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地震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有感区地动位移和震级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利用Ⅳ度有感区等效圆半径估算宏观震级的方法,初步解释了它的物理基础。同极震区烈度估算震级的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历史地震震级厘定的置信度。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试算的结果表明,现行历史地震目录中强震震级值可能存在偏高估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载产生于公元前23世纪,4千多年来积累的浩如烟海的地震资料,成为研究地震问题的金库。地震工作者多次对这些资料进行大规模系统整理,先后编辑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以下简称《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以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历史地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我国的地震历史资料 我国历史悠久,地震活动频繁。墨子记有:“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禹征三苗,当在帝舜35年,约在公元前23世纪。当时我国尚无文字记载,故老相传未必可靠,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殷代(公元前13—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都有记述。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相似文献   

5.
据《大金国志》所载,在吉林省西部第二松花江一带,1119年(金太祖天辅三年)“肇州之始兴,隆州之利涉”,曾经发生一次较大的破坏性地震,有数千人死亡。对于这次867年前发生的强震,因为历代州治变迁所致,一直不能确定较准确的震中位置。最近通过野外调查得知,吉林省文物部门已征集到金代当时“利涉县印”。该铜制县印近方形,长5.4厘米,宽5.3厘米,厚1.85厘米,印面阳刻九叠篆书“利涉县印”,印钮刻有“正隆二年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震损失重建是地震损失预测的一种方法,也是用于区域地震风险分析模型验证的一种手段。在介绍了历史地震损失重建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对方法中等效全损住宅比例估计方法以及住宅结构地震易损性指数的估计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给出了这两个关键参数的可选择的多种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分析以往烈度表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社会反响标志;对Ⅹ-Ⅻ度的房屋建筑物和地表现象标志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完善了作为12阶烈度表相应的《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文中对烈度表的各项标志作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国内外10次历史地震事件的评定实例.本文提出的历史地震烈度表,保持了以往烈度表的适用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7月 1~ 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召开了一次历史地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共有来自 3 0多个国家的专家参加 ,正式代表 70多位。会议的主要召集人是 :阿科斯塔(V. Garcia Acosta,墨西哥 ) ,马森 (R. W. M.Musson,英国 )和斯图奇 (M.Stucchi,意大利 )。会议由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资助并主办。此次会议可以称为该专题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要议题是与会代表各自介绍本国在历史地震领域的研究情况 ,加强了解 ,促进合作。从一些代表的报告中可以看出 ,由于历史、地域及政治等原因 ,各国的情况很不平衡 ,但都给予…  相似文献   

9.
射阳湖历史变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凌申 《湖泊科学》1993,5(3):225-233
射阳湖是苏北历史上著名的大湖。早全新世因受海侵影响,本区是里下河浅水海湾的一部分;中全新世时,由于西冈等岸外砂堤的形成,本区成为古泻湖,后因海岸东迁,淡水冲灌,古泻湖逐渐演变为淡水湖。1128年黄河夺淮后,大量泥沙进入湖区,湖区淤积迅速,成为沼泽型湖泊,加之人类活动因素的显著影响,射阳湖逐渐演变为里下河平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东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9,21(1):98-105
在综合分析中国及周边地区有史料记载的历史火山喷发事件与强震记录的基础上,列举并详细描述了6对历史火山喷发与强震伴生的构造事件,并在分析构造事件本身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及邻区的板块运动特征、地震活动特点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特点,对历史火山和强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粤东地区的历史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往在粤东地区开展的核电项目等重大工程场地的历史地震调查工作的总结,进一步探讨了历史地震调查研究方法的普适性.根据广泛的调查资料和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对该地区1067年、1600年、1641年和1895年等重要历史地震参数进行了复核评定.该结果不仅为相关地区开展核电等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也为今后修订地震目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邓辉  董非非 《地震学报》2020,42(4):491-503
通过对赣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系统地调查研究,以地域人文背景、史志记载情况等为切入点,综合考证历史地震记载的完整性,并在充分挖掘可用信息的基础上,对公元412年、1603年、1847年和1888年等历史地震事件进行了甄别和参数核定。研究表明,公元1500年之后赣南地区的地震记载相对较连续;区内地震活动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的趋势,且地震主要分布在NE或NNE向主干断裂附近,以及主干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接复合地区;原地重复发生地震的频率相对较高。该结果可用于修定新版地震目录、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历史地震调查等工作中,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防震减灾规划决策等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欧洲地震学委员会地震预报研究分会在利兹召开了第一次地震预报研究学术讨论会,会上对欧洲地震预报研究作了简短的历史回顾。结果证明欧洲的地震预报研究主要发展于苏联,从本世纪初加利津(G.Galitzin)的研究开始。在阿尔派恩-地中海地区,迄今为止有关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地震的规律性。1980年欧洲理事会发起的国际地震预报研究计划,预计对西欧国家日益增加的活动会有新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Lg波研究的历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评述了 Lg 波研究的历史进展,其中包括 Lg 波传播模型的理论、特征、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有关 Lg 波的若干混乱的或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陕西省的历史地震记录,对关中盆地的历史地震时序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关中盆地具有约570年平静期和240年活动期交替出现的规律,现在正处于第三平衡期。对1481-1720年第三活动期的历史地震分析表明,存在着地震丛集性规律,每个次级活动期历时约6年,次级活动期具有前震能量逐渐加强与余震能量减弱的能量释放规律,也具有大震活动期之前低能量释放的能量积聚规律。  相似文献   

16.
黄海及其边缘,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截至1949年8月,共有M≥3级地震2187次,其中M≥43/4级地震25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相似文献   

17.
山东历史地震震害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山东省自公元前70年以来的地震灾害情况,指出山东震灾的主要特点是强度大、频度低、人员伤亡惨重、建筑物破坏严重、地震造成的地面形变类型多种多样。分析了与地震灾害有关的因素,叙述了地震灾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查阅多种古籍,整理分析和收集了公元1949年之前的中国陷落地震史料;提出陷落地震史料的5条鉴别原则;提出编辑历史陷落地震基本参数和震中烈度综合评定的原则和技术方法,编制了54条历史陷落地震目录;初步分析历史陷落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前,也就是1959年,中国第二个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诞生了。在当时人们称其为管天管地的研究所。三十年过去了,这个研究所虽然在机构体制上有些变化(今天一部分成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仍属中国科学院;另一部分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云南地区历史强震(M≥6)的重复性问题。本区105次M≥6级地震中的89次都发生在6条主要地震带上。地震带上强震的重复一般表现为迁移、填空和极震区的重合或部分重合。研究云南地区500多年来记录的强震,造成极震区重合或部分重合的有9对15次,占总次数的14.3%。除峨山—通海地震带外,M≥7强震无极震区重合或部分重合的情况。峨山—通海地震带是一个持例,它不但造成M≥7强震极震区的部分重合,而且这种重合还发生在同一活动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