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豫东豫南沿边区域为例,通过本省同邻省沿边乡镇环境条件的对比剖析和农村市场的个例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潜力所在及存在问题,使沿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沿边乡镇农村市场的发展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2.
以豫东豫南沿边区域为例,通过本省同邻省沿边乡镇环境条件的对比剖析和农村市场的个例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潜力所在及存在问题,使沿边经济快束这健康发展,提出了沿边乡镇农村市场的发展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形式上的转换,即边境国际贸易→边境出口加工企业→边境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这种转换规律,是由利益机制驱动的。我国沿边地区在开放开发中出现的诸如沿边国际贸易不稳、发展缓慢等问题,就是因为沿边开放开发的形式转换,没有跟上边境经贸发展的步伐,沿边出口加工生产严重滞后的缘故,因此中国沿边地区应加快外向性产业实体建设,大力推进沿边开发形式的转换,以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碳源碳汇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源、碳汇是影响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其形成的碳盈亏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能源消耗数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参考IPCC的碳排放标准,结合其他相关研究,计算了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水泥、钢铁、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对研究区遥感影像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河南省的碳汇分为耕地、林地和草地,根据各种植被的碳排放和碳吸收系数,计算了河南省的碳汇及其变化,并对碳盈亏及其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河南省碳排放及人均碳排放呈上升趋势,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年均分别增长11.22%和10.72%,而且空间差异明显,豫西、豫北、豫中地区人均碳排放相对较高,而豫南、豫东南地区则相对较低。②能源消耗是河南省的主要碳源,其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水泥、钢铁是除能源消耗外的另一种主要的排放源,其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则呈逐年上升趋势。③河南省碳汇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草地所占比重很小;全省碳汇呈减少趋势,2005-2013年期间减少了7.40%(47.05万t),年均减少5.88万t。④河南省总体上呈现碳亏状态,研究期内碳亏呈增长趋势,且碳亏的地区数量也在增加,总的来看,豫南、豫东南、豫西地区处于碳盈或弱碳亏状态,豫中及豫北地区处于较严重的碳亏状态。⑤河南省应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等措施,减少碳源,增加碳汇,通过区域碳补偿或生态补偿等手段鼓励碳盈地区减源增汇,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樊杰  杨晓光 《地理研究》2000,19(1):8-14
从协调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出发,概要总结了我国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和扶持民族地区主要政策的成效,解剖了欠发展优势地区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密切对内联系与协作的基本战略;同时建议将“西部沿边落后的民族地区→黄河与长江中上游生态保育地区→沿海相对贫困地区”的梯级扶持政策,作为我国“十五”期间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沿边地区56个县域单元1993,2002,2009,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ESDA-GIS方法分析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格局,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相对较弱。1993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格局变动不大,经济热点区域始终处于弥勒、建水、蒙自等县市,冷点区域则始终处于广南、麻栗坡、绿春等县域;而经济增长格局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和跃迁特征。整体上看,云南沿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较大,由随机成分造成空间异质性也逐渐增强,且东—西方向上县域经济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重点通道,提出加强沿边对外重点通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边口岸的时空格局及功能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边口岸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平台;而"一带一路"的实施也必将给沿边口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沿边口岸的发展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关于中国沿边口岸体系形成的时空规律及口岸功能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地理学角度刻画中国沿边口岸发展的时空格局,并基于RCI模型定量分析沿边口岸对沿边地区的带动作用。研究发现,建国后中国沿边口岸发展可以分为平稳对外开放、加速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3个阶段;目前,沿边口岸以公路口岸为主,内河口岸、铁路口岸和航空口岸为辅;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俄、中蒙、中哈和中朝边境。另外,RCI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沿边口岸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不突出,"过货化"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区工业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豫东、豫北等河南农业主产区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平原农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豫东、豫北等河南农业主产区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地区工业发展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平原农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沿边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根据沿边县旗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我国沿边城市体系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沿边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根据沿边县旗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我国沿边城市体系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的宏观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靖学青 《地理学报》1998,53(5):404-412
本文通过对我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5个影响因素的客观分析,对我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会得到稳步发展;(2)我国边境两侧地区难以出现象美国加拿大边境那样的经济重心区;(3)在我国一侧,沿边的某些区段可能形成经济较发达区,例如,东北段的图们江下游地区,西南段的澜沧江-公河结合部,西北段的伊犁河-额敏河流域地区等。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GDP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河南省GDP空间化模型,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生成河南省GDP密度图以及河南省和郑州市GDP密度增长图。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区域GDP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从西北部至中部、再从中部至东南部逐步衰减的趋势; GDP密度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县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其中以郑州市周边区域最为突出,中部及偏东南部增长速度较快,豫东及豫南地区增长速度缓慢。夜间灯光数据与GDP统计数据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为区域经济的估算和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重点通道,提出加强沿边对外重点通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分析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空间格局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格局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兴安盟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宋玉祥  张毅 《地理科学》1997,17(2):169-175
沿边地区的开放和东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的推进,为兴安盟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是振兴兴安盟经济的理想选择。综合评价了兴安盟旅游资源,提出了兴发盟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差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模拟计算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1 999年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达到 2 1 39%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由9 1 %提高到 1 0 2 4 % ,提高了 1 1 4个百分点。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由于对外开放较晚 ,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大 ,从 90年代初期开始的沿江、沿边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为 4 2 4 % ,仅为前者的 2 0 %左右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也仅由 8 96 %提高到 9 2 7% ,仅提高 0 31个百分点 ,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与周边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可开发口岸多。在我国沿海、沿边开放总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新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初步形成了西拓中亚市场,南联巴基斯坦,北出蒙古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边贸新格局,在沿边开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新疆正在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与地区布局,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创造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空间区位可划分为沿海山区、沿边山区和内陆封闭山区三大类别。各类别又有不同的工业开发组合内容。首次将沿边山区划分为沿水力、沿路边、沿城边三亚类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