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区域均衡发展问题是发展地理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区域均衡发展历程,总结了各时期区域均衡发展的特征,研究指出,中国区域间发展呈现出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演替的状态,每次演进使得社会的发展质量迈进新的台阶,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均衡发展的状态.其次,本文探讨了当前...  相似文献   

2.
以黄河流域66个市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选取34项指标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以高质量发展水平、高质量发展平均增量和平均增速为变量,利用ESDA法分析2000—2020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和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相似市域空间相关,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波动中有所提高,发展趋于均衡。(2)2000—2015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平均增量和平均增速的空间关联较为显著,均呈现出强集聚—弱集聚—较强集聚演变特征,增长状态相似市域彼此邻近;但2015—2020年增长状态相似市域随机分布,空间不相关。(3)高质量发展平均增量和平均增速格局变化较大,高值区均由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转移,高值区数量大于低值区数量,黄河流域高质量整体发展较快。平均增量冷热点区呈现相对分散—集中分布—分散布局的态势,平均增速相似市域由相对分散向集中连片演化,不同等级冷热点圈层分布。(4)发展基础相对较差的区域增长速度较快,城市群仍是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未来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城市群合作模式,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地位显著。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保护黄河的重大国家战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是黄河流域保护的重要一环,加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治理,对维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资源配置不合理,湿地被过度开发,流域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为了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湿地的状况,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简述了黄河流域湿地的现状,重点从黄河流域湿地存在的问题出发,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导,以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为目标,探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模式,提出加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实现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徐丽婷  姚士谋  陈爽  徐羽 《地理科学》2019,39(8):1228-1237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区,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城市间生态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城市生态化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成正比,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生态化水平要显著优于其他城市;城市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3个层面指标上的评价得分具有不平衡性,各城市优劣势有所差异,并且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生态化水平差异大于生态环境层面的差异;对大多数城市而言,经济层面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是主要障碍因子。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应立足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生态化水平,建设高质量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伟  王成金 《地理科学》2020,40(11):1795-1802
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构建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和分享性6个维度的34项具体指标,测度其发展现状及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副省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列;高质量发展整体呈“南高北低”且沿哈大线形成“隆起带”的基本格局;协调性和持续性水平较高的地市集聚于辽中南和哈长经济区,有效性和创新性水平较高的地市主要分布于哈大交通走廊沿线,稳定性和分享性水平高的地市则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将各地市划分为7种类型,对应不同的发展短板和提升重点。  相似文献   

6.
张国俊  王运喆  陈宇  周春山 《地理研究》2022,41(8):2109-2124
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及的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剖析2006—2018年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分异机理。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各维度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2)从空间格局看,总体保持“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但随着中、西部部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空间梯度格局呈减弱趋势。(3)从空间集聚特征看,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集聚态势逐渐增强,集聚类型中HH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HL型出现在各城市群的核心省会城市;LH型主要位于长三角城市群高值集聚地区的周边城市;LL型主要位于成长早期与初级阶段城市群的交界处。(4)从探测因子作用力强度看,“十三五”规划中期各因子作用强度排序为收入水平、人口密度、教育水平、政府调控和投资强度。其中,投资强度作用力于“十二五”时期下滑趋势明显,说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依赖投资驱动的作用减弱。此外,不同发育阶段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也发生变化。(5)针对不同发育阶...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久文  蒋治 《地理学报》2021,76(2):277-294
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的关键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地区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国家制造业中心、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前沿地带、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绿色发展的示范窗口,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将有效带动内陆地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正轨,形成对整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海口市湿地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分析了海口市湿地资源优势,结合海口市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提出了海口市“1+8+3”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即搭建一处生态产业云平台系统,构建八大湿地产业,发展三大地方特色湿地综合产业,并提出了海口市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靶区,构建了基于旅游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品供给、公共服务、产业人才和生态环境等6大维度、4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权重、加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子系统权重、综合性发展以及耦合协调给予研究。结果显示:子系统权重旅游技术创新>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创新产出、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人才规模、生态环境治理、公共信息服务、旅游资源丰富度分别在上述子系统中所占权重也较大。旅游经济发展与产品供给在黄河流域空间格局相似,旅游科技创新与产业人才的空间格局相似。旅游生态环境则与其他子系统差异较大,在黄河流域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分布格局。除四川省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在黄河流域总体呈河段差异性特征,下游省区发展等级较高,中下游省区次之,上游省区多为低等级类型。此外,沿线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主要有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Markov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08—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中部和东部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及东北地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发展最为缓慢。(2)重心迁移速度有所加快,标准差椭圆面积不断缩小,东北方向的缩减趋势最为明显。(3)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空间关联特性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模式以东部地区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的低-低集聚为主。(4)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跨越式转移难以实现,跃迁只发生在相邻等级;高值省份的正向溢出要大于低值省份的负向溢出。(5)规模增长、创新驱动、综合效益和绿色节能的障碍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财政支持、城镇化进程、能源消费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区域系统是开放系统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开发实例,分析了开发是开放性的,以此为根据,对开发西北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西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东北区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和东北区经济发展关系,阐明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对东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云南省为实证区域,建构了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层次聚类的空间叠加法,评价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外围低,交通干线与城镇节点区域高、乡村区域低的特点;且滇中初步形成中心-外围格局,滇东南、滇西与滇南初步形成点状.区域发展潜力与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呈高度正相关,综合评价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3类潜力区域,其发展模式分别为:技术与体制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序化、高效益"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县域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集聚城镇密集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迄今为止,我国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44处,但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体系还相当不健全。笔者就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中的地质公园选址、地质公园范围的界定和地质公园规划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ality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The subjectivity of individuals, the so‐called speakers and hearer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who actually, or even ideally, populate a state, need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enunciative modalities ‐ the statuses, sites, and positions ‐ of their existence as political subjects. Enunciative modalities refer to the ways a discursive practice is attached to bodies in space (Clifford, 2001:56).Governmental thought territorializes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We can analyze the ways in which the idea of a territorially bounded, politically governed nation state under sovereign authority took shape… One can trace anomalous governmental histories of smaller‐scale territories… and one can also think of these [as] spaces of enclosure that governmental thought has imagined and penetrated… how [does it] happen that social thought territorializes itself on the problem of [for example] the slu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ose, 1999:34–36)?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业发展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作为农业大省,面临加入WTO、市场经济、买方市场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育新的农业发展优势,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迫在眉睫。针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韦跃龙 《热带地理》2021,41(5):1073-1095
基于景观资源特色、区域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等,将中国近千处岩溶景观区分为四大类,即岩溶旅游胜地、岩溶旅游经典目的地、岩溶旅游新目的地、岩溶旅游新开发区。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国岩溶景观近70年以来的旅游开发方式。结果表明:1)1950年以来实施并分别取得不同实施效果的主要旅游开发方式有9类38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条件要求,与不同类型岩溶景观的特征/特色相匹配。2)不同或同一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往往具有多种在重要程度、开发效益、发展趋势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旅游开发方式;反之,同一旅游开发方式则可能在不同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的开发中具有不同的实施效果、开发效益和发展趋势。3)总结出特征-利益驱动型无主题分离式开发、特色-科学驱动型主题融合式开发两大开发模式,认为它们均是岩溶旅游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中前者对促进岩溶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则融“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科学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等多位一体的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岩溶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索主题融合式开发的基本流程: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与科学研究分别是“内、外发动机”,以主题为灵魂“发动”衍生出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后期)、反馈等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目标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并获得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菱镁石和斜方云石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9,17(3):63-68
对水菱镁石(3MgCO3.Mg(OH)2.3H2O)和斜方云石(3MgCO3.CaCO3)的开发与应用做了评述。内容包括简史、物化性能和开采加工,以及在氧化镁、重质碱式碳酸镁和镁质阻燃剂制取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复混肥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复混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的开发和应用状况。对利用青海盐湖资源或产品,开发新型复混肥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