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新疆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985年8月23日北京时间20时41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南约50公里、距乌鲁木齐约1,000多公里处(39.4°N,75.2°E)发生了里氏7.4级强烈地震。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地震学家测定这次地震发生于格林威治时间12时42分,在中苏边界的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地区,里氏7.7级,深度10公里;美国科罗拉多州戈尔登的地震中心测定发生在苏联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以东约500公里处,里氏7.5级;南斯拉夫蕯格勒布地震研究所测定发生在塔什干以东约500公里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地震和考察断层的一种新方法表明,破坏性地震正向旧金山地区逼近。当1989年4月3日(星期一)加州北部成功地开始地震意识周活动时,圣何塞东部15公里处却遭到了4.8级地震的袭击。这一较小的地震(其主要破坏是震碎了一座空气控制塔的窗户)立即引起了位于旧金山附近门洛帕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3位地震学家的注意。奥本海默、巴孔和林德(David Oppenhermer,William Bakunand Allan Lindh)在一份刚完成的报告中曾预测了附近的一次地震,因此,他们认为这次地震可能就是他们所预测的。  相似文献   

3.
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发生了6.3级地震,震前距震中仅50公里,放大倍数为10万倍的清水河地震台的三分量地震仪,除2月1日记录到距6.3级震中35公里处的一个1.2级地震外,直到震前一个多月内均末记录到地震。因此,从整个地质构造带着眼,研究大震前十多年M_s≥4.0级地震的活动情况,也许对予报类似无明显前震的地震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5日格尔木5.1级地震宏观烈度及发震构造背景涂德龙,邬树学,张瑞斌,叶建青(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1前言1993年9月5日凌晨4时22分,距青海省格尔木市北部约60公里处的盐湖区内,发生了Ms5.1级地震。该次地震的宏观震中烈...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球分区、带历史震例总结对比方法,研究近代(1890年后)发生的103次8级以上地震,约占全部地震发生数的0.5。选择在震前几年强震活跃过程中出现率较高的10项特征,作为8级地震中期预测的经验性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它们可能反映主震破裂区及附近中短期阶段应变释放的演化过程,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预测全球2009年7月至2015年8级地震可能发生地段,共5处危险区和9处注意监视区。实际对应结果是:在其中4处危险区内发生6次8级以上地震(有两次双震);在3处注意监视区内发生4次8级以上地震。预测时段内全球也只发生这11次8级以上地震。虚报的注意区中有6处都在大陆内部,预测喜马拉雅带中段及太平洋周边发生的10次8级以上地震,获得较好对应,可供大地震趋势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1986年1月28日07时13分,在北纬21.7度,东径111.8度,发生5.0级地震。震中位于阳江县西南20公里的洋边海。这是我省197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震前一个月内发生Ms1.0~1.8级地震7次,震后在93天内,发生3.2~3.7级地震3次,2.1~2.9级地震3次,1.0~1.9级地震16次,震级不大,频度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菏泽地区是一个“重复地震区”。1937年8月1日发生7.0级地震和6(3/4)级地震,1948年5月发生了5.5级地震,1983年11月7日又发生了5.9级地震。这四次地震震中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在10公里左右。对这样一个“重复地震区”的地壳厚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利用距菏泽震区100公里左右的梁山、嘉祥两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反射波震相和其它台站记录到的某些震相,得到本区地壳厚度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8.
陈沅俊  刘永铭 《地震》1992,(1):75-77
1989年4月16日5时,四川省巴塘发生M_s6.7级地震。距离震中约200公里的甘孜地震台,在震前观测到了较明显的地温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援引美国和日本科学家的话说,地球中心的深沉的隆隆声可预报地震。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和日本的千叶大学及东北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1983年日本海发生的里氏7.7级地震的记录资料。他们发现,在该震发生前,地壳内断层周围的岩石中的应变量发生了缓慢的、周期性的变化。在震前和紧接震后的5个月期间,距震中90公里的一口井下的应变仪记录到约100次科学家们称之为“无震应变事件”。积累很长时间的应变的释放引起了突发性浅源地震。科学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月15日康定、九龙发生6.2级地震已快十年,但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这次地震的总结。在测震前兆手段资料清理过程中,发现在该次地震之前,有多种地震活动图象变化,有必要系统地整理这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资料,分析震前弱震活动随时间及不同范围的变化特征。震前弱震活动图象的几个特征 1.震前震中附近Δ≤30公里弱震活动减弱,外围(30<Δ≤50公里)弱震活动频度增强。图1是在分析图2的基础上,给出了以1975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震工作者在加州中部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帕克菲尔德地段上,有计划地进行着地震预报实验。1985年12月8—13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上,报告了实验工作的某些进展。 在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帕克菲尔德地段长约二十五公里。这里曾在1851年、1881年、1901年、1922年、1934年和1966年先后发生了六次6级左右的中强特征地震。所谓特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强震分布的规律来看,地震与断层,特别是与活动断层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我国的鲜水河断裂希,地震活动的频度高、强度亦大。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在150年内共发生了30次大地震,在2000万年内错动了300余公里。1964年日本新潟7·5级地震,就是从断层的角度,事前被列为大地震危险区内的,因而震前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西北约十公里处发生较大中强地震,其简况如下: 一、地震参数发震时刻:16时09分18秒(北京时间)震级:Ms=6.4级(全国台网)仪器震中:北纬4°26.5′,东经79°17.5′宏观震中:北纬41°26′50″,东经79°17′40″震源深度:10—12公里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兆叠加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年12月19日距我台190公里的西克尔发生了一次6.1级地震,震前地应力有一年多的明显趋势异常和一些短临异常显示,据此我们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期予报和一定程度临震予报。相隔三个月于1978年3月距我台120公里的汗腾格里峰又发生了5.0级地震,距我台226公里的苏联伊塞克湖发生了7.2级地震。这两次地震我们未能予报。当时认为趋势异常对  相似文献   

15.
由调制模式讨论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接近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和它的邻近地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微弱外因,如引潮力,大气压力或磁暴可以调制这些地区向发震发展的过程以及由这些过程所引起的前兆,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曾论述过这个问题。外因对前兆的调制效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过源调制这种调制是外因对应力积累单元(震中区)的不稳定过程的调制並相应引起前兆。2.过场调制过场调制是外因对震源外围调整区的不稳定性进行调制,並相应引起前兆。3.非震调制即外因对地壳内非地震的不稳定性进行调制,並相应引起某些观测项目的突变异常。例如某些蠕滑事件可以被外因调制,但不一定有地震发生。4.虚假调制这种调制是外因直接调制某种对象並引起假前兆。例如气候的突然变化引起动物异常等。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假前兆还可能与地震发生同步。这是因为外因一方面可以直接引起假前兆,另一方面对地震发生也有触发作用。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许多我国的例子以证明调制模式。本文列举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的震例以进一步证明调制模式对短临预报的普遍适用性。在国外的震例中,其中日本的震例有4个。它们是1978年元月14日伊豆半岛与大岛之间发生的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前5天,距震中20公里的氡气观测站观测到了氡气的突然变化,此日为朔日;1980年6月29日伊豆半岛东方海中发生6.7级地震,在震前4天前前震突然频繁活动,此前震开始活动日接近望日;1976年7月26日日本伊势湾4.1级地震,该震虽不大,但地震前8小时在震中附近的伊良湖形变站记到临震当天的形变暴,此日为朔日。1977年11月6日,日本根府川3.9级地震,离震中10多公里的网代形变站在地震前6小时观测到形变暴,此日为望日。苏联的震例有二个,第一个例子是1978年11月2日,苏联中亚阿莱地方发生7级地震,震前两天安集延和塔什干地磁台磁场差值△F突然异常,此日为朔日。第二个例子是1972年2月7日加尔姆4.7级地震,这次地震前3—4天在离震中130公里的氡气站上观测到突然异常,此日为朔日。美国的一个震例是著名的感恩节地震,该震发生在1974年11月28日,震级为5.2。10月31日,即震前27天霍利斯特地磁台阵中有两个台的地磁场差值出现突变,此日恰好为望日。上述两台在震中西南10公里左右。由于固体潮资料是已知的,便于对比,所以文中对比的外因皆为固体潮。其它磁暴与大气压力变化调制的例子将在以后讨论。以上震例说明,在临近地震前震源以及外围地区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此时外因能调制震源过程,激励震源变动,使之发生较大的前兆变化。因此突然的前兆变化与外因同步可视为地震即将来临的标志。此外文中还列举了美国加里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蠕滑加速与固体潮高潮同步的例子以及苏联中亚地镭区的突然变化与固体潮高潮同步的例子。因此应当指出,外因也可能引起非震滑动和假前兆。  相似文献   

16.
分析2013年云南洱源5.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发现地震前震中附近长达8个月M≥3.0地震平静,云南地区2013年2月4级地震连发,在震前一个半月内快速形成M≥3.0地震条带,地震当天在震中东北方距离约30 km处发生前震序列.结果表明,洱源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大区域应力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2013,33(1):40-46
利用中国大陆193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目录,以年为单位统计7级以上地震,只要某年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就视为"有震年",不区分该年发生了多少次7级以上地震,若某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就视为"无震年"。分析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与"有震年"或"无震年"之间的关系,利用χ2检验方法对其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30时,其后第6年为"无震年",这个关系在2%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②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24时,其后第6年或第9年为"无震年",这个关系分别在10%和2%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③当N<10时,其后第6年为"有震年",这个关系在2%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菏泽5.9级地震前后豫49井的水位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发生5.9级地震,距震中80公里的河南省豫49号水动态观测井,震前28天水位上升;震时,记录到地震波、水位固体潮明显畸变,水位急剧下降;震后水位逐渐恢复。 井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宋金  蒋海昆  孟令媛  臧阳 《中国地震》2017,33(2):219-228
本文采用分层粘弹性介质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对芦山震中产生的库仑应力加载的影响,进而结合Dieterich(1994)提出的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给出芦山附近区域6级地震累积发震概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2013年芦山7.0级地震时其累积发震概率达18%,说明汶川地震产生的应力扰动加速了芦山地震的发生。本文还计算了汶川、芦山2次地震对其间"破裂空段"处产生的累积库仑应力扰动的影响,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给出了"破裂空段"处6级地震累积发震概率变化。虽然计算结果可能受到大邑地震、介质模型参数的选取和背景地震发生概率等因素影响而存在一定误差,但"破裂空段"在2次强震应力加载下累积发震概率是不断增大的,因此我们认为"破裂空段"处发生中强地震的紧迫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杨马陵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3):287-288
1地震情况简介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县境内连续发生7次6级以上强震,截止6月12日共发生Ms6级以上地震7次(均发生在不到3个月内),Ms5级地震6次,1级以下地震5593次。伽师强震群发生在1997年度全国11个地震危险区之一的新疆西部地震危险区内。1996年3月19日在距1997年震区以北几十公里处曾发生6.9级强烈地震。这次强震群活动出乎意料地发生在覆盖层很厚的盆地内,无地表破裂出露,发震构造目前尚不清楚。7次地震分布在20×30km2的范围内,震源相当集中。就总体地震活动而言,属于强震群类型,但对每次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