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区内高岭土矿形成机理及蚀变矿化组分特点,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将区内高岭土分为硬质地开石、蚀变高岭土和沙质高岭土。通过可选性试验,软质高岭土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精矿,质量符合造纸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德岭  阎珂 《地质实验室》1996,12(2):115-119
白度指标是判断煤系煅烧高岭土产品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以渭北煤系煅烧高岭土为例,对煤系煅烧高岭土白度测定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正确表述煅烧高岭土的白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煅烧高岭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俊峰 《铀矿地质》1998,14(1):58-63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岭土煅烧反应机理和煅烧过程中高岭土的结构变化以及煅烧高岭土在电缆、造纸、涂料、耐火材料及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煅烧高岭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岭土煅烧反应机理和为煅烧过程中高岭土的结构变化以及煅烧高岭土在电缆、造纸、涂料、耐火材料及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全国非金属矿新产品开发研讨会”提出了我国非金属矿新产品开发方向: 高岭土:重点发展造纸级涂料高岭土、煅烧超细高岭土及高纯细粉级高岭土。滑石:发展涂料、塑料、陶瓷、化妆品、医药等多种工业应用的滑石粉,超细滑石粉和无菌滑石粉。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高岭土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声波速度及动力学参数相关关系的室内实验研究,着重探讨了高岭土容重、含水量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它们的关系式。此外还分析了高岭土结构特性对声波速度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吸水倍率大约为1000的高岭土/聚丙烯酸钠盐超吸水性复合材料,在反应液中添加高岭土与单体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降低成本。使用SEM观察了材料的成粒情况,讨论了影响聚高岭土/丙烯酸钠超吸水性复合材料吸水倍率的因素,如高岭土、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的用量,及油水比和中和度。  相似文献   

8.
江西会昌县高岭土矿众多,以往粗放式开采及落后的生产加工工艺,造成资源浪费及矿山效益较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江西会昌县高岭土矿地质特征、采样化验、生产加工试验及开采技术条件,认为该县高岭土矿属风化型砂质高岭土,主要矿化类型为细晶岩型、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矿石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资源量和开发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展高岭土矿调查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宇杰  陈从喜  袁峰 《地球学报》2021,42(5):628-640
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齐全且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前人对高岭土矿床研究、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但缺少对高岭土矿床成矿和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性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全国现有高岭土矿床和地质勘查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且数据比较齐全的521个高岭土矿床,以GIS空间分析为手段,详细研究了中国高岭土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绘制了中国高岭土成矿区带分布图,分析了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空间分析建模和高岭土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以风化型和沉积型为主,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最为重要;高岭土矿床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江西、江苏等6省份;其中风化型高岭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沉积型高岭土矿床以华北地区为主.在找矿方向上,南方易寻找风化残积亚型高岭土,北方宜寻找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趋势,寻找这类矿床可适当往北转移.  相似文献   

10.
华南是我国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重要分布区,但鲜有三叠纪岩浆岩形成的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报道.小坑高岭土矿床是赣南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风化型高岭土矿床,远景资源量超30Mt.本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岭土矿LA-ICPMS锆石和独居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精确限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和岩浆源区.锆石U-Pb法厘定该矿床成矿原岩年龄为231~230Ma.独居石为岩浆成因,其U-Pb年龄为230±1Ma.晚三叠世锆石εHf(t)=-19.9~-1.2,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2228~1198Ma.Hf同位素及1018~987Ma的继承锆石表明小坑矿床成矿原岩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基底物质的熔融,且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小坑高岭土矿床的发现表明华南地区晚三叠世含电气石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可形成优质高岭土,拓展了高岭土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水泥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受粉砂土自身渗透性能、水泥用量、水灰比等因素影响显著,如何在提升其抗渗性能的同时降低水泥用量是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开展不同水泥偏高岭土掺比、初始用水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以及养护龄期条件下的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上述因素对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上述因素及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水泥与偏高岭土掺比为5:1时,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最佳,且该掺比不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的改变而变化;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渗透系数随初始用水量增加呈非线性递增,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发展呈先快后慢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归纳提出了4个关于初始用水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养护龄期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渗透系数经验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水泥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永城煤系高岭土的岩性特征及矿物组分。采用破碎一分级-焙烧工艺,获得了高岭土氏涂料和填料二种产品。通过涂料造纸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剥片高岭土的有机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醋酸钾进行插层形成高岭土—醋酸钾复合体。通过X射线检测,高岭土层间距明显增大。将此复合体通过水洗,除去醋酸钾,高岭土即被剥片。剥片后高岭土粒径变小,但保持了高岭土的基本层状结构。用偶联剂对剥片后高岭土进行有机改性,形成高岭土有机复合物。“有效活化指数”的测定实验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剥片高岭土有机改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徐州陈楼—马庄矿区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陈楼一马庄矿区石盒子组底部高岭土矿层的结构、成分以及矿层与相邻岩层的剖面结构分析,认为该层为一含高岭石矿物为主的含煤岩系型高岭土矿层。矿石的结构、成分及矿层的厚度与分布,表现了明显的不均一性,反映了含煤岩系型高岭土矿床的一般特点以及复杂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5.
苏州阳西高岭土矿床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发成  田煦 《矿物岩石》1990,10(3):96-99
苏州阳西南岭土矿床按成因可分为脉岩型高岭土及溶洞充填型高岭土.高岭土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大,取决于样品的采集部位.在δD—δ~(18)O相关图上,以δ~(18)O=19‰为界,可分为A、B两区.脉岩型的残斑状高岭土氢氧同位素组成位于A区(δ~(18)O<19‰);而溶洞充填型的致密块状高岭土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位于B区(δ~(18)O>19‰).据此可以认为脉岩型高岭土以热液成矿作用为主,溶洞充填型高岭土以风化淋滤作用为主.并分别在成矿后又受到了后期作用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6.
京西煤系高岭土中铁、钛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分析电子显微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京西煤系高岭土中铁、钛物相的赋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京西高岭土精矿中含有少量锐钛矿和微量针铁矿及铁钛混合物相;结构铁是京西煤系高岭土中铁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也含有微量结构钛。四次配位于硅氧四面体中的Fe3 和存在于铝氧八面体中六配位的Fe3 和Fe2 是结构铁的三种占位形式。研究结果对于深化煤系高岭土的矿物学研究和京西煤系高岭土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化学分析、XRD、IR、SEM、TGA/DSC等技术,从矿物学角度对淮北煤系高岭土和苏州高岭土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分别以淮北煤系高岭土和苏州土为载体合成了FC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系高岭土相对于苏州土具有Fe2O3、TiO2等杂质含量高,结晶有序度低,粒度分布范围较宽,微观形貌以片状为主等特点;以淮北煤系高岭土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HC-1)的理化性能及石油裂化性能与对比样(SC-1)相当,可以满足FCC催化剂质量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贵州高岭土的物质成分和热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子顺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贵阳、遵义和修文等地高岭土的物质成分和热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高岭土的化学和矿物成分、颜色形成机理和白度,说明高岭土样品中含有铁和钛,并研究了它们对高岭土白度的影响 。不同地区高岭土样品的结构、形态、白度和颜色是不同的。高岭土中铁和钛存在的形式对其白度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测定了高岭土的热物理特性,发现了贵州高岭土具有小的热膨 胀系数和高的发射率,它的相变产物是莫来石和方英石。  相似文献   

19.
高岭土/吡啶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华  李学强  孟祥庆 《矿物学报》2003,23(3):216-220
以高岭土/甲醇插层复合物作为中间体,用“取代法”制备了高岭土/吡啶插层复合物,产物用X射线粉晶衍射、热分析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在保持吡啶润湿的条件下,高岭土的层间距增加到1.22nm。吡啶的插层率达到了90.20%。高岭土/吡啶插层复合物不稳定,干燥后其层间距减少到0.86nm。高岭土/吡啶插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吡啶分子与高岭土的内表面羟基形成了氢键。吡啶分子在高岭土层间可能以垂直于高岭土层片的方式排列,且氮原子面对八面体层片。  相似文献   

20.
苏州高岭土矿主要由高岭石、7埃洛石、10埃洛石及少量绢云母、蒙脱石、明矾石、三水铝石组成。高岭土矿物形成后因外界地化条件改变发生了以下转变:(1)埃洛石脱水向高岭石转化;(2)次生淋滤埃洛石形成;(3)埃洛石和三水铝石之间的互相转化;(4)Ca型蒙脱石形成;(5)高岭土的磷酸盐化作用;(6)次生淋滤明矾石的形成。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和共生关系可将矿物形成分为主要成矿期和成矿期后演化两个阶段。矿物的后期演化使优质高岭土进一步富集,改造,形成量大质优的高岭土矿。同时,非高岭土矿物的生成又使部分矿石质量变差,降低了矿石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