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其他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保证好的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本文从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秋香  刘国林  翟敏 《测绘通报》2015,(11):125-128
为扩充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辅助本课程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构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的教学系统。结合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本课程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构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基于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设计了教学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界面;以Matlab环境下GPS网间接平差为例,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兴升 《测绘工程》2010,19(3):74-76
测量平差是测绘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最难学习的课程。学生对测量平差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效果欠佳。为了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质量,文中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教学体系、教学实践、细化考核指标等多个方面出发,探讨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测量平差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作者在多年的测绘高等专科测量平差教学实践中,对测量平差课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果,供有关高校测绘专业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量平差基础是测绘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多、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构建合理教学体系的前提下,理论部分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平差案例与平差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测量平差实践技能实习,使测量平差理论与实践"零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项目中内业外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体会测量平差在测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实际操作表明,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平差课程的效果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志平  李洪娜  汪林根  仇春平 《北京测绘》2021,35(11):1489-1494
回顾了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简称《经典平差》)教学改革主要成果特点,分析指出了现有教材以高差、边长和角度一维观测值为主要研究对象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究了二维和三维坐标观测值的点线面测量平差问题.通过5类二维和5类三维坐标观测值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新了平差模型教学案例并丰富了平差模型属性数据内涵,从而为解决本课程体系"存量更新、增量补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平差课程作为测绘类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对本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加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对测量平差教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测量平差优秀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和研究队伍建设是加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摄影测量》课程是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为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提出摄影测量的教学内容改革,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利用国家资源库云课堂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多年的实践教学效果证明:高职学生能够掌握《摄影测量》课程理论的精髓,能够胜任《摄影测量》课程当前对应的职业岗位,为毕业后从事航测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GPS网间接平差是测绘类本科专业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GPS网间接平差存在的观测数据多、计算量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讲解清楚等问题,提出基于Matlab的GPS网间接平差教学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GPS网间接平差课堂教学的内容及难点,阐述基于Matlab的GPS网间接平差程序设计流程及关键步骤的实现方法。结合3个具体的GPS网平差实例,展示程序运行的结果。结果表明,基于Matlab进行GPS网间接平差教学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GPS网间接平差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可以实现学生所学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MOOS作为一种新型在线网络教育模式,具有大规模、不限定人群和在线开放的特点;而SPOC则秉承了其先进的思想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小规模在线开放教育模式。SPOC模式更加符合高校在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督促和考核方式更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文中首先对MOOC、SPOC的基本理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结合测绘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分析SPOC对当前C#课程教学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从"CH-SPOC"全新视角对测绘类专业C#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把"网络虚拟课堂"和"传统课堂"有机融合,注入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要素,实现翻转课堂。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测绘类专业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3.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针对“测量程序设计”课程,从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实践能力、完善考核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对其进行集“专业导向、课堂讲授、自主学习、课程实验”于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改革与实践,旨在实现该课程在测绘学科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妍  司海燕 《测绘工程》2016,25(8):76-80
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提升到了从未有过新高度,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为了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软人才培养理念,文中结合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提出"4+5"模式培养目标,并据此构建"四重螺旋交互上升式"硬实践体系,详细阐述该体系内容构成及体系特色,为实现实践能力的本科全过程新常态培养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品质输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本富 《北京测绘》2007,(1):60-62,50
结合《测量平差基础》教学体验,总结了学生感觉学习难度较大的主要方面,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本概念、理论的教学等相应解决办法。指出加强相关知识间的综合联系,突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认识与领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解决"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采用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构建课前设计、课前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等四阶段的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探讨该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对比不同班级的教学效果,最终得出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培养能掌握一定外语水平的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国内一些工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内的双语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它也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同济大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包括教材建设及其特点、CAI课件制作、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探讨、考核方法等,目的是探索双语教学应用在测量学科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Field Techniques in Remote Sensing: Learning by Do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one professor's observations and result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a semester‐long course on the subject of field techniques as they relate to remote‐sensing campaigns. The text describes how a “learning‐by‐doing strategy” is applied to such a course.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instructor requires students to design, construct, and actually implement “hardware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volving collection of spectral (and ancillary) data in the field. Pupils must test their developed methodologies and “technological creations” with regard to a focused research problem undertaken in a difficult field setting during a week‐long outdoor experience.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valuate, and possibly modify, their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n‐the‐fly.” Individual group research problems, methods, and hardware solutions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selected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he experience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我国新旧重力系统实施转换的三种方法。其中平差法理论严谨,充分顾及了重力系统差异的物理意义,并可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估算旧网的实际精度;插值法为实地转换,系统转换误差小,计算简便,是较理想的实用模型;回归法是两套系统的平滑拟合,采用全国统一的转换模型,计算工作量最小。三种方法亦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吴欢  王炎  黄海虹 《北京测绘》2020,(1):135-139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发展,校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开始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在于培养更多无缝对接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近些年的《工程变形测量》课程教学经验,从设计思路与原则、提炼教学目标、凝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精准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与探索,通过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1个班级的教学探索,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成效,为后期工程变形测量课程教学继续深入改革与探索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