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秦岭东段主要金红石矿床赋矿层位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及对矿源层形成时的构造环境的分析 ,划分出 4种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中元古代以来 ,本区地壳处于强烈的陆 洋壳演化分异阶段 ,在北秦岭宽坪小洋盆、桐柏 大别古陆形成了与幔源成因有关的矿源层 ;在杨子地块北缘的被动陆缘拉张海盆形成了与沉积有关的矿源层。晚古生代以来 ,本区处于陆壳演化阶段 ,成矿构造环境为陆缘裂陷海槽环境 ,矿源层的形成与壳源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2.
石准立  张永利 《现代地质》1992,6(4):444-457
作者以野外工作为基础,通过对本区侵入体侵入顺序的确定,结合岩浆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将鄂东南—赣西北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划分为9个单元、4个超单元。主要根据岩浆岩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将本区内生成矿作用划分为8个成矿阶段并查明了其与岩浆岩单元的时间、空间关系。依据控制成矿作用的岩浆物质同源性,建立了与超单元相对应的5个成矿亚系列。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提出了本区导岩构造的演化控制了不同构造阶段岩浆岩单元的空间分布,从而总结和阐明了受本区岩浆侵入所控制的铁、铜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完达山地区大地构造认识进行了新的探讨。该区在大陆边缘裂谷的演化及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叠加过程中,孕育着铜金矿产的成矿作用。本区铜金矿产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发和喷气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完达山区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的分折,提出了该区铜金矿产新的成矿作用方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区地处欧亚板块东缘、横跨太平洋构造带北段第二和第三隆起带及其间的松辽沉降带。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大陆的俯冲作用,使本区成为活动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岩浆活动强烈(图1),与之有关的矿产十分丰富。按本区中生代构造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侏罗纪陆缘造山带、裂谷系形成阶段与白垩纪陆缘裂谷形成阶段,新生代  相似文献   

5.
米仓山地区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子板块北缘自晚太古代至早震旦世,先后经历了地壳演化早期、沟-弧-盆和大陆裂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晋宁期及澄江期;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期次的岩浆岩在岩浆性质、活动方式和规模等方面有较大差别,各具特色。本文论述了各个时期岩浆活动特点、岩石成因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充分肯定了澄江期裂谷型岩浆岩在本区岩浆活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这对进一步研究和重新认识扬子板块北缘地质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闽西南地区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西南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域向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域转换的典型地区,区内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构造单元格局和多种成岩成矿环境。多期多阶段火山侵入岩浆作用为矿集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热液活动条件和深部热源基础。笔者总结了研究区矿床时空演化规律、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构造环境的关系,指出复杂多变的构造环境造成了本区矿床具多时代、多层位、多矿种、多成因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溯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纵观我国以至全球的大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一个造山带往往经历了古大陆裂解、洋陆转换、陆块拼合-碰撞、陆内伸展-盆山耦合和新构造隆升(陆内造山)等众多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这些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和不同的构造环境均有特定火山岩浆作用与这相伴。因此,可以根据造山带形成、演化不同阶段火山岩浆作用的特点来重溯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进而从更大尺度上加以对比,探索全球动力学乃至比较行星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对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这些问题包括:板块内部火山岩浆活动、离散板块边界上的火山岩浆活动、会聚板块边缘的火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亚天山—帕米尔地区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天山—帕米尔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跨古亚洲、特提斯两大全球性构造域,是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卡拉库姆—塔里木、中伊朗—冈底斯、印度四大古板块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自中新太古代(或古元古代)以来分为5大演化阶段:1太古宙—古元古代演化阶段,本区古陆可能是组成Pangea-Ⅳ泛大陆的一部分;2长城纪—青白口纪泛大陆裂解事件导致了西昆仑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新元古代超大陆汇聚形成阶段,中天山地区广泛沉积了一套文德系含炭质岩系,形成金的矿源层,为后期大规模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3新元古代超大陆裂解及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岩浆活动强烈深部壳幔物质交换频繁,尤其是晚泥盆世—早中二叠世碰撞后伸展期,是区内最重要的成矿期;4研究区工作程度低(部分地区为空白区),特提斯洋演化阶段矿床发现较少,但找矿潜力巨大;5欧亚大陆形成后的后造山阶段,伴随着造山带强烈的挤压、褶皱、抬升、走滑、推覆等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形成了一系列与韧性剪切构造有关的金矿化,以及与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铁、铜、多金属、锂铍(铌钽)、钨、锡、钼等矿产。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北缘兴地断裂地质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地断裂位于塔里木盆里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是本区主干断裂之一,它以规模大,埋藏深、活动时间漫长、线性特征明显、变形复杂为特征,对本区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本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研究它的地质特与发展演化,对认为本区的区域构造,进行本区的矿产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分布较多 ,产出较为集中 ,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本区是我国地质历史演化最久 ,又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构造 -岩浆活动的叠加 ,因而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性、多样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等特点。本区金矿床主要产在绿岩带构造 -岩浆活动的有利部位 ,统称绿岩带型金矿床 ,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两类 ,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 ,其中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分布较广 ,规模较大 ,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由于区内发育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构造 -岩浆活动 ,因而在一个金矿床密集区内 ,有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 ,分别产出初生型和再生型热液金矿床 ,这是指导找矿的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雄伟版图的东北部,属于兴蒙造山带的东延部分。本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期次、多阶段岩浆活动,其中尤以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分布最为广泛,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构造地质背景入手结合锆石同位素测年资料探讨该区中生代岩浆岩和岩浆作用。研究本区中生代岩浆岩及其岩浆作用有助于我们还原其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并掌握其地质演化发展规律,为该区科研及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江汉平原地区东部区域构造格架与局部构造样式及其构造演化,指出该地区中古生界以发育挤压性构造为主,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纵向叠置的结构特征。全区分为南部江南-雪峰滑脱推覆构造带、中部对冲(背冲)构造带、北部秦岭大别推覆构造带三个主体构造带。多期次构造变形变位及岩浆活动作用,发育了挤压构造、压扭走滑构造、刺穿和隐刺穿构造、张性构造四类基本构造样式。一般认为震旦纪至早、中三叠世本区及中扬子区经历了两期板块汇聚、增生、裂解、俯冲、陆内碰撞造山的构造旋回;之后经历了晚三叠世前陆斜坡演化阶段;侏罗纪末期陆内造山、挤压褶皱演化阶段;侏罗纪后-早白垩世剥蚀夷平、岩浆岩活动改造演化阶段;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负反转、断陷演化阶段;新近纪构造体制再次正反转、区域挤压抬升演化阶段。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多种原型盆地改造叠加使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的构造格局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4.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类型分布和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分布较多,产出较为集中,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本区是我国地质历史演化最久,又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因而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性、多样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等特点。本区金矿床主要产在绿岩带构造-岩浆活动的有利部位,统称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型金矿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两类,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其中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分布较广,规模较大,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由于区内发育多期、多阶段的成矿构造-岩浆活动,因而在一个金矿床密集区内,有时不同的构造部位,分别产出初生型和再生型热液金矿床,这是指导找矿的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内的中元古代魏家沟岩群原岩为一套碳酸盐岩、陆缘碎屑岩及火山岩建造,形成于大陆裂谷-活动大陆边缘阶段,并于1036 Ma左右遭受变质变形.通过岩浆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判别,研究区中元古代岩浆活动贯穿于板块碰撞前、同碰撞及碰撞后.伴随着造山带的演化,本区中元古代经历了3期韧性变形,分别形成于大陆裂谷、活动大陆边缘及碰撞造山阶段.通过上述研究,确定了本区中元古代造山带的存在,并经历了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地质演化过程,证实了格林维尔造山运动在华北板块北缘的存在和对中元古代末期Rodinia超大陆拼合的响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辽吉朝褶皱带古元古宙岩浆核杂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为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有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赣东北地区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并整理赣东北及邻区岩浆岩年龄数据200多个,在综合、分析大量地质资料与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较全面地总结本区中元古代以来的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本区古元古代及更早时期的岩浆活动确切记录很少,反映出赣东北地区可能没有古老的陆壳。中—新元古代丰富多彩的岩浆活动,记录了江南造山带在扬子板块东南缘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本区古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总体来说不强烈,主要发育在一些海西印—支期的断裂拗陷带,并且伴随与海底火山活动—热水沉积相关的成矿作用。中生代尤其燕山期是赣东北地区岩浆活动较强烈的一个时期,以德兴铜厂—富家坞花岗闪长斑岩和银山潜火山岩为代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典型代表;本区在白垩纪处于拉张伸展的构造环境,发育双峰式岩浆岩建造。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不强,仅在一些张裂带有少量岩浆活动。本文还结合近期工作,对一些争议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嵩县石门铷矿赋存于印支期碱性正长岩体中,岩体中主要成分为钾长石,印支期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重要时期,岩浆活动为本区铷矿、稀土元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后经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使岩体中的铷部分活化、富集,而形成本区铷矿床。通过对本区岩体成分、矿体矿物成分等基本特征的研究,认为在本区周边及河南省的方城和安阳等地存在类似的岩体,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对碱性岩体的研究及找矿。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特殊交汇部位,横跨祁连造山带东段、西秦岭造山带和阿尼玛卿造山带,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历次构造热事件,不仅为本区各类内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还带来了地壳深浅各部的矿源。通过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演化及热液蚀变特征进行研究,查明矿化特征,分析成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可有效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