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海产动物和烟台海域不同海区的紫贻贝(Mytilusedulis)对重金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于烟台的5种海产经济动物对Cr的富集存在明显差异。底栖的滤食性贝类的富集量远远超自游泳的种类。紫贻贝为理想的海洋重金属Cr污染的指示动物。烟台海域各海区紫贻贝体风Cr含量最高,向国远海区逐渐降低。5种海产动物体内Cr的含量均在食品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3.
基于线粒体DNA的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贝类紫贻贝3个养殖群体(烟台、乳山、东极)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由PCR扩增获得32个体的COⅢ基因750bp的部分序列,其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32个个体共检出18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94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20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5.316,三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东极群体与烟台群体及乳山群体已明显分化,而烟台群体和乳山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4.
厚壳贻贝对重金属的生物积累及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实验生态方法研究了厚壳贻贝对8种常见的重金属生物积累和释放情况,得出了厚壳贻贝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半衰期及生物富集曲线.结果表明:到积累实验结束时,厚壳贻贝对Pb、Zn、Cd、Cr、Ni、As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45.01、79.65、71.67、15.21、7.91、2.45和44.65.以积累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富集系数为基准,厚壳贻贝对这几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Zn〉Cd〉Pb〉Hg〉Ni〉Cr〉As.到释放实验结束时,厚壳贻贝对Cu、Pb、Zn、Cd、Cr、Ni、As和Hg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是43.6、29.1、38.1、31.0、26.5、35.6、127.6、36.1d.以释放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半衰期为基准,厚壳贻贝对这几种重金属的释放速度呈Cr〉Pb〉Cd〉Hg〉Ni〉Zn〉Cu〉As,而且厚壳贻贝是Hg、Pb、Zn和Cd的净积累者.因此,厚壳贻贝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Hg、Pb、Zn和Cd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产动物和烟台海域不同海区的紫贻贝(Mytilus edulis)对重金属(Cr)富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烟台的5种海产经济动物对Cr的富集存在明显差异。底栖的滤食性贝类(紫贻贝M.edulis、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ensis)的富集量远远超过自游泳的种类(中华马鲛Scomberomorussinensis,长额七腕虾Heptacarpuspandaloides)。紫贻贝为理想的海洋重金属Cr污染的指示动物.烟台海域各海区紫贻贝体内Cr含量最高,向边远海区逐渐降低。5种海产动物体内Cr的含量均在食品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石油对紫贻贝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不同发育阶段,对海洋石油污染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本文初步研究了20号轻柴油,对胚胎和早期面盘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染(1.25、2.50mg·L~(-1)),对早期生长率的影响较小;中等浓度(5.00mg·L~(-1))对生长率的影响显著(P<0.05);高浓度污染(10.00mg·L~(-1)),影响极显著(P<0.01)。油污染对早期发育死亡率影响较明显,随着浓度梯度的增加,早期发育阶段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实验过程中发现,石油污染,对紫贻贝担轮幼虫阶段,有较强的致畸效应,而对面盘幼虫阶段的致畸效应,有所下降。随着胚胎不断发育,畸形个体大量死亡,畸形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沿海4个厚壳贻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筛选出13条引物对4个群体120个样品共扩增出192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8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92%,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PPL在81.77%—89.58%之间,H在0.2950—0.2818之间,I在0.4213—0.4447之间,其中福州群体多样性指数最低,温州群体最高。4个群体间GST为0.1519,Nm值范围介于3.0576—5.9714之间,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群体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显示,温州群体和宁德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舟山群体聚类,最后与福州群体聚在一起。表明地理位置较远的群体,遗传距离也较大,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对Cu、Pb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s)、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Cu、Pb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为4.633372.3754;K2为0.05120.0798;BCF为60.76461414.9634;B1/2为8.6913.55。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对重金属Cu、Pb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文蛤对Cu富集能力大于Pb;Cu在文蛤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大于Pb;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Cu、Pb的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的富集动力学研究的,仍需要进一步开展不同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滥用是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及食品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贻贝体内含有丰富的附生菌群,但目前尚不清楚贻贝附生菌群在抗生素残留背景下的动态变化和耐受性特征。为此进行了厚壳贻贝中抗生素耐受细菌多样性研究。将厚壳贻贝暴露于含有青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养殖水体中,之后采用超声法获取含贻贝软体部组织表面附着菌群的超声液,经Zobell 2216E液体培养基培养后,将组织超声液和培养液一并经16S rDNA高通量测序来分析厚壳贻贝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获得的微生物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多重抗生素的处理可以显著下降贻贝体内微生物的OTU数,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经264h恢复养殖后,在门水平上观察到贻贝体内微生物群落可以恢复重建,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韧性。研究结果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宿主相关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特殊抗性微生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绿潮灾害频发,滤食性贝类对浒苔的生物防控是潜在的防控策略之一。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内可控实验,探究了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和紫贻贝(Mytilusedulis)对浒苔微观繁殖体的滤食作用,并在江苏如东紫菜养殖区进行了长牡蛎和紫贻贝离底式平挂养殖试验。室内滤除实验结果表明,牡蛎和贻贝均可有效截留浒苔微观繁殖体,平均截留速率分别为6892和1589ind/(ind·h),部分被截留的颗粒失去萌发活性,有效滤除速率为3980和574ind/(ind·h)。现场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长牡蛎和紫贻贝可在紫菜养殖区生长存活,每天约能滤除水体中63.7万个浒苔微观繁殖体。研究证实了两种贝类对微观繁殖体的有效滤除能力及江苏浅滩进行牡蛎和贻贝养殖的可行性。养殖方式的进一步的优化改进,以及研究江苏浅滩其他滩涂贝类对浒苔的防控潜力,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贻贝(Mytilus edulis)发育早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化学和分光光度技术对贻贝卵、胚胎和早期幼虫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进行了定位和定量研究,以探讨贝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免疫防御机制。组织化学显示,从卵细胞到D型面盘幼虫各个时期都呈ACP和AKP阳性,卵细胞中阳性颗粒较大且分布比较均匀,受精卵中央着色较深,卵裂期核区呈强阳性且大分裂球内阳性颗粒较多,原肠胚和担轮幼虫外层细胞阳性较强,面盘幼虫外套膜边缘膜、内脏团和面盘基部呈强阳性。生化测定ACP和AKP活力,均是卵细胞最低,随着发育酶活力逐步提高,其中ACP活力在受精后和囊胚期明显提高,囊胚期达到最高峰,其后又略有下降;AKP活力在卵裂期、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提高较大,面盘幼虫期酶活力最高。ACP和AKP可能在贻贝的发育早期抵抗病原生物侵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滤过海水中以4×10(-4)mol·L(-1)6-甲氨基C嘌呤(6-DMAP)处理贻贝Mytilusedulis受精卵或胚胎,受精激活后50或120min处理20—30min,分别抑制第一或第二次有丝分裂,以诱导四倍体胚胎。顶荧光显微观察表明,6-DMAP有效地抑制了第一和第二次卵裂。它使细胞核染色质分散,抑制了原核的移动和染色体的分离,并防碍卵裂沟和极叶的形成,从而诱导出四倍体胚胎。对第一次卵裂的抑制产生82.8%的四倍体胚胎;第二次卵裂抑制产生58.6%的四倍体胚胎。由于6-DMAP如此有效,而且价格便宜以及对人体无害,与沿用的化学诱导剂细胞松弛素C.B.相比,它应该可以成为双壳类软体动物染色体操作研究的理想化学诱导剂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 、Cr6 、Cu2 、Zn2 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 、Hg2 、Zn2 、Cr6 ,其对彩虹明樱蛤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554mg/L、0.1099mg/L、2.2605mg/L、19.6277mg/L;Hg2 、Cr6 、Cu2 、Zn2 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彩虹明樱蛤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胁迫下厚壳贻贝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因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且具有降解毒物、抗氧化等作用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分子;厚壳贻贝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是重要的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因此研究厚壳贻贝GST分子及其表达特征,对正确使用其进行海洋环境污染预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厚壳贻贝GST部分序列(Gene Bank序列号为KC176684),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断所得到的GST基因为pi型。鉴于铜和镉是目前海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铜和镉胁迫后GST在厚壳贻贝血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铜(Cu2+浓度为20μg/L)和镉(Cd2+浓度为200μg/L)胁迫均造成GST高水平表达,但最高表达量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别,Cu2+出现在刺激后第10 d,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95倍,Cd2+则出现在第15 d,约为对照组的6.11倍,说明GST参与了厚壳贻贝重金属的解毒过程,且对于不同重金属胁迫的解毒能力稍有不同。鉴于厚壳贻贝GST对重金属刺激的敏感作用,可将其作为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监测的生物指示基因。 相似文献
17.
4 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稚鳖的急性致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日龄中华鳖稚鳖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Hg2+、Cr6+、Cu2+、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Cr6+、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明显滞后于Hg2+、Cu2+;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Cr6+、Zn2+,其对中华鳖稚鳖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98、16.42、28.90和91.88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积死亡概率与重金属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重金属离子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中华鳖稚鳖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种类及其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