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Sorensen相似性指数Ss、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针对山东省日照市坛子网(张网的1种)的渔获物组成进行了生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坛子网的选择性能差,在捕捞小型甲壳类时,会混捕小型鱼类和经济幼稚鱼等大量副渔获。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小型甲壳类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坛子网等张网类渔具的选择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海夏季不同取样网具渔获物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 2 0 0 0年夏季双拖渔船和“北斗”号专业调查船对应站位拖网调查资料 ,进行了两种不同取样网具情况下渔获物组成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渔船的单位扫海面积渔获量、几种重要种类的长度范围、平均个体长度、5 0 %选择长度、重量计优势度均高于“北斗”号 ,而渔获种类数则少于“北斗”号 ,且两者种类组成相似性较低 ,仅为 0 .4 5 8;而且“北斗”号的底层、近底层鱼类和无脊椎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高于渔船 ,这主要是由于渔具的选择作用造成的。结果说明应用渔船针对渔业生产进行的渔业资源监测 ,对带鱼、小黄鱼、鱼等重要生产种类是适合的 ,能够反映其资源量状况 ,但对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海州湾南部近岸柱状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海洋监测规范》,As采用原子荧光法分析,Hg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Pb、Cd、Cu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对海州湾南部近岸3个柱状样主要重金属在不同深度浓度的变化和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210Pb测年,探讨了重金属的污染历史。结果表明,海州湾南部近岸柱状样重金属浓度随深度基本呈锯齿状变化;同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s、Cu、Pb与人为污染有关;重金属污染水平总体轻微,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极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
陈爽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20,42(10):100-109
东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重要的捕捞海域,气候变化对该海域捕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供的1982−2016年东北大西洋渔获产量数据,对该海域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平均营养级及主成分变化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并结合东北大西洋海域气候、环境因子,应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渔获物组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物多样性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2−2010年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营养级在2002年之前呈平缓下降的趋势,2002年之后开始波动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与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较为相关。对渔获物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份变化的方差解释率达到35.3%,且与海域气候、环境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一主成分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气候影响下渔获物组成变化的情况。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物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按解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海表温度、海平面高度、盐度、海冰和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该研究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州湾近岸物质输运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干湿网格的三维河口-陆架-海洋( ECOM3D) 模式,并结合物质平流-扩散方程,模拟了海州湾近岸海域潮流场和污染物输运浓度场.分析了在不同风向情况下海州湾近岸海域拉格朗日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污染物在不同风向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WSW向风作用下,污染物有利于向外海扩散;在E向风和ESE向风作用下,污染物向近岸堆积.  相似文献   

6.
海州湾南部近岸现代沉积速率及其沉积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州湾南部近岸3个柱状岩芯进行了210Pb的测定,绘制了岩芯中210Pb的垂直分布图。结果表明,柱-1岩芯表现为2个明显的沉积阶段,1-12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51 cm/a,12-57 cm的为0.18 cm/a,沉积通量分别为0.69和0.24 g/(cm^2·a);柱-2岩芯平均沉积速率为0.64 cm/a,沉积通量为0.68 g/(cm^2·a);柱-3岩芯平均沉积速率为0.67 cm/a,沉积通量为0.76 g/(cm^2·a)。沉积速率从北往南逐渐增大。造成这种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其次可能同海域位置、沉积物组分特征和海底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阐述海州湾生态资源的本底状况,针对当前江苏沿海大开发和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分析海州湾生态资源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危机,并进一步提出保护海州湾海洋生态资源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POM模式模拟了2007年0303号温带风暴潮在海州湾的增减水过程,以期为风暴潮预报提供参考。模式计算时采用2重嵌套网格,大网格为小网格提供边界水位和边界流速。风场、气压场由连云港观测站实测资料逐步订正后得到。水位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很好地再现了风暴潮增减水过程。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渔业科学家开始研究海洋捕捞副渔获物(以下简称副渔获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对副渔获物的定义至今也没有完全统一。在我国直到目前为止,副渔获物这个名字即使在渔业界也比较陌生。1995年10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江苏省南通市主持召开了“中国海洋捕捞的副渔获物(兼捕)问题和对策研究研讨会”,是我国首次副渔获物的专题会议、会后还成立了副渔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与莱州湾西部,定置网的主要渔获物种类,挂子网50余种,樯张网40余种。主要捕捞对象是毛虾,其他种类大多都在2%以下。其中占0.1%以上的经济幼鱼、幼虾有鳓、青鳞、斑鰶、黄鲫、鲻、梭鱼、鲈、梅童鱼、小黄鱼、黄姑鱼、银鲳、半滑舌鳎和幼对虾等。毛虾等经济虾类和经济鱼类的主要出现时间,挂子网为7月11日—8月20日;樯张网为7月6日—8月25日。夏一世代毛虾产卵群体的主要死亡时间在8月中、下旬。经济幼鱼和幼对虾,挂子网从6月21日,樯张网从5月21日开始逐日增多,至8月20日以后出现的数量都很少。为合理利用毛虾资源,保护经济幼鱼、幼虾资源,根据调查结果并参看毛虾生殖期等有关文献资料,建议这两个海区的毛虾生产期,春汛挂子网应于6月20日,樯张网于5月20日结束,秋汛应于8月21日开捕为宜。禁渔期,挂子网应由原来的7月1日—8月31日调整为6月21日—8月20日;樯张网由原来的6月10日—8月31日调整为5月21日—8月20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海州湾采集15个站点的底泥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到38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4种,甲壳动物5种,软体动物14种,棘皮动物1种,鱼类3种,扁形动物1种。春季平均生物量为3.3 g/m2,平均丰度为164个/m2;秋季平均生物量为26.8 g/m2,平均丰度为180个/ m2。本次调查与1959~1960年和2000~2001年南黄海的调查结果相比较,生物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海州湾南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勇 《海岸工程》2008,27(4):23-29
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海州湾南部沉积物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峰态以及频率曲线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海州湾沉积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各种污染物的沉积以及对海洋底栖生物的影响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州湾赤潮发生期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秋季海州湾赤潮监测资料,分析了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发生前后主要营养盐变化特征、赤潮发生与天气的关系.发现:赤潮发生前,海州湾近岸水域严重富营养化,成为本次赤潮发生的条件.赤潮发生过程中,天气晴朗、海面风力小,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增加,Chl-a质量浓度上升,温度、盐度变化不大,DO和pH值变化较大,N/P升高;营养盐中P降幅最大,P被认为是本次赤潮的限制因子,Si也被大量消耗,但其质量浓度下降滞后其他营养盐.10月6日以后,主要营养盐质量浓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赤潮开始消退.  相似文献   

14.
海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州湾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60个,经实验室分析获得了各采样点不同粒级组分的质量分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砂、粉砂和黏粒三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相应的沉积物分布图。结果表明,海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砂和黏粒组分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达到15 km和28 km,而粉砂则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距离在12 km左右;在大于9 km的尺度上,3种粒级沉积物的空间变异性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制图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的总体组成状况是北部偏砂、南部偏黏、中部以粉沙为主。研究结果对连云港航道疏浚、整治及近海水产养殖规划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40年来海州湾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HJ-1A CCD1影像为数据源,对海州湾大陆海岸线1973-2013年的变迁进行了连续监测,定量获取了海岸线信息,解译了岸线摆动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对近40 a来海州湾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岸线长度及类型动态变化显著,岸线长度整体增加,海湾面积不断减少,岸线类型以人工岸线为主;岸线整体向海推进导致陆域面积净增65.54 km2,变迁速率时空分布不均,变迁主要发生在岚山港、绣针河口至柘汪河口、兴庄河口至西墅、连云港港岸段,城镇扩张导致20t0-2013年变迁最为剧烈,速率达122.9m/a;海岸人为开发是海州湾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早期以盐业、养殖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口码头建设比例显著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用于城镇建设的围填海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2010年之后已成为海州湾地区海岸开发的首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海州湾南部海域不同季节虾类数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年5月、9月和12月对海州湾南部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十足目虾类的数量和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且探讨了优势种、温度、盐度、水深等因素对以上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虾类资源量最高,9月最低,12月较9月有所回升,分别以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日本鼓虾等为主要优势种。5月和9月虾类平面分布趋势均为西北外侧和东南水域较低,南面沿岸较均匀,东部和中部出现最高值;12月北面和南面近岸资源量较低,其他水域较均匀,最高值出现在东部水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海州湾虾类资源量与底盐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他水文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此外,优势种生态习性、赤潮和径流等是影响海州湾虾类数量和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文谨  王娜  董啸天  丛新  韩雪  潘锡山 《海洋通报》2020,39(4):475-480,506
选取海州湾近岸潮流和含沙量实测资料,分析水体紊动强度与含沙量对近岸絮凝体沉降速度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沉降速度确定方法。研究表明:淤海州湾近岸泥沙沉降速率大部分在 0.05 ~ 2.50 mm/s 之间,潮周期内泥沙絮凝体的沉降速度 有明显变化。于含沙量较小时,泥沙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基本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沙量较大时,含沙量与沉降速度呈现出负相关,无论是大潮还是中潮,当含沙量达到 0.7 kg/m3左右时,絮团沉降速度最大,而随着含沙量的增大,絮团沉降速度开始减小。盂在涨落潮垂线平均流速最大时刻,紊动强度达到峰值,含沙量较低时,随着紊动强度增加,沉降速度也随之增加,大潮期间紊动强度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高于中潮。榆新的泥沙沉降速度计算公式不仅考虑了含沙量,还计入了紊动强度 G,大大提高了沉降速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 (EwE)软件构建由26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对现阶段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相互关系和系统总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为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19,其中鱼类营养级范围较广,为3.22~4.19;浮游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受初级生产者和捕食者的双重作用,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7.096,总初级生产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为56.866,系统的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29和0.204,说明该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研究,解析了该海域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将为海州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西大堤海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刘付程  吴建新 《海洋科学》2014,38(11):84-89
连云港拦海西大堤建成已20余年,为得到近几年来本海域水环境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作者于2011年6月对海州湾西大堤海域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海洋监测规范对采集水样的DO、COD、石油、重金属(Cu、Zn、Pb、C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9个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同时,本研究测定了连云港海州湾西大堤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多种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海州湾西大堤海域海水中重金属Cu、Zn、Pb、Cd的平均质量浓度皆未超出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和无机氮类污染物为本海域海水中的首要污染物,有机物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Zn、Cd、As的富集指数大于3,属于重污染级别。根据数理统计,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09%、27.61%、13.44%,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港口煤渣倾倒、海陆交通排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2021年间海州湾18期Lansat 8遥感影像,利用海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岸线变化率(EPR)和净海岸移动量(NSM)对海州湾各类型岸线蚀淤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Prophet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25年岸线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9年间基岩岸线整体较稳定;琴岛栈桥到临洪河口淤泥质岸线不稳定,岸线明显向海淤积;砂质岸线整体较稳定,无明显蚀淤倾向。预测2025年海州湾淤泥质岸线呈向海延伸趋势,临洪河口附近岸线呈向海延伸趋势,其余岸线均无明显淤蚀变化,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