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胶州湾东北部海水中铅的形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海洋中铅的含量及其形式和形态,对了解铅在海洋中的循环和它的地球化学以及生物过程都有一定的意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曾有一些评论和研究报导。铅在大洋海水中的含量一般认为是0.02-0.10μg/L,但近岸区由于受陆地排放铅的影响会使其含量增高,据近年报道的最高值为12.5μg/L-13.9μg/L。  相似文献   

2.
研究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是海洋化学上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锌在海洋中的存在形态曾有过详细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海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6年2月、5月、8月、11月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海区现场调查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富营养化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对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受到无机N、P污染;COD在夏、秋季符合一类,但在冬、春季只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O全部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通过站位间的比较发现,东北部沧口水域环境质量最差,全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介于轻度到严重污染之间。红岛附近水质较好,不存在有机污染,只有春、秋季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主要受陆源污染,且与现有污水处理不能有效去除无机N、P营养盐有关。  相似文献   

4.
《海洋通报》1992,11(3):23-50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内外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1997 年10 月胶州湾的营养盐分布作了较详尽的分析。湾内各营养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磷酸盐及硅酸盐的含量分别为2.73~14.71、0.61~3.21、3.31~34.55、0.26~2.05、4.47~15.86μm ol/L,其中表层含量低于底层,湾内明显高于湾外,此次调查结果比往年略有提高。TIN/P在20~30 之间,表层平均为26.3,底层平均为25.4。并探讨营养盐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子,对胶州湾口的两个断面分析为研究胶州湾内外水团交换作了较好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东部海水中氮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 1990年 11月到 1991年 8月胶州湾东部 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 ,讨论了各种氮的含量变化及分布情况 :溶解无机氮含量范围为 1.12~ 34 .8μmol/ dm3,年平均为 11.1μmol/ dm3。秋季硝酸氮为溶解无机氮的主要形式 ,占 68% ,平均为 11.2 μmol/ dm3。其他 3个季节氨氮含量最高。冬、夏两季溶解态有机氮含量分别占总氮的 69%和 66% ,是主要形态。其分布大致呈自东北向西南递减变化。  相似文献   

7.
取水水质是影响海水淡化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07年5月、8月和11月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胶州湾湾口海域海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近岸站DIN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pH、DO、COD、Cu、Zn、油类、PO43--P等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SS、TDS含量较低,Ca2+、Mg2+含量低于湾内,该区海水可作为淡化取水水源,预处理工艺中应关注钙、镁、铁和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5年5月、8月和10月对胶州湾近岸海域的水质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进行了该海域的水质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PO43--P在局部海域有超标现象,DIN则超标严重;E值在0.24~64.92范围,该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与往年相比,湾内部分水域COD、DIN及PO43--P含量有所提高,应根据海域纳污能力,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口内海水中叶绿素浓度的周年变化和垂直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1983年11月-1985年11月在胶州湾两个观测站逐月进行了2周年的海水中叶绿素浓度的定点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口表层海水中的叶绿素α平均浓度为3.05(1.02-15.62)mg/m^3;真光层中平均为26.34(9.97-106.59)mg/m^2;其季节变化呈春(3-4月)、秋(9-11月)双峰型。(2)小型(<78μm)的浮游植物平均占海水中叶绿素α的85.76%。(3)叶绿素a  相似文献   

10.
由河流所携带的各种成分(包括天然风化产物及人为污染物质),入海后将逐步地转移到海底。这种转移过程在河口区最显著。此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6年4、7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通过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CH含量在整个胶州湾水域都非常低,在这1 a中都〈0.100μg/L,在胶州湾水域HCH含量都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在HCH含量方面更加清洁;水体中HCH的表层含量已经没有季节变化,这...  相似文献   

12.
在胶州湾海域已建潮流场的基础上,物质输运方程的控制下,建立了入海污染物(COD)对流-扩散数值模型,预测了上马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胶州湾北部海域的水质状况。从而了解有关污染物入海后对相应海域水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海表盐度遥感反演精度不高、影响因素较少等问题,本文基于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卫星L2C(Level 2 C)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以太平洋部分海域(160°E~120°W,0°~30°N)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海面粗糙度以及白冠覆盖率等参量,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RBF亮温增量模型,并对平静海面亮温进行修正,然后基于Meissner-Wentz介电常数模型得到反演后的盐度值。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盐度和SMAP卫星盐度相对于Argo实测盐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和0.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和0.4。实验证明,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的亮温增量模型可以提高海表盐度反演的精度,对海表盐度反演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评价大连湾海域水质状况的基础上,以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及COD四项四子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四项因子的权重,其权重排序表明无机氮,无机磷在该湾污染因子中占有较大权重,应依据海域功能区划及环境治理目标,控制该湾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逐步降低海水无机氮,无机磷及石油类等污染物的浓度,使海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据2016年胶州湾水质自动监测的数据结果,分析了水质变化趋势,并统计和评价其水质超标情况。结果表明:2016-04—11水质自动站海域溶解氧质量浓度和pH的日均值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活性磷酸盐年均值为0.023 mg/L,无机氮年均值为0.154 mg/L,以硝酸盐为主(64.9%);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均为16.7%,而且集中在降雨量较大的8月、9月,营养盐指标超标基本与海泊河的淡水输入有关;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溶解氧、pH和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水质参数影响较大;自动站监测和人工监测的营养盐在年际变化上呈现较一致的趋势,说明运用水质自动站监测该海域的营养盐变化趋势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为综合评价胶州湾生态安全状况,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胶州湾生态安全评价进行研究。将胶州湾系统动力学模型分为5个子系统,包括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生态子系统综合分析,选取17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2003至2025年的胶州湾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按照现状发展,胶州湾生态安全处于中等水平。未来10年,通过人口、经济、环保等方面优化后,情形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7.
海湾水质模型的信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模拟海湾水环境的水质模型的信息化处理方法、手段以及信息化组织结构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初步建立了以数学模型为主体,辅助以数据库功能,集水环境预报、水质评价等诸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3年6月初对胶州湾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共鉴定了40种底栖生物,平均总生物量为23.93g/m2,平均栖息密度为400个/m2。调查结果表明,生物量受盐度影响,而栖息密度受水深和有机质含量影响。胶州湾由于受污染缘故,多样性指数远低于3,生物群落呈非健康状态,并与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发现,生物量呈严重下降趋势,而栖息密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向外长波辐射、降水、大气再分析资料和 HYCOM(HYbridCoordinateOcean Model)盐度等资料,研究了 MJO(Madden-JulianOscillation,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南海夏季降水的调制,并初步探讨了其对海洋表层盐度的影响。结果显示:MJO 对南海夏季降水有显著的调制作用,导致南海降水具有强的季节内变化,其最显著周期为45d。降水季节内信号在泰国湾北部、吕宋岛以西和台湾岛西南等迎风坡区域较强,而在越南外海的安南山脉背风区域较弱,且降水信号会随着 MJO 信号向东北方向移动。MJO 对流抑制(活跃)中心所在区域,低层大气辐聚减弱(增强),中层大气对流减弱(增强),导致降水减少(增加);此外,MJO 对流抑制(活跃)中心伴随的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会改变风场,风场减弱(增强)使得迎风区域的降水减少(增加)。MJO 引起的降水异常进一步影 响南海盐度,南海表层盐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其显著周期和降水基本一致,为47d,且盐度异常信号也随降水异常向东北移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南海降水和表层盐度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防城湾水质特征及营养状况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83—1984年度、1990年度及1996——1997年度3个不同时期的调查研究资料,分析研究了防城湾的水质特征及其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该湾水体中的盐度、pH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有机污染物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其余因子无明显规律性变化;但相关分析显示,陆源输入对各化学因子具有主导控制作用,生物同化作用次之。N、P、Si营养盐中,N为1983—1984年度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1990年度演化为P和Si;1996—1997年度N、P、Si均呈充足状态,尤以Si最为显著。通过污染指数A及营养状态指数E的统计分析,该湾水质具有向污染型及富营养型演化的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