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海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14年珠海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地面气象资料,通过对多种气候舒适度计算模型比较分析,构造适合珠海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得到了珠海市城市气候和人居环境特点。结果显示:通过对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本地化权重赋值得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克服了单一模型的缺陷,体现了珠海微气候特征下城市化对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综合影响;珠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总体上属于"较舒适"等级,其中12和3月是非常舒适的月份,7—8月是一年中非常不舒适的月份;珠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向较不舒适区间靠近。  相似文献   

2.
根据1966—2015年贺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0a的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贺州市50a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贺州春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范围,但绝大部分年份属于较舒适范围,夏季属于较不舒适级别,秋季指数属于较不舒适向较舒适的过渡季节,冬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的范围,冬季舒适度在变好,具体表现为6至8月的是一年中非常不舒适月份,3月、4月以及10月属于比较舒适月份,11月份,是全年中最舒适的月份,其余月份舒适度一般。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成都地区14个区(市)县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6年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数据,采用温湿指数对成都地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4月和10月为非常舒适月份,无极度不舒适月份,春季和秋季为非常舒适季节,夏季为不舒适季节,冬季为较不舒适季节,近37年气候舒适度总体变好。相比,成都西北部、中部和蒲江县的气候舒适度较好。气候舒适度突变多发生在2009~2013年,冬季的突变发生在1984年,冬季气候舒适度向好转向的特征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7年岳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资料计算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小波分析法分析年平均指数和各等级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岳阳舒适日数最多,冷不舒适日数次之,热不舒适日数最少;岳阳较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最热不舒适的月份是7月和8月,最冷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近57年来岳阳人体舒适度指数数值显著上升,主要原因是受到冷不舒适日数减少、舒适日数和热不舒适日数增多等因素共同影响;各月份不同级别日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冷不舒适日数减少、舒适日数增多的变化在3月最明显,舒适日数减少、热不舒适日数增加的变化在7月最明显;岳阳春、秋、冬三季越来越暖,而夏季变得更热;岳阳人体舒适度各级别日数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1991年冬季至1992年是岳阳人体舒适度发生突变的时间段;未来几年中岳阳冷不舒适日数将会比2017年的增加,热不舒适日数会先增加后减少,舒适日数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州市从化区1987—2016年国家气象站数据,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穿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等,对从化区气候舒适度进行了测算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化最舒适的月份为3、4和11月,较舒适的月份为1、2、10和12月;另外,1987—1998年气候舒适度逐渐上升(趋于温暖级别),1998—2008年逐渐下降(趋向最舒适级别),2008—2016年逐渐上升;人体舒适度指数中,平均年舒适日数为239d,每年舒适日数均在200d以上(205~262d),2013年舒适日数最多(262d),气候舒适期长且连续,有利于户外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针对从化的气候舒适度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0~2009年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无论年或者季节变化,舒适度指数均呈现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普遍舒适的区域主要位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近30a来西藏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舒适度指数与海拔高度、纬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密切相关;(2)从舒适日数来看,西藏地区基本处于冷或偏冷、凉或偏凉的舒适度状态,寒冷和普遍舒适的日数较少;近30a来西藏地区1级和2级不舒适天数呈现逐渐减少趋势,3级、4级不舒适天数和5级舒适天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从适合旅游的舒适天数来看,西北部以6~9月为适宜旅游月份,中部以5~9月或10月为适宜旅游月份,过渡到东南部地区以5~9月或10月为适宜旅游月份,甚至可以提前到4月;旅游适宜月份数和天数由北向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梁山1981—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温湿、风效和舒适度指数,对旅游气候资源和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梁山县旅游气候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皆可旅游。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高低温,而风、降水和日照对旅游的影响利大于弊。采用旅游舒适度指数综合评价得出最佳旅游期是4月、5月、10月,较适宜的月份是3月、6月、9月、11月,不适宜期是12月、1月,较不适宜的月份是2月、7月、8月。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梁山的旅游气候适宜期与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近50 a四川省33个国家地面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熵值法、距离法和百分位法,针对不同台站的海拔差异,对四川省气候舒适度进行了有效订正,并建立了气候舒适度指数在不同季节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从未订正的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看,除川西高原部分地区外,春、秋季四川省均为较舒适或舒适;除盆地东部部分地区外,夏季四川省由于天气凉爽,气候舒适度较好;冬季四川省气候普遍偏冷,大部分地区较不舒适;春、秋和冬季舒适地区多集中在四川盆地。(2)海拔高度对气候舒适度影响较大,海拔订正后的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总体呈由高原山地向盆地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即人体感觉由高海拔到低海拔变得逐渐舒适,达州万源市为四川省春、夏、秋季人体体感最舒适地区。(3)不同季节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必须对应选取适宜的物理因子构建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9个气象站1961-2020年气候资料以及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模型,采用统计学方法和ArcGIS的精细化空间插值技术对近60a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气候舒适度及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1)气候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平原地带呈双峰双谷的“M”型,山区为单峰单谷的“∩”型。(2)受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风速减小、日照时数减少的综合影响,近60a平原地带春、秋、冬季气候舒适度指数显著(P=0.05)增大,夏季显著减小;山区夏、秋季气候舒适度指数显著增大,冬、春季变化不明显。(3)近30a(199l-2020年)较前30a(196l-1990年),春季和秋季平原地带气候较舒适区海拔上限升高了100-150m,山区气候较不舒适区和不舒适区向高海拔抬升了50-100m;夏季北部平原气候较舒适区海拔上限升高了100-150m,山前倾斜平原至中山带的气候舒适区向高海拔抬升了约100m,高山带气候较不舒适区和不舒适区也向高海拔抬升并压缩了50-100m;冬季虽气候舒适度指数有所增大,但全市属于气候不舒适区的状况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以及旅游季节游客数量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岛国家基本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计算,划分出长岛适宜于旅游的季节分布;结合2011—2015年长岛县游客的月统计资料,分析研究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长岛县5—10月均较适宜旅游,其中最佳旅游时间段为6—9月,其他月份气候舒适度等级较低,基本不适合旅游。旅游游客数量与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每变化一个单位,长岛县游客数量月指数增加2.09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体的舒适度指标,结合广宁县的气候特点,计算分析了1981 ~2010年30年的逐月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广宁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最舒适的月份为4、10、11月,较舒适的月份为3、5、6、9月,是理想的旅游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17年成都市西部邛崃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最小相对湿度计算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白天和夜间舒适度指数,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近30年邛崃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邛崃市没有暑热和寒冷天气,人体舒适度日数舒适级别日数最多,其次是冷不舒适级别日数,热不舒适级别日数最少;年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呈现较小的上升趋势;舒适日数集中在春季、夏季、秋季三个季节;热不舒适日数和舒适日数21世纪初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冷不舒适日数有所减少;近30年白天人体舒适度指数有着较明显的升高趋势,夜间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白1961—2013年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综合舒适度指数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电白近50年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电白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宜人,最适合旅游的月份是10月,其次是11月和3月。近50年电白气候尽管向偏热转变,但大部分年份仍属舒适范围。  相似文献   

14.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评价和分析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和利用敦煌的旅游气候资源,本研究利用敦煌市1971 - 2013年逐年逐月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和人体舒适度指数(K)等四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敦煌逐年逐月逐日旅游舒适指数,分析敦煌年内气候舒适期起止时间、期间天数;年际、月均变化特点以及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年际间是否存在突变等。通过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较适宜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5月、9月最适宜旅游,4月至10月较适宜旅游,这一结果反映了敦煌夏季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特点。四种指数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年际和月均变化趋势不一致,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现象,敦煌旅游舒适日在年际间呈突变增多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敦煌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70—2019年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25个气象站日值,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舒适度综合指数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利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通径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影响舒适度指数的关键气象因子及舒适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呼包鄂地区近50 a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舒适度综合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着衣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 综合舒适期为4—10月,舒适日数在5—9月达到68%—93%,其中6—8月全月为舒适或较舒适日,在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中部气候变化背景下,温湿舒适性和风效舒适性向暖转变,人体综合舒适度越来越高,适宜居住、旅游和避暑; 影响该地区气候舒适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和风速,其次是日照; 舒适和较舒适日数整体呈“北少南多”分布,舒适日数分布整体呈波动变化,较舒适级日数整体持续增多。工业生产、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舒适和较舒适日数。  相似文献   

16.
选用贺州气象站1982-2011年30a气温、风速和湿度等资料作为影响贺州市旅游舒适度因子,以旬为单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贺州市气候旅游舒适度分析,结果显示:贺州市总体气候舒适度状况良好,较舒适指数以上天数占57.57%,每年4-6月和9-11月是贺州适宜旅游的季节。最舒适的时段是4月中旬至6月初,9月初至11月初,不舒适时段集中冬季11月底至来年的3月初和盛夏的7月初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18.
气候条件不仅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也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选取新疆伊宁市1967~2016年共50a的气象资料,分别从伊宁市年内与年际的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分别进行划分并分析,总结出伊宁市地区近50a的气候变化,通过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方法对伊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伊宁市的湿度指数年内变化呈倒“V”型指数先增后降;年际变化春、夏、秋基本趋于稳定,冬季变化较明显,风效指数仍呈倒“V”型。总体来说,伊宁市有半年都处在较为舒适月份,其中5-9月为最舒适月份,冬季为最不适季节。伊宁市年内风效指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均比较舒适;风效指数年际变化趋于稳定,即使在冬季,风力也偏小,整体较温暖。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连州市1953—2008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参考中国气象局拟定的人体舒适度指标等级,利用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连州市近56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连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长年平均温度的明显上升趋势呈显著性变化,温度感觉舒适的10、11月为最佳的旅游月份,3—6、9月份为较适合旅游的月份,1、2、12月份虽处于严寒季节,但特有的"北国风光"雪景却能在足不出广东的条件下欣赏得到。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滨  杨丽慧  刘京雄 《气象科技》2015,43(6):1192-1196
利用福州市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炎热指数计算各月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①基于日平均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可以反映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的人体感觉,而夏季以最高气温计算的舒适度指数更能反映人们的实际感受;②福州市各月出现频率最多的舒适度等级分别为1—2月冷,3、11、12月稍冷,4—6、9月舒适、7—8月稍热,10月较舒适,其中5月是最舒适的月份,月内88.8%的天数舒适,1月份最冷,50.4%的天数为冷, 7月最热,53.8%天数为稍热,37.2%天数为热;③50多年来年舒适度指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但总体为舒适等级。夏季舒适度指数增加的趋势虽然不很显著,但几个大值年份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冬季舒适度指数增加趋势较显著,尤其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表明冬季舒适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