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令人 《内陆地震》1993,7(2):90-105
新疆的地震预报是1970年开始的。二十多年来在“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多路探索、多兵种联合作战”、“走综合预报之路”的方针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设了43个地震台站,投入189套仪器,建成了遍布全疆的地震无线通讯网,开展了历史地震调查和地震烈度区划工作,建立健全了地震会商预报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报研究。实际地震预报统计分析表明,扣除自然发震概率之后,趋势预报的成功率约0.3,短临预报的成功率约0.1。在前兆台网控制范围内取得了一些震例,说明地震确实是有前兆的,但又是非常复杂的。地震预报作为科学难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作者简要地讨论了地震观测的间接性和地震异常的离散性、难以区别的地震异常和地壳变动异常、建立在复杂现象基础上的地震前兆以及地震的混沌性对地震预报的影响等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对云南地区水位观测网建立以后发生的3组7级地震水位异常进行分析,给出云南7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的统计特征。1云南7级大震自通海地震以后,云南省逐步开展地下流体前兆观测。1986年全省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地热观测网建成,1988年全省地震地球化学网建成。自前兆流体观测网建成以来,云南及周边地区已发生3组MS≥7.0  相似文献   

3.
Windows NT以其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方便高效的管理方式 ,越来越成为组网的主流操作系统。甘肃省地震前兆局域网就是采用 Windows NT Sever4.0中文版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 ,使用 TCP/IP协议 ,通过甘肃省地震局网络中心与 Internet互联的。由于该网采用了TCP/IP协议 ,可以很方便地和 UNIX主机联接 ,从而与省局网络中心接轨。通常 ,一个Windows NT网络应该有一个主域控制器、一个备份域控制器、一个服务器、若干个客户端 ,从这个角度来说 ,甘肃省地震前兆局域网主体已基本建成。该网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前兆资料 ,建立地震前兆数据库服…  相似文献   

4.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台台站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通信故障的检查与处理。从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及接口界面,阐述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公用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的检查及处理。地震前兆仪器通过现场总线与DSC-2型数据采集器连接,通过有线,无线调制解调器入网后实现地震前兆台网对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6.
无线技术在前兆台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  李国佑 《高原地震》2008,20(2):54-56
主要研究青海省无人值守前兆台站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解决数据的传输问题,该技术克服了传统地震前兆信息采集和传输等方面的弱点,使用无线路由器作为数据终端,实现无人值守前兆台站监测的自动化、无线化,最终达到数据资料在互联网上共享并为用户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区综合预报判据和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概论四川地区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自公元前111年至1988年6月10日,境内共发生7.0~7.9级地震13次,6.0~6.9级地震42次,5.0~5.9级地震143次.其中1970年以来就发生了7.0~7.9级地震3次,6.0~6.9级地震9次,5.0~5.9级地震63次.197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1970年大邑6.3级地震以后,四川省成立地震监测机构,陆续布设了一批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至1984年底,共建成专业地震台30个(其分布见图1),具有包括测震、视电阻率、地磁、水氡,地倾斜,定点重力,电感应力等共计73项前兆观测项目。还建有15个  相似文献   

8.
Oracle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十五"中国地震前兆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在全国地震系统中实现地震前兆数据的自动化交换管理.我们分析提取出地震前兆元数据的管理模型并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地震前兆元数据的交换管理.本文对Oraele快照复制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分析指出了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的关键点,结合数据管理系统在地震前兆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做了简要讨论.实践证明,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实现的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完全满足了地震前兆网络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结构以及数据汇集与共享服务, 给出了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复制的维护经验。为保障首都圈二市一省的数字化前兆数据能及时、连续地汇集到首都圈地震前兆台网中心, 研制了一个数据传送软件, 以便在数据库复制出现故障时将数据从二市一省前兆台网中心传送到首都圈地震前兆台网中心。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送、数据显示和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是全国综合前兆监测实验台网 ,包括电磁、流体、形变等前兆学科多方面的研制开发与推广 ,各种新型仪器采用新技术提高了仪器的观测精度和自动控制功能 ,原有的模拟记录及人工读数模式改为数字化自动采集模式 ,增强了地震监测能力和监控范围。山东省地震局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的建成 ,实现了地震前兆监测的数字化、产出数据的标准化、仪器的智能化和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安丘地震台是在山东省前兆数字化台网改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数字前兆台站 ,始建于 1 969年渤海大地震后。距安丘城东 5km,1 991年因扩建 2 0 6…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地震前兆野外流动观测的测点分散在各地、数量众多的特点,采用基于无线宽带接入的McWiLL系统的组网技术,通过设备与无线接入系统的连接、宽带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前兆流动观测中心管理系统的前兆野外流动观测通信系统将来自这些采集点的大量数据实时可靠地传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远程仪器监测、数据传输等.  相似文献   

12.
763长周期地震观测技术交流会于1987年7月10日至17日在大连市召开。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孙其政、修济刚、地球物理研究所曲克信、辽宁省地震局徐心同和大连市科委、大连市地办以及763台网台站代表共52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孙其政回顾了763长周期地震观测台网的建设过程,强调了763长周期地震观测台网的地位和作用。他说,763台网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地震台网长周期观测频段的空白,从而使我国模拟地震台网的观测频段从短周期到  相似文献   

13.
应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结合福建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一套福建省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日报自动编辑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可将前兆观测台网每日收集的观测日志进行自动编辑,形成符合规范的监控日报,实现人机交互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14.
1.引言1990年10月20日在宁夏邻近地区的天祝—景泰(37°.1N,103°.5E)发生了6.2级地震。该次地震前,宁夏前兆观测台网出现了一些中、短期异常。我们应用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推广的软件系统和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结合宁夏及邻区多次地震前宁夏一些前兆观测项目出现的异常特征,对前兆观测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认为在天祝—景泰地震前  相似文献   

15.
柴剑勇 《华南地震》1998,18(1):104-107
根据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前兆台站(网)的技术改造》总体技术设计方案的要求,就广东省地震前兆监测网以及前兆观测仪器系统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在“九五”期间所要完成的各项技术改造项目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量的关于地震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的几天或者几个小时电离层扰动被观测到,电离层前兆是确实存在.但要将震前的电离层扰动作为地震短临预报的工具,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用空间技术开展大区域范围内电离层参数的实时观测,如用地震电磁卫星、GPS台网、并和地面电离层垂测仪观测相结合,建立“电离层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无疑会加速这项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种评估地震前兆可信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地震前兆的可信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前兆信息的抽取、各类非地震干扰的识别、前兆与地震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前兆的随机检验等一系列手段来评估前兆信息的真伪,提高地震前兆信息的显著性和可信度. 该方法及思路也可为其他非地震前兆的可信度评估所借鉴. 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目录以及能定量描述地震活动的时、空、强信息演化特征的RTL(Region_Time_Length)方法对2000年10月6日在日本鸟取县西部发生的73级地震前周围地区近26年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可能的地震活动前兆信息,并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该前兆进行了评估,证实了上述前兆的显著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点到面系统地总结了1984年元月6日武威地震(Ms=5.3级)前,甘肃东部地应力观测台网所接收到的地应力前兆场特征。认为,这些地震前兆特征具有判断未来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的意义。为今后的地震预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大庆油田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深井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长周期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1 2月 1 3日由中国地震局组成的验收专家组 ,对新疆地震局地震前兆台站 (网 )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验收。地震前兆台站 (网 )技术改造项目是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新疆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改造项目的实施 ,使部分前兆台站的观测环境、工作条件、观测项目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大为改善。该项目按期完成了 5个台站 2 5个测项的数字化改造及 1个前兆台网中心的建设。在验收过程中专家组对乌鲁木齐基准台、库尔勒台及局台网中心分别进行了技术指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5个台 2 5个测项及前兆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