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泥炭资源比较丰富,约有270亿吨。目前,泥炭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了有计划地开采和合理利用泥炭资源,近几年来,煤炭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泥炭资源考察和质量评价。煤炭部综合利用局于1981年4月1日至5日,在长春召开了泥炭资源考察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1980年6月29日至7月29日,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泥炭资源考察组访问芬兰,受到了芬兰国家地质研究所和有关研究机构、大学、工厂、农场的热情接待。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晚更新世末冰川退却时残留下来的冰碛湖和洼地以及冷湿的气候,为沼泽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国泥炭沼泽面积达974.2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2%。泥炭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3.
1981年6月8日至12日,联合国和芬兰政府合作在赫尔辛基召开了发展中国家泥炭能源利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十九个国家(阿根廷、孟加拉、巴西、布隆迪、几内亚、圭亚那、牙买加、巴拉圭、秘鲁、菲律宾、卢旺达、塞内加尔、扎伊尔、中国、瑞典、爱尔兰、苏联、美国、芬兰)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代表共60人。  相似文献   

4.
1994年8月9日至11日,在长春召开湿地环境与泥炭地利用国际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国际泥炭学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赞助.来自日本、爱沙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芬兰、爱尔兰和美国等国外专家26人,国内来自科研、大专院校、煤炭部、各地环保部门和生产单位等专家80人,共计106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泥炭学会(International Peat Society)和芬兰泥炭地学会(Finnish Peatland Society)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泥炭大会”(International Peat Congress),将于2004年6月6-11日在芬兰坦佩雷(Tampere,Finland)召开。组委会主席:第一届国际泥炭协会副主席Markku Makela教授。会议地点:芬兰坦佩雷市坦佩雷大厦(Tampere Hall)。大会主题:①泥炭地地层学、泥炭地调查与保护:泥炭与沼泽(mire)分类;沼泽调查和泥炭资源;沼泽保护;碳循环;沼泽生态学:古生态学:泥炭地层学:地质学:水文与生物多样性。②泥炭和泥炭地的工业利用:泥炭采集(harvest)与处理;泥炭产品;  相似文献   

6.
国际泥炭学会(IPS)第四和第二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5日在苏联明斯克举行。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泥炭的性质及其利用前景。参加会议的有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捷克、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芬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爱尔兰、荷兰、挪威、波兰、瑞典等128位科学家和泥炭工作者以及苏联代表148人。国际泥炭学会第四专业委员会的讨论内容是:泥炭和腐泥的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特性;生理活性物质;生长刺激素;医药制剂及有关物质的生产和应用。第二专业委员会讨论内容是:为了工业、农业以及园艺等目的,关于泥炭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泥炭学会(IPS)主持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泥炭会议,于1980年8月17至23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德鲁斯市举行。与会者共有77个国家500多名代表。我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了这个会议,并以集体会员名义加入该学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泥炭地在众多的有限资源——能源、食品、纤维材料和自然区中的作用”。会议根据所提交的151篇论文、分成四个专业委员会宣读。即泥炭地的  相似文献   

8.
《湿地科学》2004,2(1):9-9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由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湿地国际、甘肃省林业厅和全球环境中心(GEC)共同主办、甘肃省林业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局负责承办的“泥炭地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研讨会”将于2 0 0 4年7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主要议题:①泥炭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与面临的威胁;②持续利用泥炭地资源和社区生活的选择;③泥炭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对策和技术;④泥炭地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等。2 会议议程:①7月7日至9日研讨会,每天2个主题,每个主题由特约发言人主讲后进行会议研…  相似文献   

9.
华北平原与长江下游平原泥炭地的类型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6—1978年我们对华北平原与长江下游平原的泥炭资源进行了考察与勘探,这个地区泥炭的分布比较普遍,泥炭地的类型、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等,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通过泥炭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本区的泥炭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泥炭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炭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1975~1977年间,我们对吉林省的泥炭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对大量泥炭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植物残体、孢子花粉分析与同位素C~(14)年代测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该省泥炭的分布、分区、形成时期、特性与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国泥炭资源调查的基础上(1983~1985年),结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泥炭调查的成果,根据泥炭的蕴藏形式、泥炭地有机碳的丰富度、泥炭地有机碳集中分布区的地貌单元和区域位置,将泥炭地有机碳按照埋藏类型和储量划分成3类(埋藏类、裸露类和裸露与埋藏兼有类)、5型(极丰富型、丰富型、较丰富型、贫乏型和极贫乏型)和31个分布区。中国泥炭地的蕴藏类型主要为裸露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高原以及东北地区的山地丘陵,包括5型12个分布区;其次是埋藏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沿海平原,包括4型14个分布区;裸露与埋藏兼有类泥炭地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晋北张北地区,仅包括4型5个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泥炭性质及发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泥炭资源比较丰富。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濒滨海大陆架,西至西藏高原,泥炭分布广而零散,且裸露泥炭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云贵高原西部、新疆的博斯腾湖滨以及西藏高原南部;埋藏泥炭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华中与华南的低山丘陵、云贵高原等地。本文根据一些泥炭矿点的考察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我国泥炭的组成、特性以及全新世以来泥炭的形成和发育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湿地国际网站2015年12月1日消息,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湿地公约(Ramsar)和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发布了一份全球泥炭地热点地图,倡议保护泥炭地、减少碳排放。该地图上标出了那些最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的泥炭地,这些地方因排水和退化导致的碳排放速度惊人。发布泥炭地热点地图标志着全球泥炭地在线地图工作的启动。在湿地国际的配合下,全球  相似文献   

14.
泥炭地植物残体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用于恢复古植被、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要生物代用指标。主要概述了泥炭地植物残体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古植物、古环境、测年及泥炭沼泽管理和恢复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植物残体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泥炭地植物残体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残体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学术交流计划,笔者应邀于1982年11月2日至12月3日到东京、仙台、扎幌、名古屋、广岛和京都等地讲学访问。在逗留日本期间访问了六所大学地理系,11个有关研究所,参观了8个生产单位,此外在各地还作了内容丰富的野外考察,从而增长了有关日本地理方面的感性认识。现仅就在北海道访问期间看到和接触到有关北海道国土开发和整治,泥炭地开发利用的见闻作一简要报导。北海道是日本列岛最北的一个大岛;全岛总面积约83500多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22%,该岛地处中温带,除内陆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外,其他地区都属海洋性气候。从纬度上看相当于我国东北哈尔滨到沈阳间,但气温要比我国同纬度高,由于受冷、暖  相似文献   

16.
泥炭地炭屑记录作为火演化的代用指标已经被广泛认可,可以用于反演历史时期火事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泥炭地炭屑记录进行火事件以及人类活动效应研究的进展;总结了泥炭地炭屑作为火事件代用指标的独特优势,指出泥炭是探讨气候变化、植被类型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良好载体;针对目前泥炭地炭屑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今后泥炭地炭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地形复杂多样,泥炭资源分布也不均衡,根据泥炭的堆积强度,概括了全球泥炭的6个堆积带:①极地弱度泥炭堆积带;②中纬度弱度泥炭堆积带;③山地弱度泥炭堆积带;④热带和亚热带弱度泥炭堆积带;⑤温带强度泥炭堆积带;⑥潮湿热带强度泥炭堆积带.根据泥炭的地表形态,划分了以下主要泥炭地类型:苔原多边形泥炭地、冻结的丘状泥炭地、高低位镶嵌的泥炭地、毯状披盖式泥炭地、凸起的贫营养泥炭地和平坦的富营养泥炭地;论述了主要泥炭地类型的分布以及每类泥炭地的特点和赋存特征;总结了估算全球泥炭地面积的研究进展.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大尺度泥炭地面积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未来精确估算泥炭地面积的方法及泥炭地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泥炭资源总面积约为400km2,有机碳储量约为4.396×l07t.在对吉林省泥炭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吉林省泥炭资源的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泥炭资源所面临的威胁,这些威胁主要包括泥炭地补水机制遭到破坏、泥炭地面积减少和泥炭地退化等;从加强泥炭地保护体系建设、维护泥炭地补水机制、加强泥炭地恢复和强化泥炭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吉林省泥炭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以期为吉林省泥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涵  吴林  薛丹  刘雪飞  洪柳  牟利  李小玲 《湿地科学》2020,18(3):266-274
泥炭藓泥炭沼泽多分布于冷湿的寒温带地区;亚热带亚高山地区降水充足,气温相对较低,部分山间洼地也发育有泥炭藓泥炭沼泽,分布在亚热带的泥炭藓泥炭沼泽更为珍稀。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对湖北省恩施市太山庙林场泥炭藓泥炭沼泽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有22处泥炭藓泥炭沼泽,其泥炭层厚50~110 cm,呈斑块状分布在地势低洼处,总面积为39.59 hm2;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全年水位在-17.65~-0.34 cm之间波动;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0~50 cm深度土壤的pH为3.92~4.30,土壤的酸性较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和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在减小;0~5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质量比为246.51~283.30 g/kg,可溶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33.97~77.64 mg/L,全氮质量比为8.19~12.71 g/kg,碱解氮质量比为436.22~741.35 mg/kg;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共有植物33科42属52种;优势植物主要为杜鹃花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苔藓层的植物盖度分别为(75±16)%、(46±18)%和(92±8)%;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为1.83 kg/m2,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苔藓层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为(0.42±0.13) kg/m2、(0.032±0.015) kg/m2和(1.38±0.42) kg/m2。  相似文献   

20.
以长白山白江河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10日、7月4日、8月4日、9月7日和10月12日,在天然泥炭沼泽和排水泥炭沼泽(指经过排水的泥炭沼泽)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3种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和2种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土样的理化指标,分析天然和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天然泥炭沼泽;天然泥炭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质量比为344.57~405.84 g/kg,其比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大25%左右;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略大于天然泥炭沼泽;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中的β-1,4-葡萄糖苷酶和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分别为0.83×10~3~1.56×10~3nmol/(g·h)和0.26×10~3~0.38×10~3nmol/(g·h),其显著低于天然泥炭沼泽;排水泥炭沼泽土壤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为1.49×10~3~8.28×10~3nmol/(g·h),9月7日和10月12日其低于天然泥炭沼泽;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中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天然泥炭沼泽;天然泥炭沼泽表层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排水泥炭沼泽表层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中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