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锦旗南部饲草免耕种植及其优化配置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6年在内蒙古杭锦旗浩饶柴达木苏木所进行的饲用玉米免耕种植与牧草栽培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人工饲草免耕种植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时,结合牧草饲喂试验,分析了各饲草品种对家畜的营养满足度,建立了人工饲草种植的优化配置公式,初步得出杭锦旗南部结合免耕种植,进行人工饲草种植的面积配置比例,对当地发展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2012年六盘水市烤烟种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指标,采用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中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区范围、人工催化后最大增雨量及有效增雨量、直接经济效益估算法作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价的方法,并以2012年5月9日和6月6日共两次人工增雨作业为例,进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取得7 140万元最大经济效益,672万元的有效经济效益,增加有效水量约为0.224亿t,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主要烟区的旱情,为六盘水市烤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烤烟种植面积8 764.93 hm2,收购烟叶29.75万担,上等烟比例为44.93%,中等以上烟叶比例为92.07%,取得总产值2.99亿元的经济效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简单易懂,适宜基层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的专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江苏省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区农户和专家的投入产出,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IPCC推荐的温室气体估算方法评估比较了3种种植方式(人工插秧、机械插秧和直播)的水稻在麦稻轮作复种“两晚”模式(水稻晚收, 小麦晚播)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和机械插秧可以节省更多劳动力;农业机械燃油、施用化肥、稻田淹水等农作措施导致了大量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水稻种植方式为人工插秧的麦稻轮作模式能取得最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两晚”模式实施的关键是适时地利用近年来增加的农业气候资源。水稻人工插秧与麦稻“两晚”相配合的种植模式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人工种植猕猴桃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茵  王天镜 《贵州气象》2013,37(4):41-44
经过对2001—2010年人工种植猕猴桃的实践和研究,掌握了猕猴桃在修文县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栽培方法,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广猕猴桃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泽龙  陈杰  巴彦  白利云  郭文杰 《气象》2006,32(S1):121-125
结合生物产量分析,以聚类方法对内蒙古抗錦旗引种的9个牧草品种进行了气候相关性分析,划分了适应抗錦旗不同气候时段的牧草品种,提出大面积种植敖汉首蓿、草原1号苜蓿和阿尔冈金首蓿3个牧草品种,搭配种植一定面积的红豆草和蒙古冰草的人工草地优化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南宁市种植甘蔗的气候适应性,以及降雨量与甘蔗生长、蔗茎产量及含糖量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为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蔗区实施人工增雨前后的甘蔗产量及蔗糖分,认为蔗糖分前后变化不大,但实施人工增雨后甘蔗产量有较显著提高,从而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人工增雨工作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莞根进行的实验性种植,分析讨论了治多县适宜莞根生长的气象条件,得出种植莞根是青南牧区解决牧畜补饲,建立人工饲料基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津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利津县十多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农民认可、社会支持是开展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政府支持、领导得力、资金到位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业、指挥人员稳定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并指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行向、行距对小麦田间光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锦麦 2 6 9为试材进行不同行向、行距试验 ,结果表明 :通辽地区采用东西行向种植较南北行向种植群体受光好、产量高 ;适当扩大行距有利于提高单产 ,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的事实以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对甘肃省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用好水、管好水、节约用水,开发利用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雪);二是沙的问题。关键是遏制沙漠化进程,使用“区域气候—生态模式”,根据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生态环境,定量计算各地林、草种植的品种、布局、走向、承载力,以提出恢复植被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