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飓风”一词要比“台风”一词资格老得多。我国最早的台风记载是1400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沈怀远著的《南越志》。不过,那时把台风叫作“飓风”或“惧风”。书中载:“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日惧风,言恐惧也,常以五六月发,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一二日,外国以为黑风。”唐朝时也把台风称作飓风。我们从唐朝的笔记、诗歌、方志中常常可以看到有关飓风的大量记  相似文献   

2.
"百合"台风近海加强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毅  刘爱鸣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22-26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对“百合”台风减弱为低压后在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强度再次加强,又发展成强热带风暴的过程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合”台风近海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台风上层强辐散流场的叠加,加强了台风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台湾海峡南部的暖洋区的增暖增湿、中低层辐合流场的加强和低层适度冷空气的侵入对台风的加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0505号台风"海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圣康  王华 《海洋预报》2006,23(Z1):115-120
通过对0505号“海棠”台风的高空背景场及云图的分析,揭示了台风“海棠”的特征。台风“海棠”具有移速稳定、路径怪异、雨量强,范围大、破坏力强及两次登陆的特点。副高、台湾岛的地形对“海棠”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受2000年第12号台风派比安和天文大潮汛的共同影响,上海出现了严重的“台风”、“高潮”、“暴雨”三碰头情况,防汛形势一度十分严峻,长江口及黄浦江主要测站均出现了仅次于历史最高的潮位。9月11日风暴潮及海啸分会在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召开了派比安台风潮位成因分析会,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上海气象台、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上海海洋预报台和上海水务局专家近20人出席了会议。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徐建成副主任通过比较历史上的风暴潮,从动力、天文潮与增水极值相碰头、潮波共振和水利工程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0519号台风"龙王"第二次登陆地点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0519号台风“龙王”影响期间,福建省沿海风场、气压场、变压场特征的分析,认为“龙王”在临近福建省沿海时已减弱为热带风暴,而热带风暴的登陆地点在厦门何厝,而不是在晋江围头.登陆时间是10月2日23:30.  相似文献   

6.
前言 1973年7月,交通部一航局在天津召开的“台风波浪对海岸工程的作用”的技术讨论会上指出:今后应重点组织的研究工作第一项就是关于海上风场,特别是台风风场的分析,最好能分海区给出台风风场的计算模式。台风风场和台风气压场的关系密切,要研究前者应首先弄清后者。  相似文献   

7.
选取在台湾岛附近发生异常北折的台风“洛坦”和异常西折的台风“奥玛”, 对其环流形势进行对比分析, 之后将全风场分解为气候场和瞬时扰动风场, 应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洛坦”和“奥玛”的异常偏折路径进行预报尝试。结果表明: 1)两个台风的500hPa全风场分析表明, 副高及槽前西南气流为“奥玛”异常北折的主要影响系统; 而“洛坦”北侧的大陆高压与副高合并加强有利于其西折。2)扰动风场的分布表明, 北折“洛坦”南侧的西南风逐渐增大, 东侧的东南风逐渐转变为南风, 在异常偏折时刻形成一条向北的“输送带”利于其北折; 西折“奥玛”在其异常偏折过程中其北侧一直维持着一个反气旋性环流, 向西输送分量逐渐增加, 利于其西折。3)利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对两个台风路径进行预报, 发现在综合考虑气候态和扰动场时, “洛坦”的路径预报效果最好, 而考虑瞬时扰动场时“奥玛”的西折预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0414号"云娜"台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0414号“云娜”台风的高空背景场及云图的分析,揭示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辛勿理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副高、弱环境场中台风自身内力、台风的非对称结构是影响“云娜”台风移动的主要因素,西风槽对“云娜”台风的移动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滨 《台湾海峡》2001,20(2):147-151
通过分析福建省出现秋台年与无秋台年夏季几个物理因子的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有秋台年夏季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现“-+-”的分布特征。,无秋台年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的分布。(2)有秋台年夏季副热带高压较活跃,北进南退的步伐较大,而无秋台年只在秋季的回跳速度快。(3)拉尼娜事件开始年份可能会出现秋台风,同时有秋台年夏、秋季海温距平分布是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的海温距平、西、北太平洋为正温海距平,无秋台年份海温的分布形态与此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黎满球 《热带海洋》1994,13(4):9-16
根据香港附近海区1985,1986年两次台风大浪的实测资料,以有效波高为相应水平,对波群作统计分析,得出可供海洋工程参考的波群连长、波群重复长度、波出现频率以及波群中最大波高与有效波高的关系等。并将统计值与理论值作比较,结果表明:统计值大于“连”的理论值,而与包线理论中采用合田修公式的计算值相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在IBM-PC/XT微机上,如何用DBASE-Ⅱ与BASIC语言相结合的编程方法来设计该“系统”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同时,也将简要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海棠”台风在弱环境场引导气流中,受台湾东南面生成的次生低压的吸引作用,产生了打转效应.台风形成的不对称结构影响其移向和降水分布,路径突转时极易产生短时强降水.食指状和“人”字形的外螺旋雨带、螺旋雨带最大回波强度区的移动与台风前进方向一致.在台风停滞打转期间台风上下层的正负速度中心极值有一个调整过程,螺旋雨带都很接近同心圆,是台风风力最大的时候.多普勒雷达提供的风廓线产品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垂直风场的连续变化,同时也给台风定位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吴滨 《台湾海峡》2001,20(2):147-151
通过分析福建省出现秋台年与无秋台年夏季几个物理因子的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有秋台年夏季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现“-+-”的分布特征,无秋台年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的分布.(2)有秋台年夏季副热带高压较活跃,北进南退的步伐较大,而无秋台年只在秋季的回跳速度快.(3)拉尼娜事件开始年份可能会出现秋台风,同时有秋台年夏、秋季海温距平分布是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的海温距平,西、北太平洋为正海温距平,无秋台年份海温的分布形态与此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0518号台风“达维”于2005年9月26日04时正面袭击海南省,给海南省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对0518号台风“达维”的形成、发展过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相似台风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根据香港附近海区1985,1986年两次台风大浪的实测资料,以有效波高为相应水平,对波群作统计分析,得出可供海洋工程参考的波群连长、波群重复长度、波群出现频率以及波群中最大波高与有效波高的关系等。并将统计值与理论值作比较,结果表明:统计值大于“连”的理论值,而与包线理论中采用合田修正公式的汁算值相近。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杰拉华”台风在宁波象山登陆,其路径和强度对浙北沿海构成极大威胁,但事后总体影响程度比预期的轻。本文利用浙北沿海海洋站资料,分析了台风影响期间各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吴元锋 《海洋预报》2011,28(4):6-13
从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高空环流场、卫星云图和成灾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莫拉克”台风所具有的路径复杂、移速缓慢、生命史长、强度强、雨量大、灾害重和两次登陆等特点.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热带风暴“天鹅”、热带低压等环流系统及台湾岛特殊地形对“莫拉克”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和强度变化均起着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莫拉...  相似文献   

18.
试论台风的“空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台风的“空心”现象,指出形成台风“空心”现象大体上有三种情况:(1)台风登陆台湾后,由于受到地形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促使台风中心强度迅速减弱填塞,于是形成“空心”现象。(2)台风外围有多块云团存在,由于相距较远(一般大约相距300Km左右),互相不能旋扭在一起,致使台风中心位于晴空区的结果。(3)由于弱冷空气侵袭到热带低压外围,造成了在台风发展的初期出现了外围风力大,中心风力小的现象,或者是冷空气干舌卷入强台风中心,促使台风中心填塞而出现“空心”现象。  相似文献   

19.
"威马逊"台风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用卫星云图、舟山713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威马逊”台风的结构特点,以及用MICAPS系统下发的t213物理量资料诊断分析“威马逊”台风对流层各层的物理量分布,发现在台风东北象限降水条件最好,西南象限最差。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是由于输入云带的影响。用舟山测风站资料计算物理量,分析台风边界层的物理量特征。最后分析了台风周围大风的分布情况,用梯度风和经验风公式拟合测站风速,并分析了拟合的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20.
9711号台风的路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淑梅 《海岸工程》1998,17(2):63-69
分析了“9711”号台风的大气环流形势、涡度场、潜热能场、θse场以及日本和北京的数值预报,认为台风有向这几种要素场的相对高值区或远离其低值区移动的趋势,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进退制约着台风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