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两种泥炭藓种群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彬  卜兆君  王升忠 《湿地科学》2005,3(3):200-204
2004年8月中旬,在长白山西侧龙岗山脉中部的哈尼泥炭沼泽,应用“固有年际标记”方法,研究了中位泥炭藓(Sphagnum.magellanicum)与疣壁泥炭藓(Sphagnum papillosum)两种群分株数量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生物量和高度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中位泥炭藓种群共分为4个龄级,分株的数量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均呈稳定型;疣壁泥炭藓种群亦分4个龄级,但分株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两种泥炭藓种群分株每年生长的高度大体上相同,分株高度与龄级间均呈较明显的单调线性关系(p<0.01),两种群虽未出现异速生长现象,但老龄植株的高度、生物量变异程度均小于幼龄株。这与老龄级分株对水、养分及光资源的吸收利用的权衡能力较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的生境条件(包括始建于1964年的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下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调查取样,按照植株的体积大小分为7个龄级(Ⅰ,0~2 cm3;Ⅱ,2~5 cm3;Ⅲ,5~10 cm3;Ⅳ,10~15 cm3;Ⅴ,15~20 cm3;Ⅵ,20~30 cm3;Ⅶ,>30 cm3),分析了种群的组成、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区油蒿种群的总体规模大于天然植被区,幼龄个体占有很高的比例;天然植被区油蒿的死亡率低于人工植被区,天然植被区Ⅰ和Ⅱ龄级油蒿种群的死亡率最高,人工植被区Ⅴ~Ⅶ龄级的油蒿种群死亡率最高;天然植被区油蒿种群的稳定性维持主要通过幼苗的更新,而人工植被区可通过幼苗的自我更新和大龄植株的自疏作用;Ⅴ龄级的油蒿个体是种群中的生存质量最佳的个体;两种生境下油蒿种群均符合Deevey Ⅱ型存活曲线。  相似文献   

3.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是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和规模已非常有限。为了揭示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发展的空间规律,运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将半日花种群分为3个龄级(Ⅰ级,d≤3cm;Ⅱ级,3cmd≤9cm;Ⅲ级,d9cm,d为植株体积(高度×冠幅)的立方根),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统计方法研究了分布于西鄂尔多斯砾石质和石质生境的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半日花个体主要集中在龄级Ⅱ,龄级Ⅰ和龄级Ⅲ的个体都较少,种群的更新受到限制;(2)半日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对空间尺度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砾石质生境中的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逐渐趋向于均匀分布,不同龄级间主要表现为(或接近于)负关联;石质生境中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中小尺度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表现为随机分布,龄级Ⅲ与Ⅱ和龄级Ⅱ与Ⅰ之间的空间正关联或不关联关系更明显。这种差别与两种生境下的环境条件和群落结构有关;(3)半日花幼龄个体(龄级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成年个体(龄级Ⅱ与Ⅲ)的竞争压力。研究结果对半日花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沙质海岸带天然植被中潺槁树种群生命过程,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不同风水林的潺槁树群落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通过编制种群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了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只村潺槁树种群具8个龄级,黄山村具7个龄级,两者年龄结构皆呈反J分布型,而后姚村具6个龄级,不呈反J分布型,但三者都属于增长型种群;山只村和后姚村潺槁树种群存活曲线都属于Deevey-Ⅱ型,前者呈现2个死亡高峰,后者呈现3个死亡高峰,而黄山村属于Deevey-Ⅲ型,呈现2个死亡高峰;4个生存函数值(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危险率)均说明3片风水林潺槁树种群具有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对塔里木河流域不同生境内胡杨种群的径级结构、年龄结构、生命表及存活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使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定量的分析了胡杨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胡杨种群结构存在着差异性,尤其是下游胡杨种群与上、中游种群的差异性较大。上、中游胡杨种群的幼苗丰富,种群径级大小、年龄结构均呈金字塔型,存活曲线符合DeeveyC(凹)型,且其动态指数均大于0,为增长型种群;而下游胡杨种群的幼林株数(10 a以内)较少,长势较差,出现很多枯死幼树,种群结构属于中部大,两端小的偏正态分布,存活曲线呈现凸型,且其动态指数小于0,为衰退型种群。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上游区域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C(凹)型,且动态指数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生存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动态,在图克臭柏保护区内,进行了样方调查,用WinDENDROTM年轮分析系统测定臭柏树盘的年龄。调查数据经均滑技术处理后,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臭柏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臭柏的死亡率、消失率、平均生命期望、存活曲线及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臭柏种群有两个死亡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Ⅰ龄级,属幼龄期,死亡率达94%;第二个高峰期从Ⅵ龄级开始,死亡率在27%~47%之间。臭柏种群的消失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生命期望在Ⅰ龄级时为0.82 a,Ⅱ龄级达到最大,为4.67 a, 说明这个时期臭柏的生命活动最旺盛,之后开始逐渐下降,最后降低为零。经指数函数方程Nx=Noe-bx和幂函数方程Nx=Nox-b对臭柏种群存活曲线做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存活曲线更趋近于DeeveyⅢ型,种群的生长趋势属增长种群,即臭柏种群幼龄期死亡率高,之后的死亡率降低,而且在一定的水平下趋于稳定。臭柏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的凸点与平均生命期望曲线的凹点相对应,二者呈互补形式。危险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相吻合。说明引入生命表中的4个生存函数能较好地显示种群的动态变化,生存分析理论和生命表相结合能更好、更真实地反映种群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8.
种群的空间格局是研究植物种群相互作用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法。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的群落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分析甘肃皋兰老虎台荒漠植被不同坡向红砂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种内关联。结果显示:红砂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其在不同坡向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南坡及西南坡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聚集分布,随着龄级及空间尺度的增加,红砂种群聚集强度逐渐减弱,最后趋于随机分布。西坡、西北坡坡向上生长大量的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等对红砂的生长造成抑制并加剧种间竞争,各级红砂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不同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在小尺度内表现为负关联,随着尺度增加关联度降低,Ⅲ、Ⅳ龄级与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呈显著的负关联,而Ⅲ、Ⅳ龄级之间没有明显关联性,表明龄级相近的个体在空间分布上是相互独立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影响红砂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外,微生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阿拉善高原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种群扩散、生长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采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和Ripley's K函数对湿润梯度下的红砂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各龄级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种群结构以稳定型为主,其次是衰退型,幼龄植株极少,种群更新受限;随气候湿润度的降低,红砂种群及各龄级空间分布格局由多样化向单一形式转变,即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类型变为主要呈随机分布类型,在较湿润地区,各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相对复杂,总体上随尺度的增大表现正关联→无关联→负关联,在较干旱地区,大体上表现为无关联。红砂是阿拉善高原的主要建群种,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生长和分布规律,通过最优化的人工抚育和保护提高植株成活率和繁殖率,充分发挥红砂种群防风固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阿拉善高原珍珠猪毛菜(Salsolapasserina)种群生长习性和空间格局分布机制,采用体积划分龄级方法和Ripley's K函数对具有代表性的珍珠猪毛菜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猪毛菜种群结构以稳定型为主,其次是增长型,成年个体占比高,种群整体趋于稳定.随干旱...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李真  周资行  王平  焦健  李毅 《中国沙漠》2014,34(5):1268-1276
对兰州市永登县半荒漠植被区天然分布的红砂(Reaumurta soongorica)种群实地调查取样,利用红砂植株地径大小与相应年轮年龄的关系,得出回归方程,求出各地径对应年龄,编制静态生命表、分析动态指数、存活曲线、生存分析曲线。结果表明:各生境红砂种群均表现出新苗和幼株丰富,占种群株数的比例大;所有样地存活曲线均接近于Deevev-Ⅲ型(凹型);静态生命表显示,生境异质性,特别是水分差异,致使红砂种群表现出2种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各生境种群动态指数均基本为正值,充分说明样地内的红砂种群基本处于发育状态,整体上是稳定增长的。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沙地蒙古黄榆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 mongolica)疏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编制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和点格局分析图。结果表明:①蒙古黄榆疏林木本层的发育并不完善,种类单一,偶尔出现灌木层;②蒙古黄榆种群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呈明显的衰退型,并且幼树较少,更不存在0~10 a的幼树,天然更新严重不足,群落正处于严重的退化状态;③蒙古黄榆的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死亡率最高出现在40~50年龄段,幼年个体的死亡率最低,它的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④蒙古黄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3.
瓜州绿洲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普幸  张杰 《中国沙漠》2012,32(2):407-412
在瓜州四工和桥子天然胡杨林区设置两个样方,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建立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和存活曲线,分析其动态量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完整,大体呈偏正态分布型,为衰退种群。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桥子缺失幼苗和Ⅷ-Ⅺ级大树、老树,幼树较多,中树最多,占总数的84.91%,林分年轻,十分稠密、相对矮小;四工幼苗和Ⅲ级中树缺失,幼树甚少,中、大树比例高,分别占总数的51.27%和45.57%,林分偏大,相对稀疏、高大。胡杨种群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为下降种群;幼、中树存活率较高,大树、老树存活率很低。桥子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四工。胡杨种群发育过程存活数量的动态量值计算表明,幼、中树的动态量值为负值,变化幅度大;大、老树为正值,变化幅度小,种群总体为衰退的结构动态关系。总之,研究区胡杨种群未来因幼苗缺乏而趋于衰退演替,且以四工胡杨种群的演替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4.
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是认识种群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前提。通过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上主要固沙灌木的样地调查,分析了固沙灌木的年龄结构,建立了3种沙丘上固沙灌木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1)固沙灌木的存活个体数呈逐级递减的趋势,幼龄个体占有很高的比例;固定沙丘上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呈现Ⅰ型存活曲线,种群退化,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呈现Ⅱ型存活曲线,种群稳定;(2)半固定沙丘上白梭梭呈Ⅱ型存活曲线,种群相对稳定;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均呈现Ⅰ型存活曲线,种群处于退化状态;(3)流动沙丘上沙拐枣呈现Ⅲ型存活曲线,种群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白梭梭呈现出Ⅱ型存活曲线,种群相对稳定,油蒿呈现出Ⅰ型存活曲线,种群处于不稳定的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以民勤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和固定沙丘(退化梭梭固沙林)两种生境下红砂种群为研究对象,采取空间替代时间和O-ring空间点格局方法研究了红砂种群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红砂种群在丘间低地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1;在固定沙丘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3,表明种群的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2)两种生境下红砂种群的空间格局分布和不同龄级间空间关联性差异很大。丘间低地的红砂种群及龄级1和2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之后随着尺度的增加趋于均匀分布(龄级1和红砂整个种群)或随机分布(龄级2),而龄级3在整个研究尺度范围内为随机分布;固定沙丘生境下的红砂植株只有龄级2和整个种群在小尺度内为聚集分布,其余均为随机分布。(3)在丘间低地生境下,龄级1和龄级2、3在小尺度上显著负相关,其余各龄级在0~5 m尺度上基本无关联;固定沙丘生境下,各个龄级之间均为无关联。这种差异与生境的异质性(地下水位、结皮的类型和盖度等)以及群落结构等有关。该研究对于民勤绿洲边缘红砂种群的保护和利用以及退化梭梭固沙林的人工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更新及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对其年龄跟胸径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稳定型。2.油松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油松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后期锐减和末期衰退的特点。3.油松年龄与其胸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野外采样调查,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运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小陇山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径级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云杉种群结构动态;选用5个聚集强度指标研究云杉种群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云杉种群幼苗幼树丰富,占云杉总株数的27.86%,大树相对较少,仅为4.98%,径级结构总体分布趋于倒"J"型,群落处于稳定发展中;云杉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生存分析揭示了云杉种群呈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态势;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研究结果可对小陇山云杉林研究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为小陇山云杉种群的保育及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对库姆塔格沙漠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天然梭梭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结构、分布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自然生存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南缘地带为梭梭群落的分布定居区。由于生境及地貌类型的不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随着植被类型由东部山前荒漠草原向西部典型荒漠植被类型过渡,梭梭群落相对数量及相对盖度增大,由伴生种转化为建群种。水分是影响梭梭种群自然生长及更新的主导因素,成龄梭梭的生长差异性表现为河床梭梭优于滩地梭梭,沙地梭梭好于戈壁梭梭;小龄级梭梭幼苗主要分布在河床冲沟边缘附近,形成垂直河床的条带状定居格局;深居沙漠腹地的老龄梭梭已基本上衰败死亡,测定年代距公元1950年为(314±54)a。风沙作用使沙漠南移,梭梭出现衰败死亡与自然更新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nunt.)K. Koch]为我国 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曾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生长。但由于近 50 a 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其野生种群和个体数量骤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水松评估为“极危”状态。文章以实测法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野生水松古树在近 5 a 间快速消亡,现仅存 8 个种群共 14 株个体,且半数处于生长不良或濒死状态;种群个体数量少,仅包括 1~4 株水松,无法进行自然更新;这些水松长期未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如不采取有效保育措施,残酷的生存压力可能导致大部分种群的快速死亡。因此,在广州地区开展水松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扩大种群的个体数量、开展水松的保护遗传学和监测人工林种群的遗传结构变化情况等研究,应成为目前保护和拯救本地区水松种群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必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金川泥炭地圆叶茅膏菜的生态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a)是营养贫乏型泥炭地的典型食虫植物。于2006年9月,应用“固有年际标记”确定长白山金川泥炭地边缘(A)和中心(B)圆叶茅膏菜种群的年龄结构,研究其生态可塑性。结果表明,两种群植株分别由5个龄级和4个龄级组成,年龄结构分别呈衰退型和稳定型。两个种群平均高度相差35.9%(nA=80,nB=110,P〈0.01),泥炭地边缘的生境更有利于植株高度的生长。各龄植株的平均高度均随龄级增加而呈相似线性增长规律(nA=80,nB=110,P〈0.05)。泥炭地边缘植株平均叶长、叶宽、叶柄长均高于中心(nA=74,nB=104,P〈0.01),而叶片表面的触毛密度则相反,泥炭地边缘植株的触毛密度显著低于中心(nA=74,nB=104,P〈0.01)。由于泥炭地边缘较中心生境土壤养分丰富,昆虫数量多,光竞争强烈,导致圆叶茅膏菜在植株高度、叶片形态、触毛密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生态可塑性,高生态可塑性应是圆叶茅膏菜种群适应泥炭地异质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