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领海基点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外磕脚领海基点的保护实践工作,从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方法、保护范围选划结果3个方面,开展砂质基点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的案例研究,据此提出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的选划依据和方法。研究表明:砂质基底领海基点的保护范围选划应依据海岛的特殊属性,由保护对象的边界向外延伸至潮汐水道,并充分体现地貌整体性和连续性。针对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文章建议应加强工程手段实现基底稳定,维护领海基点安全;加强领海基点外业调查,夯实领海基点地形水文资料基础;加大领海基点巡查力度,持续推进领海基点实时动态监视监测;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领海基点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海洋海岛意识等保护管理建议,为领海基点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掌握领海基点及其标志建设、领海基点海岛开发利用以及领海基点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等状况,文章采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摄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标志、地形地物、植被、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状况和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状况总体较好,周边海域海水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部分领海基点海岛出现海蚀崖、海蚀沟和岩体裂缝并有海钓活动痕迹,部分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由于风暴浪的冲击存在局部损毁的现象。后续应对损毁领海基点方位点标志碑开展整修和维护工作;对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常态化监测;在掌握海岛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机制,开展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积极与利益相关部门开展联系和沟通,形成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协调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领海基点海岛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他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公约》规定:“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构成国家内水的—部分。”内水如同陆地领土一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领海有时被称为领水,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带海域。领海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部分。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对领海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  相似文献   

4.
韩国筹建领海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为了积极地开发海洋,进行海洋方面的研究,准备在仁川近海建设大规模的西海岸领海基地。韩国科学技术处和海洋研究所为解决西海岸面临海洋资源干涸的问题,继续开发管理海洋,准备在西海岸建设象南海巨济岛建设的领海基地。目前,韩国正在巨济岛一带建设海洋基地。所谓领海基地就是在近海建设一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毗连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十三条规定:“1.沿海国可在毗连其领海称为毗连区的区域内,行使为下列事项所必要的管制:A.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B.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  相似文献   

6.
1958年《公海公约》规定,“公海”是指“不属于任何一国领海及内水的海洋的所有部分”。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公海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公海”为“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这样一来,就把专属经济区和群岛水域排除在公海之外,使公海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目前大约占全部海洋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海底”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在海底科学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数字海底”的涵义、系统组成和体系结构,对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基于XML的WebGIS空间数据表达技术、复杂海底三维建模技术、多源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海底”系统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从事海底资源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提供各个层次的参考或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我国领海基点保护,维护国家海洋权益,9月11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与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领海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对领海拥有和领土同样的主权,此项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我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领海基线由各相邻领海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  相似文献   

9.
由于领海基线一般由折线组成且地球表面为球面,基于领海基线外推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实际计算存在困难。文章基于交圆法设计最短距离法和椭圆法2种算法并对其优劣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外推12nmile领海和24nmile毗连区的界线基本与外推的领海基线平行,外推200nmile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形状变化较大;最短距离法精度高但计算量较大,椭圆法所需计算时间短但精度较低且没有消除误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数字海洋”的概念以来,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数字海洋技术理论研究工作。2003年,随着国家“908”专项的启动.作为我国数字海洋一期建设工程,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设成果,初步搭建完成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为我国数字海洋系统工程的全面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域管理信息系统即是"数字海洋"八大业务系统之一,也是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论文在明确四级联动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其总体结构,然后探讨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即坐标统一问题、数据存储备份问题、海量数据传输与共享、视频数据获取与远程指挥和多S集成等。  相似文献   

12.
对海冰的运动规律进行精确、连续和长周期的实时监测有助于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也可保障冰区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针对辽东湾海冰的运动特点和工程需求,在JZ20-2油气平台上建立了海冰雷达监测系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海冰雷达监测图像进行了分析和软件开发,可对海冰密集度、速度和冰块面积等海冰参数进行提取。采用该海冰雷达监测系统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在2011-2012年冬季对该海域的海冰运动规律进行了全冰期的连续监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海冰速度的雷达图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海冰速度场分布以及连续48 h的变化过程。以上结果为海冰的生消运移规律研究和油气作业区的海冰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海冰雷达现场监测及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全域全要素互动互联的“陆海统筹”理念为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陆、海系统“三类空间”(农业/渔业、城镇/港口、生态)功能和多要素集成评价思维,构建了陆海统筹视角下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类空间’功能评价—冲突识别—统筹修正”的三步走集成评价方法。嘉兴实证案例结果表明,该集成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准确地识别沿海地区陆海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区。并通过冲突区域评价结果统筹,确定未来适宜进行建设、生产以及生态保护的陆海空间总规模,实现陆海统筹理念下沿海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一张图”,进而提升沿海地区空间管制的科学性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分类、分区、分级、评价单元等基本问题,构建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依据我国内水和领海海域、海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3个区域的特点提出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Marine Policy》2001,25(1):61-69
Opportunities may arise to arrest a ship in maritime zones beyond internal waters, e.g. in the territorial sea and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arrest in those areas on the basis of jurisdiction ratione loci and ratione materiae. Under Belgian law the territorial sea is not part of the State's territory; accordingly, the Belgian Judicial Code does not provide for an attachment judge nor a bailiff to have jurisdiction in this area and a fortiori in the EEZ. The law of April 22, 1999 solved the problem of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in this respect. As far as a ship's arrest in the EEZ is concerned,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United Nations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articles 73 and 220)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a maritime claim, allows for an arrest at all.  相似文献   

16.
中韩海底光缆已于2005年7月宣布废弃.中韩海底光缆是我国宣布废弃的第一条国际海底光缆.通过对中韩海底光缆多种可能的弃置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各种弃置方案的利弊及可行性.通过比选,提出了全线打捞回收方案是最佳方案;领海以内打捞回收方案次之,是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原地弃置方案是最不适合中韩光缆弃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徐东桂 《海岸工程》2009,28(4):89-94
以高含沙量著称于世的黄河,在促进华北平原形成的同时,也在蚕食着渤海。仅千年时间,淤埋渤海造陆1万km^2。进入海洋世纪的当今世界,海洋国土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经济、交通和战略意义重大。黄河下游历来游荡于天津、上海之间,现行流路也只有144a的历史。因此,改道黄河,重新引导泥沙输入黄海;既保护渤海,又在不影响领海的前提下,扩大我国国土面积。不失为两利无害的千年万年大计。  相似文献   

18.
The use of advanced and emerging remote data-collection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bio-logging of marine migratory species,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scope of authority of coastal states to regulate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waters under their jurisdiction. Bio-logging involves the attachment of devices to marine animals that collect and transmit data about their movements and aspects of the local marine environment, and is now routinely used by marine scientists to support conservation programs and augment oceanographic data collection. Tagged marine life, including seabirds, marine mammals, sea turtles and pelagic fishes, may interact unpredictably with the territorial seas and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EEZs) of numerous coastal stat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egal implications of bio-logging within the legal regime of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law of the sea. Although bio-logging is a form of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when it is initiated outside a coastal state׳s jurisdiction it does not later fall within it, even if the tagged animals subsequently enters a coastal state׳s territorial sea or EE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