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应用2004~2005年沈阳辉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增雨作业云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业区域等判别方法,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等效雷达产品指导人工增雨作业一直是各地基层气象部门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业务与服务中的一个难点。天门市气象局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提供的等效雷达产品,于2005年8月在该市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武汉中心气象台提供的适时等效雷达资料,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基层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使其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普勒天气雷达对捕捉可降水云体具有很好的探测作用,在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时间、地点上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对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深层次应用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太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装运行至今已有4a。在此期间,我们在运用多普勒雷达天气资料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将多普勒雷达在探测降水系统的常用方法作了总结并举例说明了多普勒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全省各台站的加密观测资料及郑州探空资料,分析了1998年10月13日我省人工增雨天气过程及增雨效果,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最佳作业时机和最佳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6.
江西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雷达回波参数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2007-2008年人工增雨作业记录和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选取了621个人工增雨作业样本,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获得江西省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低层反射率、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参数指标,并建立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方程。  相似文献   

7.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在人工增雨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普勒天气雷达对捕捉可降水云体具有很好的探测作用,在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时间、地点上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对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深层次应用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雷达资料传输到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指挥中心可以根据作业云的方位、距离、云高、云厚及其移向移速等雷达观测信息和先前输入指挥系统的作业点位置,自动计算出作业方位、作业距离、作业仰角,有效的指挥增雨作业;通过雷达跟踪观测,雷达回波的动画显示,作业前后的回波强度比较,作业点与非作业点之间的比较,还可以科学检验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前言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天气雷达是卫星云图和天气形势图不可替代的云雨探测工具,尤其是在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业中越来越充分显示它的探测优越性。众所周知,应用它可以监测天气系统、判别人工增雨潜力、检验人工增雨效果。本文主要对后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用省台“713”数字化雷达资料,对1997年5月7日(以下简称19970507)和1997年5月14日(以下简称19970514)两天的人工增雨飞行作业进行了事后个例分析。2天气雷达的人工增雨潜力指标在自然层状冷云降水机制中,无论是微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使用VIL选择人工增雨作业区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薇  李永振  汤达章 《气象科学》2006,26(4):432-435
本文利用长春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层状云降水整体VIL及0℃层上、下VIL的分布特点,指出VIL较雷达强度回波更适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0℃层上部VIL对北方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工增雨作业对预报精细化的需求,结合辽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和多普勒雷达回波实时资料,研究确定了沈阳市乡级人工增雨作业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业务运行及发布系统,分别以文本和图形的形式定时或不定时地发布人工增雨作业指标预报信息,可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更准确、更精细的指导预报,提高了人工增雨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人工增雨天气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光平  冯宏芳  朱鼎华 《气象》1998,24(3):28-3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卫星等探测资料分析福建省夏旱期间气候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为开展人工增雨提供物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夏旱期间内地两个旱区人工增水条件优于沿海两个旱区。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3 ~1998 年河南省春秋季31 例人工增雨天气过程54 个降水日的郑州714CD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降水回波的特征及作业效果,确定了有利于河南省春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判据和最佳作业时机及最佳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四川省2010年度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统计每次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面积、回波高度、垂直累积液水含量等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适宜作业云系的一些雷达回波统计特征和催化影响的物理效应,得到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和效益评估提供了客观证据,对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单多普勒雷达在山区火箭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产品对2003年8月3日和8月9日鄂西山区两次火箭增雨的作业条件和效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依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利用山区迎风坡地形对云系的抬升作用,适时开展火箭作业进行人工催化,可以达到显著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4年6月5日人工增雨作业实况和711数字雷达回波以及地面雨量自记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深厚的层状云系中,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可以加快混态云的冰—水转化效率,增强降水能力。分析结果为指导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空基微波辐射计在吉林省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4年4—7月吉林省人工增雨期间.空基微波辐射计所取探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GPS和温湿度探测仪等探测手段,测得吉林省春季各种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云型的过冷水含量,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人工增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春季山东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情。针对4月25—27日全省性降水天气过程,山东各级人影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利用天气实况、卫星、雷达等实时观测资料和多家数值预报资料开展对增雨作业条件的提前预报分析、作业时机和作业部位的临近监测识别以及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开展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服务情况,为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地形云是人工催化增雨(雪)的主要选择之一。通过2004—2005年冬春季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和雷达回波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市区及周边地区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云的特征明显。针对地形云,实施的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显著。加强对地形云的研究,对提高包头市人工增雨(雪)作业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