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90年代以来,江西省出现的4次“凉夏”年份7~8月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江西省双季水稻和棉花产量的影响。发现“凉夏”对江西省双季水稻和棉花产量利多弊少,提出了“凉夏”年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10日,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1924年10月10日,蔡元培、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一批仁人志士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以“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  相似文献   

3.
徐玉祥 《气象》1978,4(12):17-17
从广义上讲,“韵律”可以看做相距一定时间间隔的前后两种天气现象或前期多种天气现象与后期某个天气现象之间的联系。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两点个人看法。 扶风地区流传着“九九有雪,伏伏有雨”、“行得春风有秋雨”、“初雷120天”、“冬暖春雨少、冬暖春霜迟”等谚语。这些谚语,个人理解其内涵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韵律关系的多样性,以上4条谚语就提示出180天、150天、120天、90天等不同时间间隔的韵律;其二是  相似文献   

4.
0601强台风"珍珠"北翘路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5,他引:1  
应用日本JMA数值产品的低层风场资料,对0601强台风“珍珠”近90°北翘的移动路径进行分析。在弱的引导气流形势下,台风中低层风场不对称分布变化,显示其将西行减速、停滞和近90°北翘,中低层风场不对称分布是由冷空气、越赤道气流和热带气旋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2007年超强台风“罗莎”移动复杂多变。对MICAPS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中尺度站网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罗莎”登陆前出现的台湾东部打转、2次北折等异常,主要是副高的不稳定导致引导气流变化、台湾岛地形效应造成的;登陆后移动迟缓、多90°折向,主要与强度减弱缓慢、低层鞍型场、山区地形和冷空气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GRAPES模式模拟强台风“珍珠”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213L30模式产品及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GRAPES数值预报模式对强台风“珍珠”(0601)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GRAPES模式对“珍珠”的加强、移动路径和产生的暴雨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尤其是对“珍珠”南海西行突然顺转90°折向北行异常路径的预报较为理想,且登陆点预报准确。通过对形势场(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物理量场(温度、涡度、垂直速度、散度)、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认为“珍珠”路径的转折变化与副热带高压的东撤南退、冷空气的变化、越赤道气流的变化、台风的非对称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降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位于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低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八个小区,分别是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藏南谷地区、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藏北高原区、川西高原北部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年降水表现出强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外,其余各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5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秋季降水的线性趋势趋近于零且没有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呈减少趋势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1986和1996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多,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少;除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及青海东北部区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乜虹  季军 《青海气象》2005,(2):58-58
谈起“臭氧”,人们不由得与“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等话题联系在一起。大家都知道,在大气层上部(10~50km高度),集中了近乎80~90%的臭氧,尽管它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过量的紫外辐射,对人类和地表生物的生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臭氧却是一种危险的污染物,其浓度增加将直接危害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豪然  梁玲 《四川气象》2013,(4):1-7,15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降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位于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低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八个小区,分别是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藏南谷地区、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藏北高原区、川西高原北部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年降水表现出强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外,其余各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5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秋季降水的线性趋势趋近于零且没有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呈减少趋势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1986和1996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多,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少;除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及青海东北部区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讨论审议了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提出了90年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都在认真传达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并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国民经  相似文献   

11.
1.前言瑞典气象水文研究所为改进未来天气预报服务提出了一项叫作“业务气象资料系统计划”(PROMIS-90)的建议。在PROMIS-90中,计划将全国分为6个区域,由各区域中心负责本区域的短期预报(0—18小时),并重视进一步使用自动气象站和遥感技术。本文重点讲述天气雷达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退模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了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风场信息进行预处理的“K-邻域频数法”,该方法物理统计意义比较明确,能够有效地处理风场信息中的“噪声”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径向的速度扩展算法,并提出了“双径向-双切向”的方法, 其效果与美国WSR-88D。NSSL和FSL的算法相当。该文还设计了一个界面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方法,可以达到约90%以上的速度扩展正确率,是对传统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极大改进。  相似文献   

13.
我区农业气候区划(下称区划)工作总的情况是:进展比较快,质量比较好,成果应用初见成效。全区86个县、市、除两个市外,全部开展了调查和区划工作、到83年2月底止,完成区划报告有77个县、市占90%。各地、县农业气候区划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克服了过去“以粮为纲,以稻唯一”的单一观点,而是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认真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的方针作为指导思想。因此,专题农业气候分析内容比较全  相似文献   

14.
准确识别云对提升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阈值法和聚类法很难找出统一通用的阈值标准和方法,随着机器学习在云分类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分类速度和分类精度上都有了明显提升。本实验对风云二号G星的红外云图进行预处理并构建卫星云图样本库,通过提取云图纹理特征再结合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和XGBoost分类器实现了对“晴空”、“层积云或高积云”、“积雨云”、“密层云”和“卷层云”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①三种分类器对该实验云分类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RF(62.5%)>XGBoost(61.7%)>SVM(60.0%);②三种分类器对“层积云或高积云”的分类都最好且稳定,平均分类精度均达到了90%以上,最高为91.5%;③SVM对密层云(67.9%)、RF对卷层云(68.9%)、XGboost对晴空(68.3%)的分类效果次之,平均分类精度均达67%以上。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近50年高温闷热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郑州1951~2002年气温资料,统计了郑州市各级高温及闷热天气,并与邻近城市及“三大火炉”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郑州夏季平均气温演变呈增高趋势,增温幅度大于周边城市,尤其90年代以来高温闷热天气日明显增多,但闷热日数及闷热程度仍不及“三大火炉”城市。  相似文献   

16.
1. 1983年5月6日上午六时,浙江省鄞县球山公社等地突然降了一场“红雨”,雨到之处.“血迹斑斑”。 2.过了五天,即5月11日下午,河南省桐柏县彭庄大队又降了一场“蛙雨”,遍地是随雨落下的幼蛙,最多处每平米竞有蛙90——110只!人们惊恐万分。3.据记载,全世界每百年约有20多次“红雨”,而“蛙雨”也不罕见,1960年8月1日在法国的土伦地区就发生过。 6.由此可见,“蛙雨”则是由龙卷风将多蛙池塘中的水和蛙吸到空中,再输送别处降下来,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奥秘。 4。为什么会出现怪雨呢?首先足由于去年太阳热能在地球表面分配不均而影响大气环流,出现…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自1988年以来,有偿气象服务工作年年登上新台阶,并实现了两次大飞跃。该市局在开拓“气象科技市场”方面的主要特点是:1.无合同,靠信誉,以信誉赢得用户。2.用户非国营。在发展的气象用户中,有90%以上是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而且,这些气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90个气象站年平均地面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和地面太阳辐射数据,分析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变暗”和“变亮”时期中国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SSR)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暗”时期,年平均地面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的差别较大,日最高温度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日最低温度先平缓变化后快速上升,日最低温度的上升速率始终大于日最高温度,且两者变化速率之差>0.3℃·(10 a)-1.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中高纬度地区(35°N以北)增温(或保温)的趋势更强,这与该地区SSR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一致.在全球“变亮”时期,年平均地面日最低温度继续上升,相对于“变暗”时期升温速率变化不大;而年平均日最高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此时年平均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的升温速率趋于一致.年平均日最高温度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低纬度(35°N以南)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中高纬度,这与中低纬度SSR上升而中高纬度SSR下降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年平均日最低温度没有表现出这种南北差异,与SSR变化也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SSR开始上升,但目前SSR仍未恢复到“变暗”初期(60年代)的水平,而当前地面日最高和日最低温度已远高于“变暗”初期.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风起的尘埃、燃料的燃烧、某些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等等,致使空气中粉尘、硫化物、碳化物及光化学烟雾等成分的浓度增加,以至影响人类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早在1930年,比利时就出现过“马斯河谷事件”。马斯河谷,长24公里,西岸为90米高的山丘,从于伊到  相似文献   

20.
3月23日省气象、环保部门在蓉开展了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气”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气象、环保专家们在省科协举行了报告会,指出由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和人类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活动,已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碳、臭氧等比90年前增加了53%,从而严重地污染了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