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朱俊彬 《地理教学》2019,(10):26-27
本文以"流水地貌"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层次清晰、重点内容突出,以流水地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两个"探究活动"和四个"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最后,以表格形式总结该课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乃至全球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际重要湿地景观动态对于湿地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洞庭湖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解译出5个时期洞庭湖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的土地覆被信息,提取各处国际湿地的土地覆被类型分布信息;结合景观指数和人为干扰度指数,探讨5个时期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动态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15年,洞庭湖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32.60 km^2;南洞庭湖面积减少的最多,湿地面积减少了218.54 km^2,损失率高达20.30%;3处重要湿地中的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西洞庭湖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湿地景观连通度差,聚集度指数(CONTAG)相对最小;洞庭湖区湿地仍然受到强度较高的人类活动干扰,其中,耕地扩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业务方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展览思路和手法也逐渐发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展览类型独立运作的传统模式慢慢发生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多种类型展品相互补充的“跨界融合”类展示模式悄然兴起。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荷文化展为例,通过阐述展览的定位、主题和内容,分析“自然”与“人文”在陈列展览中的融合运用,总结该学科跨界展览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