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的产生及其内涵,给出了城市湿地的定义: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的总趋势和主要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差距,指出了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构建了城市湿地学的学科框架.这对于湿地科学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17-526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湿地对城市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制约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综合体和水陆复合生态系统,而城市则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成果。湿地为城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核心资源,是城市立地的最优条件。城市自出现以来,沿河流湿地建市便是普遍规律;在近代,城市沿河流推进到滨海湿地区。湿地类型与格局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制约城市景观结构。在河流与滨海或河流、湖泊与滨海等异质湿地结合部,城市因获得最优发展空间而具有高级的发展形态,成为开放性更高的现代国际都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强大的综合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4.
惠州城市发展与西湖风景区建设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类生态环境等论证了惠州西湖风景区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规律性,揭示了当前西湖和城市建设中一些不可Hui避的矛盾和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城市与西湖两者的互惠互利、和谐共存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务之急是要从改善生态环境、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最后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湿地城市”的理念、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可为人类提供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等多种生态服务。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人类对城市湿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近些年,《湿地公约》相继提出了"湿地城市"及其认证标准和工作流程等。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城市化快速增长、城市湿地功能衰退的历史背景,对"湿地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湿地城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开展"湿地城市"认证工作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落实有关生态保护政策,提高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拉活经济;另一方面又可使原有湿地复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空气净化、环境改良。依据“泛绿色设计”规划理念,提出大庆油田湿地公园建设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设计原则等,对大庆油田湿地公园从行为规划、公园景观、服务设施、防洪功能4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拉活经济;另一方面又可使原有湿地复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空气净化、环境改良.依据“泛绿色设计”规划理念,提出大庆油田湿地公园建设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设计原则等,对大庆油田湿地公园从行为规划、公园景观、服务设施、防洪功能4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区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的衔接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贫困县(市),在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孕育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迫切要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内涵和理论框架进行探讨,并剖析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市间产业关联度较低等)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州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其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南沙地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依据功能的重要程度与湿地资源的稀缺性,指出了南沙开发中应加强生态敏感区、红树林生境、水生动物繁殖区与鱼类洄游通道、自然林植被区、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观分布区等重要湿地的保护,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生态环境条件的好坏,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域。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根据最新的野外调查数据,结合该流域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和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变化、土壤盐渍化和植被退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止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韧性是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收缩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与增长相异的一种新现象,呈现出人口等发展要素外流导致总量减少及其效应耦合的综合特征,其是否会对城市韧性产生影响、如何影响,成为城市韧性建设中拟重点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比较归纳分析法,以中国收缩城市最为集中的东北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收缩城市韧性存在明显的“收缩效应”,具体表征出非收缩城市韧性水平明显优于收缩城市、伴随收缩阶段演进韧性在下降的发展特征和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收缩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存在维度异质性和路径传导性:对社会韧性、生态环境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产生收缩正效应,通过“人口外流引致韧性指标人均占有水平得到提升→引致社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立足存量指标的子系统韧性的提升”的传导作用而产生影响;对经济韧性产生收缩负效应且作用最为敏感和显著,通过“人口、资金、工厂企业等发展要素流失及其他耦合效应出现→引致城市发展能力受限、发展效率降低、地方财政受限→造成立足增量指标的城市经济韧性的下降”的传导作用而产生影响;前者属于量的提升,后者属于质的下降。(3)收缩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本质是收缩引致城市G...  相似文献   

13.
管东生 《地理科学》2004,24(1):127-127
20世纪以来,汹涌澎湃的世界城市化潮流深刻改变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它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已经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空间。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城市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城市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领域。科学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合理的城市发展途径。《城市生态环境学》一书正是体现了这一研究方向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藏拉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锋  郑度 《山地学报》2003,21(3):342-347
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因而,生态环境建设也必须辅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制度措施,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拉萨地区正面临着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灌木林破坏、湿地退化等主要环境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本身的作用之外,人口快速增长、经济无序扩张、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草地建设落后,则是造成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社会经济根源。本文在分析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农村地区人口增长、完善草地管理、加快草场建设、实行农牧结合、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等社会、经济和制度方面的措施,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玛曲县湿地环境问题及威胁因素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分析了甘肃省玛曲县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威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中,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组合权重最大,为0.238 7;水源减少和植被退化的环境恶化程度相近,组合权重分别为0.177 2和0.144 2;气候因素中,气温的组合权重显著大于降水量.玛曲县湿地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集中在过度放牧、资金短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等方面;鼠害和沙化加速了湿地退化;虽然人口增长、旅游业发展、小城镇化扩张和道路网络密集的组合权重较小,但它们的潜在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资源、草场资源和耕地资源发展起来),是人地关系作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也是土地利用发生急剧变化且具有特色的区域.揭示本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及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基于大庆市1978、1988、1992、1996和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获取20a来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和各湿地景观类型的时空转移过程,以期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刻画区域湿地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和由此产生的湿地生态安全威胁.结果表明,区域内耕地不断增加,建设用地的扩大,以及湿地盐碱化和草甸化过程,是湿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地利用造成的湿地景观分割、景观破碎和景观迅速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安全、水资源安全和人类健康安全等产生威胁;因而,应根据人类与自然共生原理,对不同湿地进行景观生态的分析、评价、规划和设计,逐步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景观,使其发挥多种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17.
保定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历史是成功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保定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陈怀录  姚致祥  苏芳 《中国沙漠》2005,25(3):356-363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西部正在掀起迅猛的城镇化浪潮,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其城镇化应该有特有的路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产生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但强烈的人类活动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则是引发和加重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西部社会经济条件下,非农化进而城镇化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从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河流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等级,接近“亚健康”状态;准则层的排序权重为状态层指标>压力层指标>响应层指标,说明状态层指标能直观反映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其状态层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658;各河段健康状态与其所对应的城市流域所承受的压力存在着密切联系,城市的建设强度和植被覆盖率因素对姑苏区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向宁 《山地学报》2004,22(5):572-577
通过对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全面深入地调查,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研究,作者从区域稳定性问题、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矿山开采、重大工程活动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安宁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阐明了地质环境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为安宁河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以及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表明:安宁河并不安宁,流域新近构造活动强烈,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多种外动力地质现象极为发育,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加强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