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正> 李祥辉等近期在西藏南部定目地区遮普惹山向斜核部发现一套非碳酸盐型海相沉积——朋曲组。它由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紫红色砂页岩组成,与下伏遮普惹组块状灰岩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侵蚀)不整合接触;总厚约180m,产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属残留海相沉积;时代为始  相似文献   

2.
西藏最新非碳酸盐海相沉积及其对新特提斯关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北部的定日遮普惹山地区存在一套与过去斩最新海相沉积不同的新地层-朋曲组。它与下伏遮普惹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不整合,识别的钙质微化石带NP15、NP16和NP20将本区的最高海相层位提高到了始新世普里亚本末期(31Ma),较之过去的认识推了迟16-19Ma,朋曲线为一套非碳酸盐沉积厚约180m,分为下部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上部紫红色砂页岩两部分,系入海三角洲相。该套最新非碳酸盐海相沉积对东段新特提斯的关闭时间和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概括为:(1)始新世鲁帝特期初期(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2)普里亚本末期(西藏南部的仲巴-定日)(-岗巴))→(3)渐新世末期(塔里木海湾+印度-缅甸山岭地区-安达曼岛弧)→(4)中新世早期的末期(巴基斯坦Katawaz残留盆地)。  相似文献   

3.
朋曲组——西藏南部最高海相层位一个新的地层单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西藏南部定日地区遮普惹山向斜核部近来发现一套非碳酸盐型海相沉积 ,由黄绿色页岩含砂岩、紫红色砂页岩组成 ,总厚约 180 m,产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 ,时代属始新世中—晚期 (路特中晚期—巴顿早期 ) ,延时约 10个Ma(5 0~ 40 Ma B.P.)。这套地层显然与过去在该区命名的碳酸盐型最高海相层位不同 ,本文命名为朋曲组 ,包括两个段 :下部恩巴段 ,黄绿色页岩夹砂岩 ,含超微化石带 NP15 ,限时路特中—晚期 ,属残留海浊流沉积 ;上部扎果段 ,紫红色砂、页岩 ,含超微化石带 NP16 ,局限于路特末期—巴顿早期 ,系入海三角洲相。这套非碳酸盐型最高海相层的发现有三点重要意义 :1)第一次在研究区建立了始新统的较为精确的化石、年代地层 ;  2 )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发现了真正碰撞型残留海沉积建造 ;  3)为新特提斯洋在西藏南部最后关闭和西藏南部早期隆升的时间确定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藏南部早第三纪地层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正> 西藏南部的海相下第三系,自1974年文世宣分为下部宗浦群及上部遮普惹组以后,一直沿用至今(表1)。宗浦群系穆恩之等(1973)命名,层型剖面在岗巴县城附近。宗浦群分Ⅰ—Ⅴ段,时代从古新世至始新世中期。遮普惹组原称遮普惹群,为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科考队(1962)命名,层型剖面在定日县贡扎村南约500米遮普惹山北坡(以下简称登山队剖面),剖面自下而上共分8层,下部(层1—6)以页岩为主夹灰岩,上部(层7.8)  相似文献   

5.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微体化石与特提斯的消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 ,但目前对于碰撞的起始时间尤其是陆间海相沉积最终消亡的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定。西藏特提斯晚期演化史的研究及其封闭时间的确定 ,可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直接性的依据。藏南地区发育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 ,岗巴—定日地区曾是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盆的居留地 ,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及其最终封闭时间的良好信息。对岗巴—定日地区内始新世地层剖面作了极为详细的研究工作 ,发现并鉴定了数量较为丰富的微体化石 ,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认为岗巴地区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与定日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相同或略晚于后者 ,两者基本上属同期异相沉积 ,含相同的浮游有孔虫 Morozovella spinulosa- Acarinina bullbrooki组合 ;藏南最高海相层——遮普惹组砂页岩段顶部的时代应为晚始新世 Priabonian早期 ,它代表着西藏—特提斯海在藏南最终消亡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毛志中 《贵州地质》1994,11(2):122-132
桐梓柏箐保护区由两座高耸的向斜山──柏枝山和箐坝大山组成。向斜两翼陡,核部缓。核部主要为二叠系灰岩,地形坦缓。翼部志留系页岩分布在比高1000m左右的陡坡上。两山之间为深切峡谷。由此构成了两大基本的土地类型,其一为石灰岩平台高地,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凉湿润,宜于发展与阔叶树混交的方竹林;其二为页岩坡地,除了一部分宜农而外,大部分陡坡地带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剧烈,应退耕还林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此外,河谷中少量的新冲积层坝地和箐坝大山上占有一定比例的三叠系紫色页岩丘陵,是肥沃的农用土地。  相似文献   

7.
潘永胜 《中国地质》2001,28(11):36-37
宁武—静乐盆地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处于芦芽山与云中山之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一自北东向南西掀斜的复向斜。核部由侏罗系构成,两翼地层产状较陡,依次由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等组成,局部地段出露太古宙变质岩系。永定庄组是1979年山西省地层表编写组从大同煤田原怀仁群中划分出来的,为以灰、紫、黄等杂色的河湖相碎屑岩为主(不含煤)的地层,上覆大同组以底部砂岩为界,与其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下与古生界及中生界三叠系不同层位呈平行(或角度)不整合接触,时代属早侏罗世。前人均认为本区侏罗系仅为中…  相似文献   

8.
铲子坪铀矿床成因机制的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铲子坪铀矿床位于江南地背斜的东南缘。震旦一寒武纪的碳硅泥岩建造在加里东期褶皱形成复式背斜,并伴随有加里东花岗岩的形成。铀矿床赋存于其中的铲子坪向斜的两冀,向斜两侧及深部均为呈侵入接触的复式花岗岩体所包围,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建道不整合上覆在向斜之上。铀矿体典型受层位控制:含矿岩系为下寒武纪清溪组,为含炭硅质页岩建造,经轻微变  相似文献   

9.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仲学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10-114
蒙库铁矿位于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蒙库复背斜北东翼部次级向斜铁木下尔滚向斜核部及其两翼,含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岩性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岩.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限清楚,与地层同步褶曲呈向斜形态.文章以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根据对矿石微量元素组分分析、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受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0.
仇仲学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10-114
蒙库铁矿位于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蒙库复背斜北东翼部次级向斜铁木下尔滚向斜核部及其两翼,含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岩性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岩。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限清楚,与地层同步褶曲呈向斜形态。章以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根据对矿石微量元素组分分析、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受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1.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发育着西藏最晚期的海相沉积,对这套海相沉积的研究,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的良好信息,本文对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遮普惹组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参考Wilson(1975)的标准微相,初步识别出10种微相和5种生物相类型。同时对遮普惹组中的砾状灰岩的成因机制作了有益的探讨,它完全是由沉积作用而成;胶结物不是源于物质的重新分配,而是台地边缘斜坡的等深流沉积。以此为基础,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岗巴-定日盆地在始新世Ypresian-Lutetian早期接受海侵;自Lutetian晚期开始,区内总体处于一种海退环境,但由于受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岗巴地区在Lutetian晚期-Bartonian晚期成为-深水坳陷盆地;至Priabonian早期,海水完全退出本区。  相似文献   

12.
苏州花岗岩见于苏州以西的狮子山、横山、灵岩山、南爪山等地。出露面积约11Km~2,基岩面积50Km~2。形似肾状,呈北西向延伸,南陡北缓。岩体位于木渎短轴倾伏向斜核部。属富碱、贫铁岩体。花岗岩周围已经查明的铁矿床(点)有13个,其中小型铁矿床5个(谈家桥、唐家墩、旺米山、南爪山、陈家沟);铁矿点8个。大部为磁铁矿异常。对于这类低缓磁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必将为寻找更多的铁矿床(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一、岩石磁性特点灰岩、砂页岩、砂岩等沉积岩均为无磁性;岩浆岩磁性随着岩石由酸性、中酸性到中性  相似文献   

13.
一个锡石多金属矿带中闪锌矿的成矿期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毓川 《地质论评》1964,22(2):111-128
本文所述的矿带,位于某小型拗陷中,其中出露有早泥盆世至中三迭世地层。泥盆纪地层主要是灰岩、泥灰岩、页岩的互层;石炭纪至二迭纪地层为灰岩;中三迭世地层为页岩、砂岩、灰岩的互层。它们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岩层总厚度大于7,000米。矿带内地层普遍受到了褶皱、错断的影响。发育有北西向紧密线型排列的短轴背、向斜,背斜常呈倒  相似文献   

14.
<正> 宁镇山脉震旦系是下扬子东部发育较完整的地区,出露于镇江孟河、埤城、仑山和南京幕府山等地(图1),东西长百余公里,组成复式背斜核部。由海相、冰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总厚大于1500m。与下伏下元古界变质岩为不整合,与上覆含Redlichia的寒武系为假整合接触。自下而上分为下统尧巷组(新建)、高桥组,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十三陵震旦亚界地层剖面位于北京十三陵附近,西北起德胜口马涟滩水库,东南止龙山山脊,全长八千余米。该剖面由碎屑岩、页岩、碳酸盐岩多次更叠,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物组成。除马岭组和铁岭组之间有沉积间断外,其余各组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本文试从重矿物角  相似文献   

16.
李甜  燕晓莹  解国爱 《江苏地质》2017,41(4):631-636
研究区位于南京幕府山地区的劳山向斜,此向斜以三叠系青龙组为核部,两翼依次出露古生界地层,走向北东。根据向斜两翼地层产状,利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得出该向斜的枢纽产状为30°∠11°,轴面产状为294°∠81°,主应力σ1、σ2、σ3的产状分别为115°∠9°、30°∠11°、247°∠75°,显示该向斜是在晚三叠世时受到北西—南东方向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是向斜成山的构造负地形。劳山最高峰是向斜核部转折端,两翼依次出露的不同地层之间均为断层接触;劳山向斜两侧发育的断层倾向均与向斜核部向背,运动方向均向向斜核部逆冲,而且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推测断层倾角上陡下缓,造成地层缺失和出露不完整。根据对其中1条断层的定量研究,得出该断层的运动量为62.94 m。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宁镇山脉地区的褶皱构造形态、断裂构造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建民 《世界地质》2011,30(2):145-153
拉惹普( Larap) 铁、铜钼矿床产于菲律宾板块俯冲吕宋岛被动陆缘的岛弧造山带上,处于菲律宾中央走滑断裂带近旁。含矿层位于古近纪渐新世晚期蚀变安山岩、角砾岩和古新统的角岩、角岩化页岩的喷溢角度不整合面的追踪断裂带上。大面积的安山岩、角砾岩的褪色化和带状展布的灰绿色热液交代蚀变岩系,矿体产于蚀变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 铁矿体在上部层位,铜钼矿体在铁矿体下部,与贫磁铁矿相伴产出; 铁矿体伴生铜、钼,铜钼矿体又伴生铁、金、银和钴等,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磁黄铁矿、沥青铀矿和自然金等。元素组合除铁、铜、钼外,还有金、银、钴和铀等,与奥林匹克坝、Candelaria ( 智利) 的氧化铁型( IOCG) 铜金矿床类比,拉惹普矿床成因属于氧化铁型铜钼金矿床新类型。  相似文献   

18.
雁来岭钼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内已探明的秋树湾铜钼矿区的西侧外围,为一新发现的隐伏钼矿·区内钼成矿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黑云母花岗斑岩体内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都发现了钼矿体,具斑岩型-矽卡型矿床特点.钼矿体呈透镜状,其形态、规模、赋存部位受控于矿区南部的向斜构造,在矿区东部(向斜构造的核部)及其外围有进一步找到该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下第三系珲春组为一套含煤沉积,由砾岩、砂岩、页岩、凝灰质砂页岩夹煤层组成。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粗碎屑岩,局部夹煤层,其厚度和粒度变化较大;上段为砂页岩夹煤层。总厚200—960m。与下伏白垩系下统泉水村组为不整合接触,有些地区被第三系船底山玄武岩或第四系覆盖。哈达门下第三系珲春组实测剖面(图1)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探测修武盆地页岩气目标层黑色泥页岩中的应用效果,利用AMT探测得到的电阻率断面,从深至浅划分了5个电性层,查清了罗洞向斜地层结构和断裂构造的发育特征;根据黑色泥页岩相对围岩的低阻特征,查清了黑色泥页岩目标层的埋深、厚度及展布特征,在罗洞向斜核部,页岩气目标层埋深大约1 000 m,目标层厚160~200 m。AMT探测结果为修武盆地页岩气远景预测及评价、页岩气探井的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