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讯(二)     
《水文》2000,(3)
由水利部水文局创办的中国水文信息网已于2000年5月22日内部试运行,网址为:http//www.hydroinfo.gov.on。试运行期为5月22日-6月10日,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正式投入运行。简讯(二)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23日—4月28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地下水水流和污染模拟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来自国内、外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UNESCO Working Group on Land Subsidence)前主席Dr.Arnold Ivan Johnson于2011年8月31日在美国丹佛去世。  相似文献   

4.
葛修润 《岩土力学》1980,2(1):69-78
一九七九年四月二日到六日在西德亚琛大学(RWTH,Aachen)召开了第三届国际地力学数值法会议(The 3rd l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大会主席是该大学的基础工程、土力学、岩石力学及水道工程研究所所长维特克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国自然科学家筹划参与国科联(ICSU)发起的《国际地圈—生物圈全球变化》研究规划的时候,88年5月12日到1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人类活动影响与“全球变化”中美讨论会(The Chinese-U.S.Workshop on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Change)。  相似文献   

6.
由英国地貌研究组发起的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morphology)定于1985年9月15日至21日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市举行。大会的目的是:(1)讨论地貌学的发展及其未来的研究课题;(2)讨论地貌学如何在  相似文献   

7.
东亚-东南亚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CGS-CCOP Symposium on Muddy Coastal Geo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s)于2010年9月13~16日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日本筑波召开了“亚洲及西太平洋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umansin Asia and Western Pacific)。会议由日本第四纪学会(JAQUA)主办,来自亚洲、大洋洲、美国和欧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Commission on Tectonics of Ore Deposits(CTOD)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IAGOD)2014年8月18日至8月22日,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期间,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委员会于8月20日晚举行了全体代表会议,表决、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University of Regina(Canada)、CSIRO Exploration & Mining(Australia)、International Earthquakeand Volcano Prediction Center(USA.Australian Office)等国内外20多家单位、30多位学者联合发起的恢复和重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the CTOD of the IA-GOD)”的提案,挂靠单位定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矿床模式讨论会(Symposium on mineral deposit mcdelling,Manila) 于1985年12月5日至14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会议由菲律宾矿山和地质科学局(BMG)、非律宾地质学会(GSP)和国际地科联IUGS/UNESCO主办。会议的目的是讨论近十几年来在斑岩铜矿、热液金矿、块状硫化物、铬铁矿以及地热系  相似文献   

11.
<正>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EISOLS 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地面沉降,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PetroleumGeochemistry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fro-Asian Region)于1988年8月在北京召开。 1985年11月25日至28日在印度台拉登召开了首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经各国代表推选,并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批准,决定第二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3.
<正>"第九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NISOLS)将于2015年11月15日至19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参会论文摘要提交截至2014年12月15日,录用通知发送2015年2月6日,全文提交截至2015年5月1日。在会议网站(http://www.nisols2015.com)注册后在线提交,仅接受英文稿PDF文本。《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第4期曾刊发UNESCO地面沉降工作组成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淑君  相似文献   

14.
1987年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卅周年。为表示庆祝,三月九日至十二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国际铀矿床成矿作用技术委员会议(The Technleal Committee Meeftng on Metallogenesis of Uranium Deposits)。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美、苏、法、英、日、印度等22个国家的62名正式代表。我国核工业部230所姚振凯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我国东南部铀的成矿作用”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和关洼。  相似文献   

15.
国际首届“Rocks for Crops”学术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ocks for Crops”)于2004年11月7日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国际饭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发展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IDRC)主办,巴西利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The Centre for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Brasilia)承办。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质》2007,26(3):390-390
根据中德科学中心GZ295项目工作计划,吉林大学“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与新疆地矿局和中德合作新疆地质工作站于2007年9月1日至7日在乌鲁木齐联合主办了《中德合作中国北方地质与环境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Sino- German Cooperation on Geology &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1964年建立于新德里,同时成为国际地科联下属的矿床专业学术组织,每四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1986年第七届讨论会由瑞典、芬兰和挪威地质调查所以及瑞典 Lule大学共同主办,Nordic 地球研究院、矿山工业部和 Nordic 部长委员会赞助。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2日在瑞典 Lule大学召开,会前(8月12日至16日)和会后(8月23日至29日)分别组织了十条路线的地质考察。十条路线是:①奥斯陆古裂谷与成矿;②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造山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报》1983,57(1)
The conference o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Upper Precambrianheld in Beijing on July 22-24, 1982 was organized by the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ofChina. The discussion was centr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Sinian" and the extent of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Mafic magmas can form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with variou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on their mantle sources. Basalts generated in back-arc basins provide valuable perspectives on mantl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controls for melt generation, and on the sources responsible for arc magma genesis. This is because back-arc basin basalts (BABB) are generated by  相似文献   

20.
<正> The conference o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Upper Precamb rian held in Beijing on July 22—24, 1982 was organized by the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of China. The discussion was centr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Sinian" and the extent of its usage. This eonferene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tratigraphic problems of China conven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