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甄大超 《地质与勘探》2016,52(1):108-114
以某铷矿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矿床地质勘查资料,研究了矿化域建模技术方案,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化域三维实体模型,并对矿化域进行估值,快速获得了不同边界指标的资源量。与传统手工计算资源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矿化域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准确,其估算的不同边界指标方案的资源量可以用于本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矿化域模型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矿床资源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业指标制定中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工作效率。以某铷矿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矿床地质勘查资料,研究了矿化域建模技术方案,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化域三维实体模型,并对矿化域进行估值,快速获得了不同边界指标的资源量。与传统手工计算资源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矿化域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准确,其估算的不同边界指标方案的资源量可以用于本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矿化域模型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矿床资源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业指标制定中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Voxler平台对安徽马头铜钼矿矿区品位数据建立三维矿化模型,系统研究矿化体在不同边界品位下的空间展布形态,确定矿床的天然边界品位;通过多角度剖切、矿化-岩性耦合模型、三维矿化梯度分析等工作,基本确定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和就位空间,划分出2个主要矿体。通过Voxler软件对矿床矿化数据三维建模及成矿控矿因素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一条快捷仿真模拟矿化体立体空间分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矿体的体积,用部分化验数据的平均品位代替矿块的整体品位,其计算精度很难满足需要.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计算矿体体积能够提高体积计算精度,以空间插值技术对矿体任意空间位置的品位进行估值,有助于提高品位估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于矿体储量计算的混合数据模型(线框块段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剖面数据生成矿体线框模型进而在线框模型基础上生成块段模型的方法.介绍了距离反比法和克立格法的原理,利用距离反比法结合某金矿体数据进行了储量估算,结果表明以线框块段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技术计算矿体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山东乳山金矿床Ⅱ号主矿体参加储量计算的34个钻孔和三个中段的278个样品的金品位进引了统计分析,探讨了金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成矿作用的联系和特高品位的处理问题.据分析统计的结果,显示出该矿体具有对数正态分布和双峰频率分布的特征.因此,可以推断该矿床为两期以上矿化叠加的结果.为了消除储量计算中金品位非正态分布的影响.作者亦提出了对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研究南美洲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基础上,提出利用3DMine软件构建矿化域模型和估算资源量的方法流程。首先创建钻孔数据库,对样品进行基本统计,确定矿化域的边界品位;根据矿化域边界品位值,采用NURBS圆滑工具依次构建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然后通过特异值识别与处理、样品等长组合与变异函数拟合、交叉验证等方法,剔除特高品位,优化块金值、基台值和最大变程等参数;最后采用普通克里格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根据椭球搜索半径的不同划分出控制与推断两类不同级别的资源量,分别进行基于资源类别和品位品级的可视化表达。与传统方法相比,矿化域模型的构建能够直观地反映矿化体的三维形态、资源类别和矿石品级分布,而利用普通克里格法进行资源估算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的可靠程度,为资源量管理和找矿预测提供充分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资源量估算的边界分析与矿化体圈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帮飞 《地质与勘探》2018,54(2):415-425
资源量估算总是在特定的估算域中进行,其边界条件对估值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传统方法采取用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并进行资源量估算的硬边界条件,过于强调了矿床的经济性,而对矿床的地质和地质统计学规律重视不够。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资源量估算域的相关概念及边界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探讨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三维软件进行矿(化)体圈定的基本原则。实践表明,利用软边界约束或圈定矿化体进行品位估计,可能更符合勘查阶段资源量估算的要求,进而降低估算域边界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估值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中一般采用传统的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存在着探矿工程量大、投入高、效率低的缺点。而稀土资源包含17种不同的稀土元素,不同元素精矿的市场价格差别又很大,现有的基于稀土氧化物总量的工业指标难以快速对接实际矿山生产,造成表外矿实际在产、而表内矿不经济可采甚至可能无法利用的反常现象。本文基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特点,借鉴土壤化探样品处理的克里格法,建立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估算的三维模型及其相应评价方法,简称RiRee。该模型和方法不但可以对风化壳中的"样品点"进行体积和品位的估算,而且与市场价格直接关联、可根据每天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确定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进行实现矿体的实时圈定、资源储量的日常更新与矿山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价。运用该模型,作者在赣南、滇西、浙江等地不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开展了典型研究和试点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结果显示,利用克立格法计算的矿体体积与传统手工圈定的块段法相比较,前者计算的结果是合理的,且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的特点。利用自主开发的以克里格法为基础的数字矿山经济评价系统(主要是其中的价格-边界品位敏感性分析模块),动态设置边界品位,灵活圈定不同稀土单元素价格下经济可采的矿体边界,一旦稀土精矿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即可通过软件系统快速修正盈亏平衡点,并随时变更边界品位,动态确定经济可采的矿体的空间范围,为合理布置采矿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尤其是重稀土)的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克里格法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工作中,一般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储量,块段法是将矿体划分为不同厚度的块段投影到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块段的划分、各块段的面积和厚度、品位都会影响储量估算结果。本文以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先期勘探钻孔数据资料,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了该矿床钻孔数据库,建立了矿区内矿体的三维DTM模型;采用克里格法对矿体进行稀土氧化物品位分析,将克里格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与块段法的储量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克里格法计算的矿体体积比块段法增加了11.8%,稀土氧化物储量增加了15%,与实际勘探数据相比较,克里格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合理,且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的特点。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以克里格法为基础的三维数字矿山经济评价系统中价格-边界品位敏感性分析模块,动态设置边界品位,灵活圈定不同价格下经济可采的矿体边界,如当精矿的市场价格从10万元/吨变化为12万元/吨时,通过计算获得了此矿山经济可采矿体的空间扩展范围。基于克里格法的三维估算系统能够帮助矿山选择合理的采矿工程布置,有利于满足矿山动态管理的需要以及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厚度和品位是矿体的主要参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解决某些地质问题时,把两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能使问题更合理、有效地得到解决.通过提出MC参数概念,分析MC参数的特征,讨论了该参数在矿体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或资源/储量检验、估计资源/储量误差及确定合理勘探网度等方面的应用,说明了MC参数对矿床勘探应用的意义,并指出该参数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个旧高松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云南个旧东矿区高松矿田钻孔数据和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为基础,结合中段地质平面图,以控矿条件定性分析和控矿作用定量化为导向,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建立研究区地形、地层、断裂以及矿体的三维模型,提取地质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对矿区矿化分布进行不同方法的品位插值,获得已知矿体的储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中,矿产资源量的估计是矿体定位预测的前提,其中精度最高的方法是体积估计法。文章借助实例分析,对体积估计法的计算程度进行了阐述。以区间概率解析法对矿脉和矿化体在垂向空间的金品位进行分解,解析出其金品位统计分布模型;利用波形分布模型对深部盲区进行预测,对各中段的金品位、矿化体体积、矿石在矿化体中的体积分数进行解析和计算;并利用有效探矿指数进行合理的校正,最后得到近似于地质储量的金矿产资源量,为下一步的矿体定位预测提供定量数据。经计算该矿重点预测区(-290m~-810m标高)预测的有效金矿产资源量为70.28t,经部分工程控制,已获D+E级金储量18t。  相似文献   

12.
建议隐伏矿矿区采用行、排剖面网法布置勘探线和钻孔,利于多方位编制研究性勘探线剖面图,研究和确定深部矿体产状。对隐伏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钼矿333类型资源/储量的圈定与外推分七种情况作了叙述,对米.百分值工程矿体的圈定和外推分五种情况作了叙述。低品位矿应圈定矿体与估算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3.
铜峪铜矿是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1972-1979年勘查探明的一个火山岩型的小型铜矿床,探明铜矿石量1047.88万吨,金属量65064.64吨,平均品位0.62%。共圈铜矿体73条,其中主矿体9条,主矿体储量占总储量77%,矿石量803万吨,金属量49778吨,平均品位0.62%。最大的主矿体7号矿体(盲矿体),矿石量185万吨,金属量13826吨,平均品位0.75%。矿体分布集中,多为扁、鸡窝状,尖灭再现明显,矿体与围岩属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界线,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开发利用发现矿体厚〈3m时,开采贫化率〉50%,无法开采利用(以往勘查最小可采厚度≥0.8m)。根据这一情况,按照最小可采厚度≥3m,重新对主矿体进行了圈定,开采矿体厚度≥3m的矿体或矿体中厚度≥3m的部分,有效的把矿石的贫化率控制在30~35%之间,实现了矿山规模化生产、保证了矿石入选品位。  相似文献   

14.
太白岩体南缘铜(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太白岩体南缘发现了铜(钼)矿,圈出铜矿体2个,铜矿化体1个,钼矿化体5个。铜矿体长度245~445 m,平均厚度2.03~2.81 m,平均Cu品位1.57%~1.67%;钼矿化体长度50 m,厚度2.03~2.81 m,Mo品位0.01%~0.54%。铜钼矿化受岩体岩石、构造及蚀变带的三重控制。总结出了岩体、构造、围岩蚀变、氧化物及硫化物露头是寻找铜钼矿的重要标志。对矿区矿石中辉钼矿采用Re-Os法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模式年龄119.3~123.7 Ma数据,说明本区铜钼矿化形成于燕山晚期。依据矿体与含矿岩体的关系、赋存状态、矿物组分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因素,结合区域上铜钼矿化形成规律,初步认为该矿成因类型可能为与区域性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型。这一结论对在本区寻找与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铜钼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圈定矿体的4项品位指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兆奎 《西北地质》2002,35(3):113-118
阐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圈定矿体和划分不同储量/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圈定矿体的4项品位指标的概念和确定方法。这4项品位指标依次为边界品位、边际品位、经济品位和矿床平均品位。利用前3项品位指标可以分别圈定矿体边界、次边际的资源量、边际经济的储量、经济储量。利用矿床平均品位可以衡量矿床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再论双品位指标圈矿与尚难利用(表外)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工业品位应用和产生条件的分析,揭示了单工程或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文中简称工业品位)并非圈矿指标和储量分类的标准。提出了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普查阶段的矿床最低工业品位是勘查各阶段划分储量类别的标准,质量介于边界品位与单工程或块段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不能成为独立开发对象的储量部分属于表内储量。在现行储量计算方法下,边界品位是合理的圈矿用品位指标  相似文献   

17.
激电中梯测量在晴隆丁头山铅锌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头山是一个老铅锌矿区,2014年贵州省普安罐子窑—水城花嘎铅锌矿整装勘查工作中,在物探方法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开展面积性测量工作。在圈定物探异常的基础上,对重点异常进行了激电测深和不同极距的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在丁头山找矿靶区内,根据物探解译成果布置钻孔进行工程验证,在深部发现新的铅锌矿体,新增了铅锌资源量,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为研究物探手段在老矿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结合前期工作成果,对如何运用物探方法在铅锌区域成矿带中寻找构造控制铅锌矿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老矿山增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敦煌金滩子金矿床系20世纪70年代初,在区调工作中检查古代采矿遗迹时发现,80年代开展过普查,经2014~2015年详查提交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区由梭子山、八卦图和金滩子3个矿段组成。金矿化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加里东晚期石英闪长岩为八卦图和金滩子矿段石英脉型金矿的赋矿岩石,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为梭子山矿段蚀变岩型金矿的赋矿岩石。目前控制主矿体长151~320 m、斜深155~350 m、矿体平均品位7.61×10~(-6)~17.94×10~(-6),矿体延伸较稳定,金品位较高。黄铁矿、褐铁矿、石英、方解石为主要载体矿物。据对金滩子金矿各矿段深部矿化特点及走向上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铜峪铜矿床是火山岩磁黄铁矿黄铁矿型铜矿床,矿体多,矿床规模小,品位低;矿体厚度变化大,矿体与围岩属渐变过渡关系,采矿极易贫化.采用非常规开采,即开拓(直接沿矿体拉底、切割)—形成矿房—在矿房内按一定间距拉槽—最后在矿体下盘施工运输坑道—再按常规开采,有效降低了贫化率,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