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DIIA系统是在长城0520C-H微机上实现数字图像处理的软件系统,适用于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勘查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它除具有一般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外,还具有新开发的一些特殊功能。它可供用户完成一定数据量的数字图像处理,并可取代大型专用系统为用户完成数字图像处理的部分工作,或为其提供方法和参数选择的依据。GDⅡA系统在几个多金属成矿区带(矿田)上的实际试用,为在各种成矿区带(矿田)研究成矿地质环境、找矿标志和圈定找矿靶区等提供了丰富的多源信息以及可靠的科学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加工作的还有郑献华、安萍、谢瑞娟、李晓莲  相似文献   

2.
3.
地学信息源和信息现势性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耀国 《东北测绘》2002,25(3):20-21
在介绍了GIS及其空间对象的地学信息表述之后,讨论地学信息源的构成,强调对工程测量信息的重视,充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竣工测量成果和其它工程测量信息,以保证GIS地学信息的现势性。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数字化测绘软件。  相似文献   

4.
陆君 《中国测绘》2006,(6):40-43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地学领域研究课题的热门。中国的GIS软件从无到有,也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到各类应用软件的全系列GIS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5.
地学信息图谱具有图形与谱系的双重特性,是由大量地学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并以计算机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和揭示地球系统及各要素和现象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与方法。本文分别论述了:①图谱的基本概念;②地学信息图谱产生和发展背景;③地学信息图谱的分类;④地学信息图谱建立基本过程与步骤;⑤地学信息图谱应用实例———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⑥地学信息图谱的意义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地学可视化探讨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提出了关于地学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地学可视化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地图可视化与 G I S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的2 个基础部分。地学多维图解是从非可视化角度提出的,关于图的地学知识表达、获取及其图的地学问题解的求证原理和方法,是地学可视化的高一级发展阶段。地图可视化中的信息表达交流模型和地理视觉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将从理论上促进地学多维图解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学可视化、地学多维图解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后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7.
遥感地学分析的时空维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陈述彭 《遥感学报》1997,1(3):161-171
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遥感信息的地学分析具有模糊和多解特点,遥感信息源的获取能力有了飞跃的进步,而成象机理研究和地学处理过程相对滞后,该文法试探讨遥感地学分析中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临界值与时/空转换问题。并侧重对快速反应,痕迹分析,历史再现与加入信息网络的讨论,从而提出了有关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集成规模生产流水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学分析在遥感专题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数字图像制图的质量和精度, 许多研究人员部在从不同途径探索各种有效方法。本文从地学角度出发, 以地学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结合遥感专题制图, 对成图信息源和数字图像识别的区域参数, 作了综合分析研究。本文重点讨论数字图像冬小麦的识别制图, 用地学、生物学知识和理论, 分析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物候规律, 研究其分类识别的最佳时相图像; 另外, 结合盐碱土等地物的模式识别制图进行了区域参数的分析、确定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学院校GIS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以地学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具有明显地学背景的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制定具有地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配置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来满足社会地学行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了遥感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教学改革,达到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为今后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地学模型集成框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温永宁  闾国年  杨慧  曹丹  陈旻 《遥感学报》2006,10(2):160-168
通过对模型库、GIS与应用分析模型集成方式的探讨,结合未来以分布式资源共享为特征的系统构建模式,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地学模型集成框架。该框架通过将XML文档对象模型引入到模型定义中,统一了模型数据和功能的定义,基于COM技术实现了模型集成运行服务器和模型服务访问组件。模型服务器扩展了传统模型库的功能,为异构模型提供了集成和运行环境;服务访问组件实现了面向对象的服务访问接口,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一致的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GIS软件系统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家庆  张军 《测绘学报》1994,23(2):127-134
GIS应用领域的拓宽与计算技术的进步,对GIS的系统设计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站在发展角度,讨论了矢-栅一体化的概念,数据结构的功能设计,SQL语言局限性,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GIS全局检索以及GIS智能化等问题,作者认为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多数据类型的混合操作,是GIS登越决策应用阶段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了GIS及其空间对象的地学信息表述之后 ,讨论地学信息源的构成 ,强调对工程测量信息的重视 ,充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竣工测量成果和其它工程测量信息 ,以保证GIS地学信息的现势性。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数字化测绘软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门槛理论与门槛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门槛信息的提取及利用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GIS软件进行综合门槛分析制图的方法,同时,基于门分析成果进行了工程建设项目选址试验。  相似文献   

15.
16.
自适应数据访问机制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数据库系统,建立其自有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等,基于适宜的数据访问引擎,采用统一的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在软件开发和软件使用的过程中自行组织和选择,形成访问数据库的机制,实现不同软件版本的开发。在多个地学信息类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均建立了自适应数据访问机制,这种开发方式既大大节省了软件的生产周期,也提高了软件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面向"人"地学可视化中的"人".主要从地学可视化系统的使用者(简称"应用人"),从地学可视化要表达的地球表层系统地理环境中的社会人(简称"社会人").以及从作为能地理认知与思维、能表达/传递地理知识及知识创新的"人"(简称"知识人")3个方面定义.从上述3个方面建立了面向"人"的地学可视化概念框架.在面向"应用人"方面,主要介绍了协同可视化以及自我参照可视化;在面向"社会人"方面,主要阐述个体日常行为时空路径可视化、群体行为模拟可视化,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在面向"知识人"方面,主要讨论知识可视化.本文最后从本体框架、信息采集与获取技术、数据组织与表达模型、可视化表达方法、主体概念方面,对于面向"人"GIS以及可视化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张军  刘国寿 《东北测绘》2003,26(1):30-32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探讨空间分析定义及功能的基础上,为了弥补MapInfo空间分析功能的不足,在研制和开发石化厂区的管线信息系统时,应对其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扩充,增添空间形态分析及空间网络分析等功能,以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地理元数据软件支撑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相关行业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讨之后,各种地理元数据(Metadata)标准的内容与制定方法也逐渐完备起来,这就为不同地区、国家和不同领域内地理元数据的制作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然而,有关对其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基础价值的地理元数据支撑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则处在一个刚起步的阶段,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地理元数据支撑软件IIMS,来探讨此类软件结构的分析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