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2.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构造物理国际讨论会,于1988年3月10—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四十多位构造物理学研究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瑾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4.
1989年秋,在日本高知县的日本评议委员会同意与地震学会共同召开一个以建立有关地震发生过程的概括性物理模式为目的的“震源物理和地震前兆”国际专题讨论会。根据该评议委员会上分发的资料,该讨论会的有关情况如下:(1)会议日期:1990年11月6—9日;  相似文献   

5.
零讯     
中国“全国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2月27日~3月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全国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工程地震研究中的新成果,交流了抗震防灾中的经验,探讨了重要工程建设选厂、设计  相似文献   

6.
一种用来测定地震和核爆炸的先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于1983年7月14日在日内瓦提交给裁军委员会的地震专家小组。这个地震专家小组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交换世界各国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的国际系统,其目的在于最后全面禁止核爆炸。美国研制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便于全球地震资料的交换。美国设计的微型处理机系统可以接收到地震敏感元件能够探到的所有信息。通过使用固  相似文献   

7.
李艳琴 《地球》2011,(4):33-35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集结了一支15人组成的国际救援队,3月13日赶赴日本参与救援行动。凭借专业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国际救援队赢得了日本官方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3月30日,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11日,四川省地震局与四川省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组织召开"芦山7.0级强烈地震科考成果应用研讨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张宏卫出席会议,地球所科考组专家、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空间观测专业委员会、地  相似文献   

9.
亚洲地震委员会作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的地区性组织,自1996年在中国唐山成立以来,至今己成功举办过六届学术大会和五次地震学和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在推动和提高亚太地区的地震研究水平,增强各国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以及培养年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目前,ASC已是IASPEI各委员会中工作最活跃的组织之一。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召开,这次大会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地震学会参与协办。大会研讨的主题是:共享现代科学和技术,减轻亚洲的地震灾害。欢迎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1997年工作会议纪要@雷强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1997年工作会议纪要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1997年工作会议于11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地震局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本次中国...  相似文献   

11.
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于2006年3月成立。为了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保证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3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副司长主持,50多名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对上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工作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上一届委员会在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与修订、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相似文献   

12.
由欧洲地震委员会的地球动力学技术工作小组于1978年8月29日至9月5日在施特拉斯堡召开的欧洲地震委员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议期间,组织举行了观测地震带地壳动力学的国际专题讨论会。作为这次国际专题讨论会的论文集《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空技术》(Terrestrial and Space Techniques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由安德烈亚斯·福格尔(Andreas Vogel)编辑,西德菲韦格(Friedr.Vieweg &Sohn)出版社1979年出版,约600页,200个插图,价格约120西德马克。根据该出版社的推广材料对该书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日本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学会、日本科学委员会内部物理学和地震国家委员会联合发起召开的1993东亚地震学术讨论会(1993 Joint Conference of Seismology in East Asia)于1993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日本鸟取市隆重举行,国家地震局组成以陈章立副局长为团长、由22名地震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中国和日本外,还有来自俄罗斯、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蒙古及澳大利亚等  相似文献   

14.
对地震频度的分析一个地震专家小组和国际安全管理人员就加州兰德斯地震效应发表了尖锐的评论。指出:在下一年期间,南加州发生7.0级和7.0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是4%─12%。这项报告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紧急救援办公室及加州保护委员会于11月30日发布的。...  相似文献   

15.
引言 1985年,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授权成立地震岩土工程技术委员会,从1986年开始至1989年,完成其首期工作。此后直到1994年1月在新德里召开第十三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会,该委员会在日本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主持  相似文献   

16.
《地震学报》1981,3(3):334-334
[本刊讯]中国地震学会和国家地震局于1981年3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联合召开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地震小区划专题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工程和教学单位的地震工程科学工作者80余人.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到地震烈度区划、烈度异常、震害预测、场地与土质条件的影响、砂土液化以及地面运动分析与实验研究等诸方面.大会选举了刘恢先为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7.
国际岩石圈计划的第九工作小组(WG—9)和协调委员会(CC—5)于1985年8月2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联合会议。会议决定将WG—9和CC—5合并为新的第六工作小组(WG—6)。会上尚未聘请全部WG—6的成员,只任命了主席和副主席。奥利维尔作为WG—6未来的主席主持了会议。会上福克斯和弗罗伊德沃科斯评议了属于WG—9和CC—5的工作,并建议将WG—9和CC—5的活动纳入新的WG—6的活动中,并继续召开由CC—5和WG—9确定的下述会议:  相似文献   

18.
据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主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台台长博尔特(Bruce A.Bolt)教授于1985年3月14日在萨克拉门托的加州议会大厦的演讲,1985年3月3日智利中部发生了一次7.4级地震,在这次大地震中,各种建筑物的破坏和强地面运动的详细记录,对加州和美国其它一些地震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博尔特教授作为地震工程研究所的特别考察小组的成员,震后在智利逗留了6天。这次发生在3月3日下午7点47分的破坏性地震造成瓦尔帕莱索周围沿海地区及首都圣地亚哥的内陆地区148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智利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近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首次召开的“构造物理与地壳形变学术会议”于1985年3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矿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和高等院校等24个单位的代表共97人。提交大会的论文90余篇,其中以中青年作者的文章居多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地震地质工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地震局联合召开了“地震地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会”。会议于1983年4月19日至25日在南京举行。来自我国各系统的7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国瑜主持了会议,并在会议闭幕时作了总结发言。江苏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