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海洋经济对海洋高新技术高度依赖,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也已经成为世界海洋强国争夺海洋权益的主要特征.我国海洋科技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通过对海洋科技及其综合实力的界定,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评级指标体系,为正确测评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和制定未来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两沙"海域安全管理是构建和谐"两沙"、打造平安"两沙"的必然基础,是促进"两沙"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和渔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生产环境的复杂、养殖方式的多样和生产过程的独特决定了"两沙"海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注入更多的现代化理念,与时俱进,更新安全观念,创新监管举措,走一条坚实的"两沙"海域安全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3.
极极"三大平台"的建立,基本奠定了极地信息化的信息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和服务基础,标志着极地基础数据支撑、专题应用和公众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说明一个能支撑极地基础数据、空间信息和专题应用的基础平台的初步建成,以及极地数据共享平台和空间应用服务平台的初步建立.极地"三大平台"的规划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极地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同叫"魏源"的人物.一个是15世纪明英宗时期的刑部尚书;一个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人士林则徐的好友.我们要谈的是后者,他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首批社会精英的优秀代表. 这个被誉为"大海国"蓝图的设计师的魏源出生于清代国力鼎盛的乾隆盛世.魏源有多聪明?他9岁那年的一件小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9岁时,魏源来到...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回顾世界海洋强国发展历程和分析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国家层面的海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积决策理论建立了综合实力测评模型。通过选取世界上8个有代表意义的海洋强国,结合其海洋综合实力的现状分析,利用测评模型对其进行测评排序,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卓冉 《海洋世界》2011,(2):78-80
2010年11月11日,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正式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也再次收托众望,拔航起程.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进行极地科考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 "雪龙"号已先后26次赴南极、4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7.
"黄海1号"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孵化后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6尾亲虾均来自人工养殖的"黄海1号"第9代选育群体.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9个半同胞家系和21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3月龄和4月龄时30尾后代个体的体长.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长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海1号"中国对虾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46~0.53和0.44~0.48之间.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说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非加性效应或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雌性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由3月龄的0.53下降到4月龄的0.48,下降程度最大,说明雌性方差组分可能存在显著的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钻井柱状图是石油行业勘探开发中最常用的一种图件,开发灵活通用的钻井柱状图绘制软件可为可视化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构架,并对XML模板作了详细设计,应用"三层四类两库"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和模板定制技术,在VS.NET 2005平台上采用C#开发语言,从底层实现了基于XML模板定制的钻井柱状图绘制软件.通过胜利油田某区块钻录测数据的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具有良好的成图效果,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领域.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动力机制重大理论基础研究"的需要,开展各种针对高光谱图像的经典分类精度对比研究.采用ENVI软件中常规高光谱分类算法和自编的模糊算法程序,对3个典型的试验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典分类算法中的光谱角填图(SAM)、欧氏最小距离、马氏距离分类精度较高,模糊识别法中的相关系数法、绝对指数法、相对指数法、夹角余弦法的精度均比较高而且比较稳定;其它方法精度比较低.虽然有多种因素影响分类的精度,但是只要措施适当,还是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盖广生 《海洋世界》2011,(6):22-25,3
1590年,在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后,推翻了持续了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传统学说.从那以后,在近代欧洲,人们争相传颂着这样一句话:"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就在比萨斜塔试验200多年以后,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社会精英中,也出了...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0808号台风"凤凰"的登陆过程进行模拟试验.首先,利用GPS掩星资料反演的大气气压、温度和水汽资料以及云导风资料,对台风"凤凰"进行了三维变分同化及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同化不同资料,得到的台风初始场各不相同,对台风预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同时同化GPS资料和云导风资料,对台风初始场的调整最大,对模拟台风登陆前...  相似文献   

12.
传统吸力基础是一个单桶结构,被广泛作为海洋平台、漂浮结构的基础,近年来也被推广到海上风电塔架。作为风电塔架基础,要充分提高其水平承载能力。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基础形式—裙式吸力基础。采用Z_SOIL有限元软件,针对砂土地基,从水平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两个方面,对传统单桶吸力基础和裙式吸力基础进行了承载性能对比研究,得到了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裙式吸力基础由于设置了"裙"结构,显著提高了其抵抗水平静载和循环水平动力荷载的能力,并能有效控制基础的水平位移,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海洋工程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13.
蒋家沙、竹根沙是辐射沙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江苏沿海综合开发的重点海域.实施"两沙"资源开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狠抓关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两沙"资源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4.
时光飞驰,转瞬百年,世界已是沧海桑田. 2008年9月7日下午17时30分,祖国陆地疆域的最南端--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也是在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分水线上,"2008珠江小姐环保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活动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5.
及春宁  张海  郭磊 《海洋通报》2008,27(1):81-87
通过动力荷载分析,确定海冰荷载可以引起平台筒边土体液化,并阐述了判别土体液化的方法.利用冰激振动软件以及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各筒边土体的最大剪应力.通过室内三轴实验和现场观测结果确定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土体抗液化极限应力.将两者进行对比,可判断筒边土体是否可能发生液化.以渤海某油田筒型基础平台为例,对平台基础土液化安全性进行了判别,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于这一类浅基础平台的地基土液化分析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寒来暑往,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两沙"海管办)成立已近三年,我有幸被海管办聘为"两沙"海域"行风监督员"和"特别协管员",曾参加老坝港紫菜养殖企业海域申请纠纷调解二十多次,用心感受着每一场海域纠纷调解的艰难,用心体会着"两沙"海管办工作人员的辛劳和酸苦.我将参加海域纠纷协调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以抚平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0418号台风"艾利"路径转折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8号热带风暴"艾利"在移动过程中先后发生两次转折,这种路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本文重点分析了"艾利"台风在靠近福建东部海岸线发生第二次转折时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并与多普勒正负速度区的对称性及极值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通过对多普勒正负极值区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环境风的风向,进而判断台风未来的走向,且环境风风向的变化对于台风未来移向变化的影响有1~2 h的提前量.这有助于我们提高预报时效,对台风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SSu rDNA和ITS分子指标,结合GenBank和其他文献中的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对一株分离自我国南海的亚历山大藻"塔玛复合种"NH01进行了鉴定,发现SSU rDNA和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不同地理基因型的"塔玛复合种"均构成独立分支.与我国沿海所有的"塔玛复合种"一致,NH01也属于"亚洲温带"型.探...  相似文献   

19.
这是难忘的一幕: 1952年5月20日,两本堪称"革命文物"的"空字第壹号毕业证书"和"地字第壹号毕业证书"并列放在了一起.姚雪森和张毅民作为中国海军航校第一期空勤学员和海军航校第一期地勤学员同期毕业了.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科学院П.П.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的"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海载人满器于1987年12月由芬兰劳马.莱波拉公司按照苏-芬联合科学技术协议建成,并在太平洋完成水下试验后投入了实际应用.自"和平"潜器使用以来,共完成了22次海洋考察和专项水下作业任务.10年来"和平"潜器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