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方法是在对数值预告图作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将数值产品中500hPa涡度场、实时500hPa华南区域高度场、能量场,广东沿海各指标站气压变量等有机结合,制作出热带气旋未来36~48小时移动路径和可能登陆的地段。这是一种较客观的预报方法,简便易操作,自90年代初使用至今,效果较好,尤其对一些路径异常的热带风暴,有很好的预报能力。1 技术规定 (1)当热带气旋进人江门市热带气旋警戒区第二防区(或在该区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作为进防。 (2)热带气旋进防当日为起报日,作出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登陆点及登陆地段预报…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1988年8月7日23时,“8807”号台风在浙江象山县林海乡(即29.4°N,121.9°E)登陆,台风登陆前突然转为偏西方向,强度反有加强,掠过杭州伸向内陆。德清三合乡在台风环流前部出现了局地龙卷,整个杭城遭到正面袭击,损失惨重。由于这次台风生成于近海,登陆前由西北移动路径突然西折,登陆快,破坏性大,给预报及抗台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对历史上部分相类似的台风个例作了分析对比,发现了一些带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及8807号台风自身的异常性质,这些对今后建立登陆台风的路径预报及风雨分布特点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48小时500hPa高度预报场资料,从找相关系数入手,进行环流聚类客观分型,作多要素天气概率预报。 实践表明:分型结果的天气意义明确,并与预报员的预报经验一致;依据500hPa高度预报场资料,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逐日鉴别定型,作多要素天气预报的方法是可行的。 文中数值处理及计算均是在IBM-PC/XT微机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对台风的预报数量化,我们沿25°N线经粤东沿海到114°E线分为10个区域,编号为0、1、2、……9,称为台风登陆区。在距粤东沿海600公里以外选取预报区Y(见图1)。当有台风进入Y区寸,我们假设它未来的登陆区与历史上某一进入此区的台风的登陆区是相似的。为选其相似,将各因子的数值转换为隶属度,用模糊集的概念建立优先选择比,然后构成一个能获得全部优先选取信息的模糊相关矩阵,用λ—水平截集选出相对的相似对象,然后进行综合判定,选出最相似的样本,作出台风登陆区的预报。   相似文献   

5.
用GMS云图作登陆台风降水预报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10个登陆我国的台风的157个时次GMS云图及6小时雨量图进行分析,分别给出了登陆台风的过程最大降雨量估计及其出现的地区,时段和台风登陆前后(包括减弱成低气压阶段)的6小时降水量预报方法,同时还分别以实例说明了它们的应用,最后给出了操作流程图。这个方法是卫星云图的应用由定性向半定量化方面深入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6.
登陆台风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正泉  陈联寿  李英 《气象学报》2009,67(5):840-850
强度相似的登陆台风造成的强降水可能差异很大.为研究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的影响,利用热带气旋年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登陆后48小时内降水特征迥异而强度、路径相似的两组登陆台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对台风降水至关重要,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台风往往在登陆后仍与深厚西南急流相连并持续很长时间.高空强辐散场是登陆台风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一个基本动力特征.造成强降水的登陆台风其环境场的上升气流不仅强,其气旋性环流的伸展高度高且能长时间维持.登陆台风造成降水的范围和强度与登陆前台风下游大陆环境大气的稳定度有关.下游高温高湿的大气有利于能量尤其是潜热能的大量补充,对强降水增强和维持都十分有利.因此,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有明显影响.其中,与台风相连的西南急流强度和深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子,高低空辐散辐合强度、台风及环境风场结构以及台风下游大陆上空大气湿热状态等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伍时华 《气象》1980,6(7):13-13
我们根据台风进入南海防区的纬度和本站气压,得出一个预报台风登陆纬度的简单公式,近几年用来试报有一定效果。 为了作台风登陆纬度ψ_x的预报,可以设ψ_x=ψ_o △ψ。ψ_o为起报时台风所在纬度,△ψ是变量。要求出ψ_x就必须求出△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统计了  相似文献   

8.
前言通过普查、统计、分析1957~1991年西太平洋台风(不含南海台风)历史个例的登陆地点与本站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台风登陆地点不但与副热带高压、西风槽、冷空气等天气系统的位置及强度相互配置有关,而且与本站的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及台风进防的纬度关系更为密切。当台风进防时纬度越高(>20.5“N),本站前一天24小时气压、相对湿度负变量越大(变压<-2.0百帕,变相对湿度<0%),极端气温越高(In33.SC)及台风进二防时,本站8次定时观测吹东~东南风新车少(<6个时次),进三防时又吹稳定的西~西北风…  相似文献   

9.
大型环流演变与台风生成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德贞  林玉成  鲍媛媛 《气象》2000,26(12):31-35
对北半球涡位置和强度,东亚西风强度指数及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特征与台风活动的一些观测事实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出一些用于台风生成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夏季中国登陆台风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刘舸  张庆云  孙淑清 《大气科学》2007,31(5):909-91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网提供的2005年台风资料,研究了2005年夏季台风登陆及中国东部频发性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及南北半球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2005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即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活动,造成登陆我国台风间隔时间短、 频数高、强度强,使得我国东部台风暴雨频繁发生。研究指出,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越赤道气流较弱、东亚热带辐合带(5°N~15°N,120°E~150°E)对流偏弱有关。而在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与西风槽的多次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断裂(或东撤)、东亚热带辐合带对流加强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气候平均态的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分别位于125°E和145°E附近, 2005年夏季125°E和14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减弱,然而在7月12日~9月30日,130°E~13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加强并维持时间较长。130°E~135°E附近越赤道气流加强与澳大利亚高压东移以及140°E~180 °E赤道低压加深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次登陆台风的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0713号台风"韦帕"临近登陆过程为试验个例,在GRAPES_TCM模式基础上,采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分别对台风涡旋场和环境场进行扰动来构造集合成员,进行集合预报,作为对台风数值预报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BGM的动力调整后,成员间体现出不同的扰动形态,使得在后期的预报中产生合适的集合离散度。在台风登陆前后,大尺度平均位势高度场和风场以及集合系统的离散度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看到大尺度环境场引导作用的差异使得成员间对台风路径的预报各不相同,体现了预报的不确定性。对路径预报而言,简单的算术平均并没有优于控制预报的表现,但通过聚类分析后,可以提高集合产品的使用效率。从中可以得到一点启发:怎样利用集合系统提供的大量信息值得进一步思考,聚类分析不失为一种改善集合预报产品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登陆台风站点大风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预报登陆台风影响时,沿海地区站点风的预报是各站点的定时二分钟风向风速。通过对MICAPS站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选取了沿海地区400多个资料比较齐全的站点和海岛站作为预报站点。用NCEP再分析场的格点资料做相关性分析,选定9个预报因子。运用BP网络对每个站点分别建立纬向风和经向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拟合风速的绝对值误差是1.3 m·s~(-1)。独立样本检验,风速绝对误差在2 m·s~(-1)以内。  相似文献   

13.
登陆台风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登陆台风的GMS-5 IR1 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登陆台风的定量降水估计(QPE)方法,基于QPE结果,采用外推法,初步实现了对登陆台风未来0~3 h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QPF)。应用于0104号登陆台风“尤特”和0414号登陆台风“云娜”两个例表明:对单站逐小时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h的QPF准确率分别达20%~70%、30%~80%、30%~70%、20%~60%;对于单站过程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 h的QPF准确率基本都达60%~80%;对未来0~3 h的面雨量也具有一定定量预报能力。0~3 h QPF结果对实际短时登陆台风降水业务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 前言 我们利用能反映月平均环流的基本特征的某些物理量,通过模糊数学的一些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分型制作倒春寒天气预报。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定量性和客观性;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也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 依据与方法 (一)环流物理量 月平均环流能反映月环流形势的平均状态。天气与环流形势有密切关系。我们用500毫巴月平均环流的复合波去反映月平均环流的基本状况。复合波的波数能反映北半  相似文献   

15.
徐渭康 《气象》1982,8(10):11-11
我们将500毫巴传真天气图上的指标站分型后与单站地面风等资料结合,建立了台风影响程度的单站预报方法。经试报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一、经普查资料后,我们确定影响本地台风的标准为:受台风影响过程雨量≥50毫米或瞬间最大风速≥17米/秒。确定台风入区的东警戒线为19.7°N、123.5°E,24°N、128°E,30°N、131°E之连线;南警戒线为19.7°N、123.5°E,23°N、115°E之连线。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近年来,用逐步回归的统计预报方法作台风路径的短期预报,已成为许多气象台预报业务中常用的工具之一,这个方法结合了预报员们的实践经验,经两年的使用结果证明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目前的改进主要采取以下几个途径:(1)提高预报因子的质量,着重在各个因子的天气意义方面和台风移动之间相关性的提高。(2)对统计样本先作天气  相似文献   

17.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对登陆台风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针对2015年7—9月登陆中国大陆沿海的台风,利用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资料和集合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登陆台风的移动路径、时间、地点、强度和降水等进行检验评估,以期为预报员应用GRAPES登陆台风概率预报提供依据。检验结果表明,(1)集合平均移动路径要优于控制预报,集合预报各成员登陆地点存在20~340 km差异,但实况登陆地点均能落在集合成员登陆地点中。(2)对24 h和48 h登陆地点误差而言,集合平均较控制预报更接近实况。(3)随着预报时间的趋近,集合平均、控制预报和集合成员登陆地点距离误差逐渐缩小,登陆地点空间位置预报也没有明显的系统性误差。(4)集合成员对台风登陆时间预报偏早,平均提前2.3 h。(5)在强度预报中,尽管最低气压和近中心最大风速存在登陆前偏弱而登陆后偏强的趋势,但登陆点预报值区间包含了实况观测值,表明GRAPES-REPS集合预报能够较好展示多种可能信息。(6)不同量级降水AROC评分为0.56~0.76,具有预报参考价值;另外AROC评分的高低及台风暴雨落区的准确性与台风登陆点和登陆时间误差密切相关。可见,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可以在台风登陆地点、时间、强度和降水预报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预报不确定性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预报决策。   相似文献   

18.
2005年0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后,在外围云系里有1个明显发展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经过温州东部及北部地区,引起了强降水。通过分析这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流形势,得到该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对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风东南急流在温州附近冷区边缘处低层受地形影响发生强烈辐合引起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冷暖空气相汇产生的对流不稳定性是台风环流内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主要形成机制;对流系统在暖湿空气和冷空气中心交汇处发展,西北侧的冷空气堆迫使暖湿东南气流沿西北倾斜的等熵面爬升,有利于倾斜对流系统的发展;低层条件不稳定区与中层条件对称不稳定区叠加,产生对流对称不稳定,在湿等熵面倾斜引起的涡旋发展的强迫机制下在中层产生范围较广的倾斜上升对流;由于等熵面的倾斜,大气水平风垂直切变或湿斜压性增加,进一步加强涡度的发展,使得对流系统向西北方向发展;另外,源于东南沿海,由台风东南气流输送的水汽为特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
依据造成华南登陆台风特大暴雨增幅的物理成因及天气学等因子,采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建立一套客观、定量的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观测研究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7 ̄1992年在汕头以北登陆的全部台风个例分析表明:登陆台风陆上活动类型和远距离暴雨特点与台风在近海的活动方式有关;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与台风登陆前后大气低层东南气流里是否存在中尺度暖区有关,落区与中尺度暖区在台风、副高系统中的相对位置有关,最后,建立了台风远距离暴雨预报的天气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