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sPL震相确定海南儋州2.6级地震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海南测震台网记录的2014年7月28日海南儋州2.6级地震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松林岭(SLL)地震台记录到sPL震相,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合成在不同震源深度模型下的理论波形。通过该台记录的实际波形和理论波形拟合对比,确定海南儋州2.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4 k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地震台站波形记录的连续性,编制单台测震数据停记监测软件。通过定时监视地震波形数据库信息变化,实现对记录系统连续情况的定时监视。当记录系统由于网络中断、地震记录软件死机等原因停止时,弹出报警界面并播放报警提示音乐,提醒值勤人员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同时生成断记日志,便于以后的查询核对。  相似文献   

3.
若羌测震台属国家测震台,为了评估该台站背景噪声水平,采用Welch平均周期法,对2009—2019年共11年近5 000条小时波形数据进行功率谱计算,分析异常噪声特征。同时,绘制该台站11年无断记数据概率密度函数图,分析整体噪声水平。分析发现:①若羌测震台受持续增加的人类活动影响,背景噪声水平不断升高;②受气压影响,水平向噪声水平明显高于垂直向;③2017年后,若羌测震台功率谱密度曲线在频率10 Hz附近出现高频异常,应为米兰河水库运行造成的固有干扰。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Jopens系统数字地震台站测震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少记录中断未被及时发现造成的数据丢失,利用VB开发一款监测Jopens数据库数据信息变化软件,能够定时监视地震波形数据库信息变化,针对系统因网络中断、记录软件死机等原因造成的实时数据断记,弹出告警提示,播放报警音乐,并产出断记日志。  相似文献   

5.
对太原台长周期与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79个地震、180张典型震例进行了对比。发现同一地区地震的体波与面波震相(包括长、短周期面波)不同仪器的记录形态有很大差异,长周期仪对各类长、短周期震相均不明显记录。而中长周期仪有时记录不清极远震的初至波Pdif,而对可以明显反映地球分层特征的地核穿透波PKHKP,长周期面波G,两种仪器均有不同记录。实践表明,对有不同频率特征的仪器所记录的地震波形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测震分析的质量及提高测定震源时空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填补测震台网地震震源参数目录常规数据产出方面的空白,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对2021年12月1—31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4.0共6次地震进行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逆断型3次,走滑型2次,未知型1次。   相似文献   

7.
目前,测震台站设备的供电组合方式多种多样,采样率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混杂进了一些干扰信号。文章论述了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在高采样率下不同供电方式对地震波形的记录影响情况。试验表明,供电方式和屏蔽措施的改变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供电设备输出耦合到仪器记录中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牡丹江地震台新增形变、火山测震台网等观测项目,观测数据通过多次中转传回牡丹江地震台.自2007年投入运行以来,多次出现数据断记问题,为减少断记,地震台站优化了观测系统,安装了实时监控软件,系统改进后,断记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9.
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计算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源输出信号的自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输出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不同电源输出信号的噪声特征,量化了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供电输出信号的关联关系。试验证明,供电方式的改变可以为提高波形记录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测震台网部分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选取一段时间的脉冲标定波形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脉冲标定处理结果分析得出地震计工作周期和阻尼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测震台网运行与维护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检测地震计工作状态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定期检测地震记周期和阻尼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震台站地震计运行的工作状...  相似文献   

11.
地震泼由多种频率成份组成,在其传播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滤波作用,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高频成份逐渐被衰减。周期越大的成份传播越远。因此,在地震观测上,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观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使仪器较好地响应,就我国台网而言,短周期仪用于地方震、近震的监测,中长周期仪和长周期仪用于远震,极远震的监测,其中长周期仪偏重于记录极远震。但作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注意到,短周期仪的记录应用于远震,极远震的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短仪资料,将会更加丰富远震、极远震的震相资料。本文以高台地震台的资料为依据,从震中距和震级角度,与中长仪和长仪作比较,对短仪记录远震、极远震的震相及特征作了统计分析与初步探讨,并对新疆地区“影区”地震S波的记录、日本地区地震_PPcP等震相的出现提出了现象的存在,给出了相应的观测结果,以待步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西安地震台记录的2001-2018年13次6级以上极远震为研究对象,依据AK135走时表进行震相分析,总结归纳典型极远震震相记录特征,以期提高震相分析水平和测震分析工作质量,为其他地震台站极远震分析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and results of calculating the increment of macroseismic intensity at seismic stations of Kamchatka. Calculation is based on measurement of the relative level of maximum accelerations of intense earth vibrations in the phase of S-waves of comparatively strong regional earthquakes and the root-mean-square deviation of acceleration in the phase of P-waves of a strong distant earthquake. In the latter case, records of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9.1, which occurred in Japan on March 11, 2011, were used. The Petropavlovsk seismic station was used as the reference station. At the foundation of this station rests on rocky soil composed of siliceous shales. An estimate of the increment for the majority of digital stations is presented. Anomalously high intensity values were noted at a number of stations. The data obtained are used to assess the properties of soil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At several stations, the intensity of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soil vibrations above the intensity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value,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resonant soil layers under these stations. The discrepancy in the incremental intensity estimates from records of intense oscillations from regional earthquakes and from records of a very strong remote earthquake obtained from sensors located in basements of heavy-frame concrete structures is revealed. To avoid distortion in recording ground vibrations, it is desirable to place seismic instruments far from such structur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study can be used for seismic microzoning of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investigated territory.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6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给出了该台网的深远地震震相记录特征,避免了常规分析方法中将深远地震误作浅源地震而带来的定位误差;利用1978年1月~2005年8月的深远地震记录资料,绘制了全球深远地震震中分布图,以作为地震速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红才  金星  王士成  李军 《地震学报》2017,39(2):273-285
以2015年河北昌黎ML4.5地震中测震、强震及烈度仪台站记录到的事件波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挑选的两组观测台站的记录波形以及不同台站的噪声记录特征,获得了烈度仪台站观测记录能力及特点的认识.结果表明:烈度仪台站产出的记录在部分频段 (1—10 Hz) 与传统强震台站、测震台站均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中长周期部分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观测频带 (0.1—10 Hz) 下,由烈度仪台站记录积分得到的速度时程、位移时程也与强震台站、测震台站的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烈度仪台站产出的加速度记录具有一定的可积分性;烈度仪台站记录的噪声水平远超出强震台站和测震台站,基本为仪器自噪声,不包含天然地脉动成分.此外,由于本研究所用的烈度仪采用了16位的A/D转换器,对震相到时的精确拾取产生了不利影响.综上,本文认为烈度仪台站较适用于中强地震的近场观测.   相似文献   

16.
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地球物理仪器之中.其中,无缆地震仪采集站具有重量轻、易搬运的特点,适宜应用于如森林、沼泽、沙漠等地面状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方便地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是未来地震仪发展的方向.本研究研发了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通过分析无缆地震仪的发展方向,确定了采集站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微功耗设计,GPS授时同步与低成本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并设计了基于多项分解的软件滤波器提高24位Σ-ΔADC的动态范围,其低成本、小体积、低功耗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复杂区域下的资源勘探,并可应用于高密度、宽方位等物探新技术当中.  相似文献   

17.
赛来义  魏斌 《内陆地震》1996,10(3):281-285
根据喀什地震台记录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资料,分析和总结了该台记录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不同地区、不同震源深度和不同震级地震的震相特征。对该地震带记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该地震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昌平地震台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昌平地震台地温测点的基本情况及地温正常变化特征。分析了该测点记到的一些地震前的地地温异常变化特征。自1995年以来该测点观测到11次异常,其中有9次与发生在该台附近(300km范围内)的地震相对应,有2次异常没有对应地震。距离该测点较近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趋势下降-回升型;距离该测点较远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跳型,震前异常幅度越大,平静时间越长,未来地震的震级越大,反之则小,以分为间隔的测值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结构及监测能力,台网的功能及技术指标和遥测台技术系统、供电系统、中心系统、避雷系统、中继站、信道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考核运行期间获得的资料,结果表明,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在检测地震能力、动态范围、地震处理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模拟台网,对网内大部分区域及东部网缘区域的地震监控能力可达1.5级,网内地震响应速度小于10min,得出该台风可为地学研究及地震预报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地震资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哈萨克斯坦的5个现代化数字地震台阵中,4个小孔径同心圆结构的IMS简约型台阵建设、维护方便,全方位监测能力强,1个十字型结构中等孔径台阵,因对特定方位敏感,对更远距离已知核试验点监测能力更强。台阵观测场地均处于完整稳定的构造块体,内部岩石迁移性良好,噪声水平低,保证了对远处微弱地震信号的监测及各子台信号的相似性。地震检波器良好的性能,保证了台阵的地震信号记录质量和数据研究基础。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哈萨克斯坦的地震台阵,其选址、布局、仪器、数据传输等台阵建设,为中国地震台阵发展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