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化学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从天然物中分离、富集其中的少量或微量成份引起了人们在应用方面的兴趣。海洋由于其巨大的潜力,从其中富集提取有价值的成份一问是引人注目的。早期企图从海水中提取金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类工作中,不用说常规的化学工艺方法不能适用,就是一般的离子交换剂、分子筛等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特定成份的化学性质,对它们的分离提取不得不选用具有特殊化学亲合力的所谓“吸附剂”或“富集剂”。水含氧化钛对海水中铀的富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颗粒状氯化银对海水中碘的富集作用,我们曾经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并首次从海水中直接分离出纯态的单质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铜、锌是海洋环境监测重要项目之一。对海洋生物中铜、锌的测定,一般采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但由于海洋生物样品基体复杂,待测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往往需要分离富集,同时取样量大,操作繁琐费时,容易沾污。为寻找一种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用硝酸-过氧化氢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生物中铜、锌,使操作大为简化,也减少了在操作过程中的沾污。本方法应用于海洋生物中铜、锌  相似文献   

3.
测定海水中铀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由于多数方法分析手续较繁、周期长,而不适于大面积海洋调查。近年来合成的新型萃取剂和显色剂,为建立快速简便的测铀方法提供了良好试剂。其中TRPO是一种较好的中性磷类萃取剂。由于它具有萃取能力强,选择性高,在水中溶解度小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铀的富集  相似文献   

4.
在海水pH(7—8)条件下,硫主要呈HS~-离子存在。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阴极溶出伏安法等。比色法测定的灵敏度较低,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直接测定1×10~(-6)M的硫化物浓度,若与预富集法相结合测定的硫化物的最低浓度为10~(-9)M。近年来,冯建兴等人应用微库仑计测定了淡水水体中超痕重的硫化物’检出下限可达0.2ppb。但尚未见到用微库仑计测定海水硫化物的报  相似文献   

5.
首次把 SDS:OP乳化剂复配微乳的增溶增敏性应用于海水中硼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中 ,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改进了现有的姜黄法。该方法的精密度为 8.9× 10 -3 ,回收率为 10 4 % ,硼浓度在 0~ 1.2 0μg/m 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 1.5 9× 10 5,检出限为 0 .0 0 6 9μgm L-1。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海水及其它水体中硼的水相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6.
前言海水中锶和锂的测定,由于海水大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特别是大量钠盐对测定的干扰,采用古典的重量法和容量法通常均需预富集和预分离等烦琐手续,而且难以进行准确测定。多年来,不少人对海水中锶和锂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研究,但直接火焰发射法连测海水中锶和锂的方法尚未提出,本文通过进一步深入实验,实现了同一海水样品中ppm级锶和ppb级锂的直接连续火焰发射法测定。使得方法更加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大洋和近岸海水中锶和锂的直接快速连测。锶和锂含量分别为7.6—8.6ppm和174-  相似文献   

7.
Keen曾报道海水中水合氧化钛能与十几种元素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其中包括了铜,但它在“微量元素”中,其富集系数属最小的。我们已经研究过海水中铬(Ⅲ)和铀(Ⅵ)在水合氧化钛上的离子交换反应,它们的富集系数则在十几个元素中是前三名的,那末富集系数小的铜的离子交换反应,与铬(Ⅲ)铀(Ⅵ)的研究结果有否联系?是否有定量关系?这在离子交换理论上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海水主要成份的存在状态,对于海洋地球化学及海洋生物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当要求定量地了解海水中各成份存在状态时,因不易直接测定,通常多采用形成常数计算法。在计算中,如果采用的形成常数不同时,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计算海水主要成份的存在状态时,首先需要正确的形成常数。关于氟镁离子对形成常数(K_(MgF~ ))的测定,已有一些报导。本文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氟镁离子对形成常数。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测量工具,可以通过简单的电势测量直接测定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活度,这种测量所用的设备简  相似文献   

9.
有关氯化银—海水系统问题,以往一般局限于氯化银电极在海水电化学研究测定中的应用,其它有关相间平衡,银与海水中某些成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均未见有报道。自从1977年我们发现颗粒状氯化银对海水中的碘、溴有很高的选择性富集能力以后,引起了我们对这方面的注意。我们发现颗粒状氯化银对天然海水中的溶存碘的富集量可高达  相似文献   

10.
海水营养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通常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从而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并绘制工作曲线,由工作曲线查得被测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第一是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相应的浓度作图时,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受人为的因素影响,不同的人会画出略有差异的直线:第二,不容易对这条标准曲线进行评价和检验;第三,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在电子计算器已相当普及的今天,当然希望用一个公式由吸光度计算浓度,而不愿意查工作曲线,如果直接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原始数据(吸光度),则需要一个计算公式。现介绍根据一系列标准溶液和测得的吸光度,求浓度和吸光宠的回归直线方程及对方程进行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DPD比色法测定电解海水产生的有效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是用DPD(N,N-二乙基-1,4-苯二胺)比色法测定电解海水中的有效氯浓度,并将测定结果与碘量滴定法测定有效氯浓度相比较。此外,对该方法在海水中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得出,在海水环境下,DPD比色法在常温下,波长为550 nm,pH值6.5左右,显色后10 m in内测定。在海水中用此方法测定有效氯浓度的范围在0~2 m g/L,误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2.
胶束增溶增敏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次以含量为15 % 的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0 胶束体系为介质进行硼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 ,姜黄素用量为4mL,酸试剂用量为5mL,胶束用量为5mL,显色温度为50 ℃,显色时间为15min) ,改进了现有的姜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硼的水相直接分光光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灵敏度显著增加(E= 1 .5 ×105) ,线性范围变宽(0 ~1.2μg/25mL) ,络合物稳定性好,稳定时间长达50h。  相似文献   

13.
有关氯化银一海水系统问题,以往一般局限于氯化银电极在海水电化学研究测定中的应用,其它有关相间平衡,银与海水中某些成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均未见有报道。自从1977年我们发现颗粒状氯化银对海水中的碘、溴有很高的选择性富集能力以后,引起了我们对这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激光荧光法快速测定海水中微量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分光光度法和固体荧光法测定海水中微量铀。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用样体积大、需要进行冗长的分离和富集步骤。1978年,罗宾斯[1]曾用一种名叫弗拉伦(Fluran)的铀荧光试剂,在以氮分子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的UA-3型铀分析仪上,不经任何分离与富集步骤,直接测定了天然淡水中微量铀,检测限达0.05 ppb,由于此试剂抗干扰性能不够强,未见有人用它直接测定海水中微量铀.  相似文献   

15.
从分离测定海水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经典工作开始,确定海水中稀土元素分布图便成为一个实际难题.由于稀土元素的浓度在pmolkg^-1范围,需要预富集或采用先进的分析仪器.作为预富集技术曾成功地运用过Fe(OH)3共沉淀法,离子交换色谱和溶剂萃取等方法.对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水合氧化钛是一种无机离子交换剂.它对海水中铀的吸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离子交换过程.除了一般的离子交换外,可能还伴随有络合[螯合][1]过程.在一般的情况下,离子交换的决定步骤是离子扩散.根据体系的性质不同,可以是离子在交换剂粒子内部的扩散(粒子扩散),或是在围绕粒子周围的液膜内部的扩散(液膜扩散).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海水提铀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海水中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的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海洋化学方面引起注目的一个研究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筛选海水提铀富集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阐明海洋中铀的转移机理及其成矿作用,对铀的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海水中的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1-9].  相似文献   

18.
微量稀有元素矿物中微量成份的测定,常常是分析工作者感到麻烦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选择了灵敏度较高的苯芴酮光度法,测磷钼杂多酸中钼的间接比色法测定磷,测定下限为10~(-7)克磷。根据钼酸盐与硅酸、磷酸生成硅钼杂多酸和磷钼杂多酸之性质,用乙酸正丁酯萃取磷钼杂多酸,而硅钼杂多酸留在水相。我们试验了磷、硅钼杂多酸形成的酸度、温度。研究了用正戊醇萃取硅钼兰的条件,在有机相中比色,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微量矿物中微量磷、硅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9.
吕荣辉 《海洋学报》1985,7(1):48-54
本文提出采用悬汞电极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和导数技术直接同时一次连测海水中Zn、Cd、Pb、Cu及Bi,研究了在本实验条件下Cu是否干扰Zn的测定,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好,测定步骤简便快速,只需调海水的pH为2.5,电解富集10分钟就能测定近岸海水中这五种元素的存在含量,五种元素的单份海水测定约需25分钟。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铜是海洋污染调查监测重要项目之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的报导较多,一般采用APDC/MIBK萃取富集,有机相直接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此法应用比较普遍。但不足之处是由于MIBK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试样盐度的不同造成萃取后有机相体积不一致,容易引起测定误差。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探讨验证了在酒石酸铵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