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吕-欣木金矿区位于焦家金矿带南段寺庄大型金矿床的外围,受焦家断裂带控制,探查识别矿区深部断裂构造空间展布情况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在欣木地区南端进行勘查试验,结合地质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部断裂构造反应较好,与地质吻合,说明AMT方法在该区可行有效,为下一步"攻深探盲"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识别断层模型方面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电性特征,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倾向和不同电性的地质模型,进行了AMT的正演数值模拟;通过ZONDMT2D软件的正演计算,得出关于正演模型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分析了在普通和某种特定地质模型下的AMT正演响应,为之后AMT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参考。数值模拟表明:①在二维介质中,TE模式视电阻率信息对目标体反映良好,但相位资料易产生虚假异常中心;TM模型视电阻率易受静态效应影响,对横向不均匀电性体的差异具有“放大作用”,其阻抗相位资料质量好,可信度高。②当断层倾角分别为30°,60°,90°时,TE、TM模式的阻抗相位拟断面图都明显优于视电阻率图。③在TM模型中,对于正断层模型,AMT正演结果会在断层顶部对应地面的投影位置附近产生一个相对“凹陷”的曲线形态;逆断层模型则会在相应位置出现相对“凸起”的曲线形态。最后,通过对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实测资料的分析,圈定隐伏断层在剖面上的展布,经过实际钻孔的验证,证实该正演模拟结论对于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局属动态     
正省地矿局三方合作加快夏日哈木镍钴矿开发11月10日,黄河公司、金川集团、省地矿局在西宁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夏日哈木镍钴矿。夏日哈木镍钴矿是省地矿局在"358"地质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在"358"地质找矿行动纲要指引下,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中,夏日哈木——世界级超大型镍矿的破茧化蝶、浴火重生,无疑令世人为其惊艳面世而震惊,又为其诞生印迹想一探究竟。因为夏日哈木的找矿突破在中国地质找矿发展史上值得一笔书写。夏日哈木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处全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东昆仑西段。在以前找矿资料几乎空白的情况下,青海省地矿局下属的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11年在该地区发现夏日哈木铜镍钴矿床,并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完成从异常查证、预查和详查到开始首采段勘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矿山开采深度不断增大,而常规的激电测深工作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的勘探深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凭着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等特点,能有效解决深部探矿的问题。老宝滩铜矿是沉积变质(层控)铜钴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体受到地层和构造控制,本次通过在老宝滩铜矿布设6条CSAMT勘探剖面,通过对CSAMT数据进行的二维反演,结合区内岩(矿)石物性特征及地层、岩性、构造分布规律,推断区内深部成矿有利地段,为地质工作提供深部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摘 要: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经勘查揭露为超大型金矿床,矿区矿体已基本查明,是理想的方法试验地,但外围的找矿工作还没有大的突破,亟需有效的方法来提供技术支撑。在研究地质、矿产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地质模型。根据矿床赋存地质模型设计了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正演试算,分析确定了在该区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有效性。选择在典型矿段(红泥塘矿段)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试验,结合地质、钻井资料完成了资料处理与解译,给出了地层解译模型。结合勘探线资料,建立了勘探线地质模型、对比地层解译模型,展开了试验方法的辨识度及找矿意义的探讨。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有效地指示各地层层位、构造及岩体,间接为某几种类型矿床提供可靠的找矿空间,可为北衙地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古滑坡体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技术的选择对勘探效果至关重要。以吉林省通化市拟建集安-通化高速公路滑坡体为例,采用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利用二维反演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地质信息,确定了滑坡体的形态及厚度变化,厚度最大约20 m,滑坡性质为堆积层滑坡。研究结果表明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古滑坡勘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精度和利用率,以梁家煤矿六采区为例,通过探采对比的方法,对六采区原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解释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正反演相结合认识有效波,用地震相特征解释断层的切割关系,综合利用周边资料和区域地质规律进行分析,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为下一步采掘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质资料。该文论述了探采对比工作的重要性,说明了地震勘探在同类地区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勘探结合地震正演数值模拟及波阻抗反演结果来预测新疆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三井田B1煤层结构,定量解释了B1煤层一次分叉合并区范围,并准确预测了一次分叉合并区0.8~2m厚的夹矸的范围。经过钻孔验证,该方法精度高,为矿井开采及巷道布设提供了准确的地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灰岩溶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明高速公路设计段地下灰岩溶洞的发育情况,运用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在指定场地进行了探测。采用线性数字滤波技术进行正演模拟,采用改进的阻尼最小二乘可行方向法对资料进行反演计算,经过资料处理,查出地下灰岩溶洞的赋存位置,所解释的结果得到钻孔验证,效果很好。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成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高速公路设计中遇到的疑难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费县电厂工程地质条件,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勘察法,进行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对2种方法的勘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钻探验证。证实工程物探能迅速查明岩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过程高效快速,达到地质勘察效果。最后针对岩溶区的拟建场地进行地基评价并提出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铜绿山-铜山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针对该矿床深部找矿需求,以科学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Surpac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构建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三维地球化学模型及三维地球物理模型。对有利的找矿信息进行提取,选择侵入接触面缓冲、蚀变缓冲、F1因子和重磁同源异常4种预测要素,并选用证据权的方法进行综合成矿预测,构建了三维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将铜绿山-铜山铜铁金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为周边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招远夏甸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之胶北隆起区内的招远-平度断裂带(简称招平断裂)中。招平断裂沿玲珑花岗岩体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的接触面展布,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导矿和容矿构造,夏甸金矿床主要产于断裂下盘的碎裂状玲珑花岗岩中,在其上盘的基底岩系亦有分布,为一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文以夏甸金矿田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维地质建模(3DGM)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探索隐伏矿体预测的三维化、定量化及可视化技术,重点突破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形态分析、控矿地质因素场模拟、成矿信息三维定量提取等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隐伏矿体三维可视化预测的方法。依据勘探工程数据、矿体圈定规范并结合地质规律进行了矿体三维建模,结合已知的地震、重力、大地电磁等方法获得的各类数据作为研究深部地质构造的基本资料,对深部成矿构造进行了三维重构,对夏甸金矿深部进行了矿化空间分析和三维成矿信息提取,开展了三维定量成矿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定量成矿预测模型。在夏甸金矿田共圈定了Ⅰ号、Ⅱ号两个可视化立体找矿靶区,为今后深部工作优选区位提供了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4.
招平断裂金成矿带是胶西北著名的金成矿带,以前该断裂带中南段转弯处为空白区,除物探工作外,未开展任何地质勘查工作。近年来随着勘查不断深入,在留仙庄地区南北侧已知矿床的深部,累计新增金金属量180 t。2015—2016年,留仙庄矿区利用钻探和物探地质手段取得突破。笔者通过收集邻区地质资料,利用矿区内最新施工钻孔及物探资料,对区内矿体成矿规律、展布特征及招平断裂带转弯处物探特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矿区南部Ⅰ-1号主矿体富集、产出规律明显,赋存岩性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矿体侧伏角40°,富集体沿侧伏方向呈等间距分布,主矿体深部未封闭;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招平断裂带呈舒缓波状,具有铲式构造特征,与钻孔揭露构造带特征相符,推断断裂带可靠性强。CSAMT和SIP电阻率特征吻合较好,2号异常明显,物探异常可信度高。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招平断裂带中南段深部探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传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已经显得乏力。该文以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航测调查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维GIS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利用三维GIS的高性能空间数据引擎、直观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整合济南市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数据、DEM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和历年的监测图斑数据,重建航测调查区真实的三维地貌。结合矿山开采信息,进行航测调查区矿山开采现状图斑的提取及拓扑处理,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情况,有效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加强重点矿山开采区的监测与管理,推动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郗山稀土矿为山东省唯一一处中型规模的稀土矿产地,是轻稀土矿床,目前矿山采矿许可证内(+20~-160m)的资源储量已所剩不多。为扩大矿床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012年对矿床深部进行了勘查,在原矿体深部(-160~-500m)探求了稀土矿石量419.3万t,稀土氧化物总量19.3万t,平均品位(RE_2O_3)4.61%。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郗山稀土矿床分布在郗山碱性杂岩体顶、底板附近,共圈定矿体25个,矿体形态可分为脉型及细脉—网脉带型两种。其中(12)号矿体为矿床范围内主矿体,占矿床估算储量的54%。矿体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成矿为多期次。矿床成因与燕山早期的碱性花岗岩、霓辉正长岩及石英正长岩等组成的碱性杂岩体关系密切,为与碱性侵入体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稀土矿床。通过深部勘查,进一步了解了郗山稀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分析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为今后的郗山稀土矿深部和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区域地质背景资料为基础,在勘查区内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圈定8条磁异常带,并进行解译与推测,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和探矿工程施工,大致查明了区内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勘探程度的进展,地震勘探已在准格尔盆地东缘大面积展开。为满足新疆准东煤田奇台县大井矿区开发和建设年产2000万t大型矿井的需要,对新疆准东煤田奇台县大井矿区三井田进行勘探工作,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根据矿井开拓方案,在勘查区的先期开采地段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构造和煤层的赋存状况,其他地段采用二维地震勘探方法控制。经钻孔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