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了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0~0S39之间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1、0S13、0S22、0S23、0S30、0S35等7个振型观测频率与理论值偏差近似为0,0S2、0S32、0S38、0S39振型频谱不突出,观测效果不明显。观测值与理论值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效果较好,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的正确性,肯定了南山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的优良。  相似文献   

2.
利用泉州基准地震台M2166超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7个MS≥8.0地震震后5天数据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提取到73个基频振型(0S4~0S76)和多个谐频振型,各振型频率点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理论频率值符合较好,利用3套超宽频带地震仪数据对球型自由振荡信息能量分布差异进行探究,认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得到的结果可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做出更精细的地球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构造及地震台网分布特征,将青海地区分为柴达木盆地、青海东北部、青海东南部3个区域,运用青海地震台网记录的112条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利用Atkinson方法得到3个区域的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Q值最大,青海东南部Q值最小。采用Moya方法反演得到3个区域24个地震台的场地响应,其中15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在频率域不平坦,9个台站稳定性相对较好,GOM(格尔木)作为国家基准地震台,具有良好的观测环境,场地响应曲线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 提取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0S2~0S54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 观测的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 2S1和1S2振型自由振荡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 特别是2S1振型,是继Rosat等之后的第二次报道不叠加的情况下观测到的这种振型. 根据该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试算了不同的地震矩,模拟了该地震0S2振型在CDSN 7个台上的自由振荡振幅, 并与记录资料进行了比较,得到该地震的地震矩可达1023Nmiddot;m;本文发现地球自由振荡记录包含了大量震源机制和地震位置的信息, 可用于地震震源破裂参数的精细研究.    相似文献   

5.
PET重力仪与CTS-1EF地震计地震波记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苍梧M 5.2、九寨沟M 7.0和智利M 8.2地震期间琼中基准地震台PET重力仪和CTS-1EF地震计观测数据,对重力资料进行潮汐和零漂改正获得重力残差数据,并对地震计数据求导得到加速度值。对重力残差数据和地震计加速度数据波形及频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认为2种观测仪器记录的地震波震相和频谱分析显示的地震波分布频率具有一致性,但九寨沟M 7.0地震和智利M 8.2地震的地震波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JCZ-1T地震计LP通道数据可有效应用于地球自由振荡信号探测。利用泰安基准地震台JCZ-1T地震计LP通道120小时数据记录,获得2018年8月19日斐济MW 8.2深源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检测到基频球型振荡0S6-0S58几乎所有振型、球型振荡部分零级振型和高振型以及环形振荡部分基振型和高振型,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振荡周期观测值与PREM理论值基本一致,二者微小差值应由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7.
gPhone重力仪低频段良好的噪声水平有利于记录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利用泉州基准地震台gPhone重力仪原始观测数据,分析直接检测2021年7月29日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MS 8.1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信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基频振型0S40S60和多个谐频振型的实测频率值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值基本一致,可见利用该台gPhone重力仪可有效检测地球自由振荡信号。文中所得结果可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有助于做出更精细的地球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太原基准地震台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原始连续重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环境和仪器因素造成的突跳、台阶和数据漂移,滤除数据中占主要成分的潮汐分量,并考虑大气负荷效应的影响,得到连续重力非潮汐量。在此基础上,引入HHT时频分析方法,分析台站连续重力数据背景噪声频谱特征,得出背景噪声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频段(0.11~0.35 Hz),优势频率为0.25Hz。  相似文献   

9.
泰安基准地震台位于泰山南麓,观测环境优良,集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科普宣传为一体,是山东省唯一基准地震台,观测资料丰富,资料评比多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0S6~0S32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7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可以从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中提取汶川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信息,这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仪器观测方法.用数字化地倾斜观测资料研究地球自由振荡问题或许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南信阳台和河北张家口台伸缩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4-0S39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频率与PREM预测的振荡频率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怀来地震台水管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激发的_0S_2—_0S_(38)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吻合,除_0S_2、_0S_4、_0S_7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同时检测到7个谐频球型振荡和10个环型振荡。可以从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中提取地球球型振荡信息,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仪器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震中距100°左右地震震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中距100°左右的地震,位于远震与极远震之间,特征既像远震又像极远震,震相较难分析。为了提高对该震中距地震的速报能力,对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基准地震台记录的该震中距的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震相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数字倾斜仪资料质量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迁建后,新安装的数字水管倾斜仪、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洞体应变伸缩仪2011年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跟踪,得出,仪器观测精度、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各方面均达到国家形变I类台的要求,且水管倾斜仪观测精度高于石英水平摆。同时,对影响观测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观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方嘉治  赵志伟  蔡宗文  危福泉 《地震研究》2012,35(2):236-239,296
利用HHT变换研究2008年3月6日福建古田ML4.6地震中,水口水电站重力坝强震反应台阵获取的强震反应观测资料的时频特性及重力坝结构动力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强震记录能量集中在0~15Hz频段和10~15s时段;(2)重力坝顺河向主频为3.7Hz。分析结果对认识水库地震近场地震动特性和重力坝地震反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伸缩仪和体应变仪记录的分钟值固体潮曲线上叠加有锯齿状的高频干扰,为探寻干扰源,对附近的抽水井、高压输电线、溶洞及煤矿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对观测仪器的影响均不明显,认为与山洞下面可能存在的裂隙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法、日变幅逐日比法及空间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了江苏高邮地磁台1992年至1997年地磁垂直分量的观测资料,结果发现,在中强地震前高邮台的地磁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变化。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18.
Satellite orbital data yield reliable values of low degree and order coefficients in the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The second degree coefficient yield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single parameter in geodesy. It is crucial in the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the theoretical gravity formula. The new information requir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avity anomalies obtained from satellite gravity and terrestrial gravity data in the context of three most commonly used reference figures, e.g.,International Reference Ellipsoid, Reference Ellipsoid 1967, andEquilibrium Reference Ellipsoid. This standardiza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comparison and combination of satellite gravity and gravimetric data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surface gravity data, collected with different objectives, in a single reference system.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satellite gravity anomalies aids in the geophysical and geod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anomalies in terms of the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 Earth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mantle. Satellite results also make it possible to compute the Potsdam correction and Earth's equatorial radius from the satellite-determined geopotential. They enable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otal observed gravity anomaly into components of geophysical interest. They also make it possible to study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geogravity field. In addition, satellite results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prediction of gravity in unsurveyed areas, as well as in providing a check on marine gravity profiles.On leave from 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相似文献   

19.
采用滤波、拟合、去周期、五日均值等方法,对临潼台水氡、水温、水溶气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以下认识:用提取异常方法对原始曲线进行处理后,地震前兆异常更加明显与突出,这些异常均属于短期和临震前兆异常;临潼台流体对2003年山西洪洞ML5.0地震有明显反映,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此次地震距临潼台较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临潼台所处构造位置比较特殊,位于映震的灵敏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