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藏)的构造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地构造的角度论述了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构造成因类型,即伸展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挤缩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走滑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旋转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以及陨击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重点阐述上述构造作用及其构造带中非生物成因气(藏)的不同类别及其形成环境和条件,从而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理论研究和预测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作为一门新学科提出的构造成因矿物学的学科依据,定义,研究内容以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还强调指出的构造成因矿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月系统不同成因环形构造及其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形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在月球上分布更为普遍。本文论述了三种成因的环形构造,即: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以及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成因与结构特征,指出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主要由岩浆冷凝收缩形成,在遥感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影像色调的不同;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为火山口,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环形结构;而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形态复杂,如碗形坑、中心锥环形坑与多环撞击坑,撞击坑的坑沿外缓内陡,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环形或弧形构造,有些撞击坑具有辐射纹。  相似文献   

4.
大型走滑带内同构造花岗岩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对走滑带同构花岗岩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同构造花岗岩的判别标志进行总结,并对同构造共岗岩与构造前和构造后花岗岩的区别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它们的关键区分标志。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综述松辽盆地反转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对反转构造圈闭类型与油气聚集和负压气藏成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底构造到盖层构造形态组合特征,论述锡矿床的构造控制特征。认为华南东西向Ⅰ级基底构造隆起带,控制了钨锡(钼)矿床成矿带的展布;南北向基底构造隆起带控制钨锡(钼)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专属性。东西向与南北向基底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控制了锡钨矿床成矿区的展布。此外,探讨了岩浆房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论述了钨锡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聚矿构造的组合形态标志。  相似文献   

7.
论证超级构造地貌单元与壳幔结构、异常地幔的关系,阐明地壳构造类型与岩石圈动力学的关系。依据岩石圈动力综合分析的观点,建立地壳单元成因类型模式,并论述大洋和大陆边缘构造域的地壳构造单元的成因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庇山-温泉街一带的推覆构造、滑覆构造、断块构造的特征及成因机制,指出温泉街推覆体下、河西陈及湾子街-庙下滑覆体下是找煤的有利块段。  相似文献   

9.
在上沟水利枢纽工程勘察、施工地质实践基础上,利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地貌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对区域构造及演化分析,对坝基主要4组断层成因进行了论述,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试论独山玉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造背景、矿床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分析,论述了独山玉矿床的成因,提出独山玉是一岩浆液矿床,其成矿作用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以及其间的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衡水市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 《华北地质》2006,29(1):76-80
衡水市地裂缝穿越民房、穿过农田,致使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影响到人民生活,以及厂矿生产和安全。该区规模较大的地裂缝截至2002年已发展到14条,遍及冀州、枣强、马朗、阜城、武强、饶阳等地,主要以NE走向为主,均为张性裂缝,分布不均匀,连通性好,平面形态为折线形或羽状,最长者累计长度可达5 km。文章认为地裂缝的分布受当地基础构造控制,由人工过量抽汲地下水诱发形成,提出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作为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裂缝作为一种不良地质作用影响着工程建设.采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物探(高密度电法、地微动探测)、工程地质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对西安高新区云轨工程拟建线路沿线的地裂缝进行专项勘察,查明了拟建线路场地内与线路相交的地裂缝的具体位置、产状、活动性;通过规范法及数值模拟法对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并提出地裂缝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数值模拟研究西安地裂缝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在分析总结西安地缝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对西安地裂缝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4.
地裂缝及其灾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已查明我国 2 6个省市出现具一定规模的地裂缝 1 0 0 3处 ,60 0 0多条。其中 80 %是构造地裂缝 ,它们是地壳浅表层破裂。区域地裂缝与强震区分布一致 ,活跃期也相吻合 ,它们是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不同构造现象 ,区域地裂缝释放地壳应变能远超过同期强震能量释放的总和。作为动力源的地裂缝活动使同期地质体发生位移产生形变场和应力场 ,并通过地基使建筑物结构等失稳失效破坏成灾 ,估算全国地裂缝造成的损失为 91 .2亿元 ,其中华北区损失占 70 %。地裂缝已构成一个新的独立的灾种。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铁四号线沿线地裂缝的灾害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的地质灾害现象。目前西安共发育有14条地裂缝。地铁四号线将穿越13条,给隧道施工造成了诸多考验。文章选取西安市地铁四号线沿线的地裂缝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裂缝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因素和致灾特点、以及相关的评估理论方法。最后针对地裂缝灾害特征以及工程特点提出若干防治措施,对于科学研究地裂缝的灾害特点、合理防治地裂缝的灾害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频繁矿震诱发断层活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裂缝不仅对矿井生产构成威胁。同时对于城市安全、居民生活也构成严重危害。论文根据工程场地岩土体破裂的观点,以辽宁抚顺地裂缝为例,采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矿震引发地裂缝扩展效应探讨。研究认为:地下开采对抚顺地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地表沉陷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运移空间及应力条件。浑河断裂带为抚顺地区地裂缝发育提供了地质构造基础。频繁发生的矿震加剧了地表裂缝的扩展及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城盆地地裂缝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盆地受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裂缝灾害较为发育。文章总结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发育特点,并从地垒-地堑构造运动和断陷带基底活动两方面入手,尝试性地探讨了引发运城地区地裂缝的成因机理。研究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展布特征、形成机理、致灾作用,对于更好地总结和认识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预测与防治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分析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致灾特点及定量评价其经济损失,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4-2006年开展的西安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所取得的成果资料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得出,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的致灾特点具有直接性、三维破坏性、三维空间有限性、渐进性和持久性。采用终值法、影子工程法、统计推断法、重置成本法、建造成本或工程费用法、灾情对比法、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比例法和权重分解法评价得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在1976-2006年造成经济损失为117亿元,其中直接损失71亿元,间接损失46亿元。  相似文献   

19.
先存断裂对抽水沉降及地裂缝活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度抽取地下水对断层构造型地裂缝的加剧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却很复杂,过去的研究多是简单的定性分析,数值模拟和定量计算少有报道。笔者采用比奥(Biot)固结渗流理论和基于A、B面接触判断的库仑滑动和张裂的接触面单元,对抽水作用下地裂缝的活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初步探讨了抽水活动引发和加剧地裂缝活动的机制。结果表明:抽水作用下抽水井周围水平应力场发生近井区挤压、远井区拉张的变化,当拉张区内的拉应力超过土体抗拉强度时将会出现自上而下的张裂缝;先存断裂的存在将影响应力变化的模式,同时由于断裂的软弱性,使得地层容易沿其发生滑动或拉裂,从而加剧地裂缝的活动;先存断裂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具有诱导、隔离和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裂缝是地质灾害中的地面变形灾害之一,是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本文介绍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系统阐述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旨在为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对北京市通州区地裂缝现状进行了说明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选取了灾害发育强度、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三项因子共六个评价指标,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评定地裂缝的危险性等级,并绘制区划图。根据区划的结果,划分地裂缝中度易发区、轻度易发区、微度易发区以及非易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