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量站网布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目前尚无完善的解决办法,仍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不打算全面研究这个问题,仅就在流量站网布设工作中,我国几十年来经常采用直线原则和区域原则本身在理论上作一些阐述和论证,以供从事站网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地下水开发技术提高,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认识和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制订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措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地下水监测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工程,开创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两部协同建设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新机制。监测站网布设是本工程项目的基础,通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站网布设原则和要求,解决站网布设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唐山市站网布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3)
通过对唐山市平原区水文地质单元及特殊地质单元的分析,结合唐山市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对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河北省唐山市境内监测站进行统一布设,建立比较完整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网布设成果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建设,建设监测站20 401个,其中,水利部建设监测站10 298个,国土资源部建设监测站10 103个,有效监控面积达350×10~4km~2。站网布设遵循"满足需求、继承发展、全面布设、突出重点、方便管理、避免重复"的原则,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在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平原、盆地等基本类型区进行全面布设;在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海咸水入侵区等特殊类型区进行加密布设。通过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国监控区监测站平均布设密度达到5.8站/10~3km~2,站网布设基本满足现阶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及地质环境保护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1981年12月23日~29日在江西省上饶召开了《湿润地区中小河流站网布设原则的研究(包括雨量站网)》协作会。会议由江西省水文总站牵头,与会的有华水、长办、黄委和广东、安徽、黑龙江、四川、福建、浙江、湖北等12个单位,共39名代表。会议就采用流域水文模型、相关统计法进行站网分析,现有站网整顿,江西省雨量站密度实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讨论;对本专题的协作内容和方式作了初步规划;并分别承担了1982年年底可以提交的初步成果项目。部分代表还实地参观了江西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大中河流流量站网规划的经济原则。从内插年径流的精度及其经济效益这一目标入手,通过布站密度与影响年径流量精度之间的关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精度-经济函数之间的关系。并以黄河上游干流水文站和泾河流域代表站为例,验证精度-经济函数结构的合理性。为以经济原则约束下,确定布站密度及其精度指标,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功东高速项目地处构造活动、泥石流发育的东川区,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项目勘察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测设思想,以安全为根本、以质量为命脉、以科技为主导,在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复杂地质环境下,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设计原则,科学论证比选,确保设计质量。为山区公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质站网规划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中国水质站网规划布设合理的性研究中,按河流水系将全国国土分为若干水质站网规划单元分区,然后运用主成分聚类方法进行单元分区类型的划分,作为水质站网规划的基础。在同一类型单元分区内,运用模糊集合聚类方法,将分区内的水质进行分类,以确定水质站的布设密度,并对每一水质参数的采亲频次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确定其采样频次。 相似文献
11.
10平方米蒸发池水面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湖蒸发实验站位于武汉市洪山人民公社南望山南侧,东经114°23′、北纬30°33′。站上设有陆上气象蒸发观测场和水面漂浮蒸发观测场各一处。陆上气象蒸发观测场于1959年5月1日设立,场内设有10平方米蒸发池,φ80厘米套盆式蒸发皿,φ1.2米蒸发器,φ20厘米蒸发皿,3000型、E601型蒸发器。基本观测项目有蒸发量,降水量,辅助观测项目有水温、气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主要介绍地处黄金地段,闹市中心,在施工场地狭小情形下如何考虑监测点与测试点布设,主要突出布点的全面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15.
水文站网规划是水文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它是为收集和提供水文要素资料而设立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站网布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水文资料的测验精度。并最终影响到水资源规划和工程设计及工程的运行。我国现行站网规划大都采用俄罗斯的卡拉谢夫法。该法则的推导基于两个假定,由于假定与现实不完全相符,使用中有一定局限。卡瓦连科利用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得到Fokker—Plank—Kolmogrov方程,导出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的站网规划方法。该法更具一般性、应用更广泛。本文将这一原则应用于中国黑龙江松北地区,并与国内现行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蒸发岩成因的物理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是蒸发岩矿床成因研究的物理化学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对黄海海水、南海海水的等温蒸发实验,对潜江凹陷蒸发岩形成机理的研究,对蒸发岩变质作用的研究,对杂卤石形成条件的研究以及K、Na、Mg/Cl-H_2O四元体系多温计算系统的研制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以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为基础,探讨蒸发岩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机理。文中还介绍了近年来由著名物理化学家K.S.Pitzer提出的多组分电解质溶液理论,并简要介绍了Pitzer理论在海水体系相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在简要回顾甘肃水文站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直线原则与区域原则的理论与方法对洮河和陇南嘉陵江干流区进行了站网规划,取得了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成果,并就流量站网的规划与调整、流量站网如何更好地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服务等站网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巴彦高勒蒸发实验站水面蒸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巴彦高勒蒸发实验站1984 ̄1993年观测的蒸发资料,对其蒸发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蒸发变化规律和各型蒸发器的折算系数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了水面蒸发模型。此项研究为正确计算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的水面蒸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