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昌鱼(Amphioxus)胚胎发育的研究是从Kowalevsky(1867—1871)开始的。经Hatschek(1881),Cerfontaine(1906)和Conklin(1905—1932)等的研究,使我们对文昌鱼正常发育的过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至于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oense Tchang et Koo)的发育,童第周、吴尚懃、叶毓芬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描述。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科,是无脊椎动物进化 相似文献
2.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卵裂和囊胚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细胞后,在原肠期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运动,囊胚表层的细胞通过一个称为组织者(Spemann and Mongald’s organizer)的结构进入胚胎的内部,经过内陷、内卷、汇聚、延伸等一系列细胞运动,按照既定的方向迁移到达目的地,参与构建各个胚层,这一过程称为形态发生运动。形态发生运动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特定的单个细胞或成群细胞的定向迁移,对于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以及由这些胚层所产生的特定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
从发育进化角度讲,作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过渡类型,一个世纪以来,文昌鱼一直是发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童第周等做出的关于文昌鱼胚胎调整性的研究(Tung et al.,1958,1960,1965),他们利用卵裂球的分离和配合实验证明了文昌鱼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调整能力,各部分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但关于文昌鱼形态发生运动的研究仅限于形态描述(Conkjin,1932; Hirakow et al.,1991),对于文昌鱼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运动机制依然缺乏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卵裂和囊胚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细胞后,在原肠期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运动,囊胚表层的细胞通过一个称为组织者(Spemann and Mongald'sorganizer)的结构进入胚胎的内部,经过内陷、内卷、汇聚、延伸等一系列细胞运动,按照既定的方向迁移到达目的地,参与构建各个胚层,这一过程称为形态发生运动。形态发生运动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特定的单个细胞或成群细胞的定向迁移,对于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以及由这些胚层所产生的特定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ET-30a质粒,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经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表明,在IPTG诱导下含有重组载体的菌株可表达分子质量约30 ku的融合蛋白.诱导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经0.2 mmol/L IPTG诱导1 h就可大量表达此蛋白.可溶性实验确认该重组蛋白是可溶性蛋白.本研究为文昌鱼肌球蛋白重链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文昌鱼原肌球蛋白在成熟前后的卵子中的分布及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将其在亚微结构上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在卵巢中的较大的未成熟的卵母细胞上就已有原肌球蛋白的存在,主要分布在内滤泡层及卵内的某些卵黄颗粒上,皮质颗粒上也存有少量;在成熟卵中,原肌球蛋白则大量存在于所有的卵黄颗粒上,皮质颗粒也有少量存在;在量上是由动物极到植物极逐渐递增,这和卵黄颗粒的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7.
肌球蛋白重链和肌球蛋白轻链是粗肌丝的重要组成单位,其表达量的高低影响肌纤维的组成和肌肉生长。为了解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和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基因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脊尾白虾EcMHC2、EcMLC1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EcMHC2、EcMLC1在脊尾白虾不同组织、不同幼体发育时期及大小差异个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特征。研究显示,脊尾白虾EcMHC2基因(GenBank:MG545144)全长5 929bp,开放阅读框5 727bp,编码1 909个氨基酸;脊尾白虾EcMLC1基因(GenBank:MG545145)全长1 506bp,开放阅读框459bp,编码153个氨基酸。脊尾白虾肌球蛋白重链和肌球蛋白轻链在系统进化上与其它十足目甲壳动物的关系较近。脊尾白虾EcMHC2、EcMLC1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肌肉组织内表达。在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不同时期,EcMHC2、EcMLC1在溞状幼体Ⅱ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溞状幼体的其它时期;仔虾第一天,EcMHC2、EcMLC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在脊尾白虾生长的四个阶段中,大个体组EcMHC2的表达量均显著的高于小个体组;60、80和120日龄时期,大个体组的EcMLC1表达量显著的高于小个体组;在大个体和小个体组中,EcMHC2、EcMLC1在8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脊尾白虾EcMHC2、EcMLC1在大个体组与小个体组的差异表达提示它们在脊尾白虾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化方法首次探讨碱性磷酸酶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结果发现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腹褶部分表皮、围腮腔上皮、构成背鳍腔的内皮、肌膜、中肠腔和肝盲囊腔细胞纹状缘、生殖上皮和精原细胞中 相似文献
9.
宽壳全海笋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光镜和石蜡切片技术,系统观察了宽壳全海笋卵子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外形和核相变化。结果发现,宽壳全海笋成熟未受精卵呈梨形或卵圆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有明显的生发泡和核仁;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4.042±1.166)μm,头部呈椭圆形,前端的顶体略呈钝锥状;在水温24℃条件下,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启动卵子发育;受精后6~9 min,生发泡逐渐萎缩、破裂,随后精子进入卵内并轻微膨胀;受精后20,30 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成熟分裂结束后,精、卵核体积迅速膨胀,核膜重新出现,形成弥散状的雌、雄原核,雄原核形成略早于雌原核;受精后40 min左右,雌、雄原核在卵子中央以原核联合的方式结合,随后联合核的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随着有丝分裂的进行,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结果在受精后约50 min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第一次卵裂结束;第二次卵裂过程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只是卵裂方向与第一次卵裂基本垂直,在受精后65~70 min,第二次卵裂完成,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另外,实验中发现了少量的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武汉东湖若干轮虫卵和胚后发育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不同的实验温度下测定了武汉东湖10种体外带卵轮虫和4种非带卵轮虫卵及其胚后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它们间的关系可用曲线回归方程1nD=a+blnT+c(1nT)~2描述。在相同的温度培养下,体外带卵轮虫卵的发育时间一般比非带卵轮虫的时间长。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胚后发育时间亦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实验结果表明,卵的发育时间约占世代发育时间的31%(24—41%);胚后发育时间约占69%(59—76%)。本文还同其他研究者所获得的卵的发育时间与温度间的回归方程式、胚后发育时间等作了比较,并对其所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文昌鱼幼体体腔、血管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4,48h文昌鱼幼体体腔、血管的发育状况,旨在为研究文昌鱼体腔细胞、粒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24,48h幼体。1.2 方法文昌鱼幼体经2.5%戊二醛(0.1mol/L二甲砷酸钠配制,pH7.3)固定1h,1%锇酸固定1h,然后经系列酒精脱水,Epon812包埋。半薄切片(2μm)经碱性美蓝-品红染色[1],光镜观察、照相。半薄切片定位的样品经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染色,JEM-100cx电镜观察、照相。2 结果2.1 光镜观察结果青岛文昌鱼卵子在室温条件下自受精后50~60min… 相似文献
13.
文昌鱼是现存的与脊椎动物原始祖先最接近的无脊椎动物,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研究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的典型材料。目前,文昌鱼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模式已经被广泛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发育同源性分析中。文昌鱼独特的进化地位和它未经复制的基因组使其在比较基因组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对文昌鱼、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之间的比较,可以揭示脊椎动物原始祖先基因组的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而探索人类的起源。同时,通过对文昌鱼和其它物种发育基因表达图式的比较可以显示不同生物身体部位之间的同源关系,并可以了解发育基因是如何引起不同物种之间形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15.
对公开发表的有关北极海域铁锰结核和结壳的分布区域、化学成分,矿物类型以及年代学等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目前已知的浅水铁锰样品主要分布在喀拉海和楚科奇海域内,而深水铁锰样品主要位于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和阿尔法海岭内。深水铁锰样品主要为水生成因,除Mn外,主要有用金属含量均远高于浅水样品,且多种金属与全球重要结核和结壳成矿带内的样品含量相当,展示出一定的资源潜力。深水铁锰样品生长时间长达1500万a,对应着中新世弗拉姆海峡开启,北冰洋开始与北大西洋进行深水交换时期。浅水铁锰样品主要为成岩成因,周边陆源非金属物质的供给量较大,资源潜力低。 相似文献
16.
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是研究动物演化的理想材料.了解文昌鱼在代谢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和从分子生物学观点研究个体发育的特点,在科学上是有重要价值的.这必将受到胚胎学、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文昌鱼的卵母细胞是一种生长非常旺盛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7.
付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水产品中的一种重要食物中毒菌,它在沿岸海水和海产动物体上都有广泛的分布。本文报告了青岛地区近岸海水和几种常见水产品污染了该菌的情况。在检测方法上,改进了一种选择性较强的培养基(SAC),经实验表明,SAC培养基较其他常用的几种培养基对付溶血性弧菌检出的阳性率和灵敏度均较高,与普通采用的TCBS法比较,x~2=4.28,ρ<0.05,有显著效果的意义。青岛近岸海水中付溶血性弧菌的平均出现率为63.25—463CFU/100ml,生鲜的水产食品中平均含有745~6900CFU/100g,其中贝类含量最多,季节性和海区对其检出率有明显影响,夏季检出率最高,冬季最低,对不同方法所检出的菌株,选出部分作了它们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并与参考菌株对比,证实SAC法检出的菌株有85%以上的株数符合付溶血性弧菌的特征,而TCBS法所检出菌株只有55%的真实性。并初步证明,这是一种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的共患菌。 相似文献
18.
冷泉渗漏区海底微生物作用及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有冷泉活动和水合物产出的海底环境中,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十分发育,它们主导着海底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的缺氧氧化作用,并在海底碳循环和生物种群繁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区的甲烷氧化古细菌使渗漏CH4缺氧氧化为HCO3-,硫酸盐还原细菌使SO42-转化为HS-,从而使细菌微生物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生物种群得以发育和繁衍。甲烷氧化古细菌有ANME-1、ANME-2、ANME-3三个种群,形成相应的醚类异戊二烯类和类异戊二烯烃类生物标志物。硫酸盐还原细菌有Desulfosarcina和Desulfococcus两个主要的细菌群落,形成二烃基甘油二醚和脂肪酸生物标志化合物。这种天然气渗漏区内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都具有特别负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为-41.1‰~-95.6‰,说明微生物群落在生命代谢过程中摄取了来自甲烷的碳,同时也反映了天然气渗漏系统缺氧带存在的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