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CPT)是一种用来预测地基土相对密实度的方法。然而,现有的预测公式主要针对石英土。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现场以及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轻型动力触探贯入指标与钙质土相对密实度之间的关系。可知相比于石英土,粒径对钙质土贯入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若采用现有公式计算钙质土的相对密实度,得到的数值偏大,结果偏于危险。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基于Butterfield改进的量纲分析理论,建立了一种可将不同形式DCPT的贯入指标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实现了轻型与重型动力触探指标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而得到了重型动力触探贯入指标与钙质土相对密实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场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知,上述关系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判定地基承载力时, 载荷试验是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 而动力触探测试因为测试时间短, 方便快捷, 常作为载荷试验的辅助手段。目前, 关于动探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的关系, 仅在部分行业性和地区性的规范规程有所论述, 多基于大量原始测量数据分析得出。本文基于动荷载理论, 以轻型动力触探为例, 考虑其与载荷试验机理的相似之处, 对轻型动力触探击数与地基承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静力触探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既影响触探试验结果的精度,又影响触探试验的效率。文章对探头的常见故障做了简单的分类,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当前国产探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利提高探头的质量,促进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的6.8级地震中出现了自199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境内最为严重的砂土液化现象。以此地震液化调查为基础,检验包括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Robertson方法和Olsen方法的国内外现有静力触探试验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我国规范、Robertson方法、Olsen方法在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判别中,总体上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高于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非液化场地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8%、71%和88%,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分别为55%、73%和45%,明显偏于危险,原因需要进一步查明,建立适合局部地区的液化判别方法应是未来必须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静力触探护管,提出了一种新的承压水观测方法,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法在止水效果、孔口淤积、水位稳定时间、观测数据准确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静力触探参数相关范围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随机场理论,对静力触探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得到了扬州运河大桥处各土层的静力触探参数qc和fs的相关范围δ的经验值。 相似文献
8.
静力触探实验以其连续性、重现性好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现场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其实验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及其相关性分析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借助VBA语言对Excel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静力触探实验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但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单、代码开放等特点,而且具有随着库中数据量的丰富,其分析结果可靠性越高的优点。并且以该库中的上海地区18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对静力触探实验比贯入阻力B与土的压缩模量B、固结快剪指标(Ccq、φcq)、以及三轴固结不排水指标(Ccu、φcu)做了相关性分析,得到三组关系式。对这几组关系式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关性很好,可为地层条件与上海地区类似的工程设计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A new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a large strain formul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cone penetration in normally consolidated sand. An auto‐adaptive remeshing technique was utilized for handling the very large distortion of sand surrounding the cone tip. A frictional contact interface utilizing Mohr–Coulomb's theory was chosen to repres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urface of the cone and sand. To model the sand behaviour, the non‐associated Drucker–Prager constitutive model was selected. ABAQUS, a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package, was used to implement the model. The explicit solution algorithm was chosen due to its effectiveness for complicated contact problems. Analysis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model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cone penetration behavior in sand. In addition, a chart to predict internal friction angles based on cone tip resistance for different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es was provided. This paper also shows a typical distribution of sleeve resistance, tip resistance—penetration relationship, and typical contours of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shear stresses in normally consolidated sand. Finally, a non‐uniform resistance was found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friction sleeve.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有静力触探机械设备提供的动力有限,使得静力触探技术无法应用于较硬土层或较深土层中(应力较高)。保证探头顺利平稳地探入较硬土层,是触探技术应用于硬土层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旋压式触探时探头上的受力进行分析,推导了不考虑侧壁摩擦力的旋压式触探的总锥尖阻力和扭矩的理论模型,同时也推导了用旋压式触探测试成果计算锥土间摩擦系数的数学模型,并在室内旋压式触探仪上进行相应的试验,试验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而且试验结果表明:对同一土体制成不同含水率、干重度的试样进行相同的探入速度和旋转速度下的旋压式触探,所得的扭矩与总锥尖阻力呈线性关系。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的锥土间摩擦系数要比土体的内摩擦系数大得多,但两者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土层的各向异性的特点、锥土间的摩阻力的存在等因素分析了旋压式触探方式能够降低总锥尖阻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结构性砂土静力触探的宏微观力学特性,在10 g重力场中生成一个净砂地基;将一个考虑胶结厚度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净砂地基中以生成结构性砂土地基;用一定速率移动探杆以模拟结构性砂土中的静力触探过程,其中,探杆由4面刚性墙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锥尖贯入阻力逐渐增大,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在达到临界深度后贯入阻力在某一定值附近波动;锥尖部位有明显的力链集中现象,力链的集中程度和范围会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和扩大;静力触探过程中,探杆两侧的土体经历了明显的加载和卸载过程,且土体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离探杆越远,主应力偏转速度越慢,最终偏转角越小;不同深度处平均纯转动率(APR)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APR最大值会随着土体深度而逐渐增加;探杆的贯入会使土颗粒间胶结发生破坏,胶结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拉剪破坏和压剪破坏两种,而拉剪破坏数目要比压剪破坏数目多。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近来地震液化灾害频发,再次成为研究重点,发展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的液化判别方法对预防液化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Boulanger数据库171组数据为回归样本,分析既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PT液化判别的双曲线模型和计算公式,并通过提取2011年新西兰地震147组液化新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CPT液化判别方法对浅埋砂层偏于保守,对深层土又明显偏于危险,而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Robertson方法,其液化临界线存在低烈度区不合理回弯、高烈度区又偏于保守的问题。提出的新公式在不同地震动强度和砂层埋深下均可给出合理判别结果,克服了国内外既有方法的缺点,并纳入到具有样板规范性质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修订稿中,可为我国相关规范修订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套静力触探模型箱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在模型箱水平面内任意位置进行贯入试验,贯入速率在一定范围可控,贯入倾角可调节。将该装置用于TJ-1模拟月壤静力触探力学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地基表层模拟月壤发生刺入剪切破坏;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探杆周围同一深度处土体的水平土压力表现出轴对称特征,其值在探头靠近土压力盒过程中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随探头远离土压力盒又逐渐减小至0,且不同深度土体水平土压力峰值随贯入深度增加而增大;贯入点正下方土体的垂直土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影响范围约为距探头200 mm处。基于以上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箱的设计是合理的,且TJ-1模拟月壤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将来涉及到TJ-1模拟月壤的航天试验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