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尤溪梅仙矿床闪锌矿中黄铜矿交生体的交代成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兵  顾连兴 《地质论评》1999,45(1):15-18
福建尤溪梅仙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闪锌矿经50%HNO3浸蚀后发现,微米级的黄铜矿交生体呈乳滴状,棒条状,蠕虫状等沿闪锌矿解理面,双晶面和颗粒边界,裂隙等处分布,并且黄铜矿交生体所占体积均在5%以上,因上闪锌矿中有限的Cu的溶解度使出溶无法解释黄鲷矿交生体的成因,交生体的结构特征以其与黄铜矿脉的关系暗示其可能是交代成因。而对横切黄铜矿乳滴的电子探针分析中铁含量特征的研究,证实梅仙矿区闪锌矿中的黄铜矿交  相似文献   

2.
闪锌矿和黄铜矿交生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由富铜热液交代闪锌矿形成。本文通过显微结构研究、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微束分析,都证明了建德铜矿的“黄铜矿病毒”结构系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群仍保留着原始黄铜矿的轮廓,高倍电镜下具明显的交代残蚀结构,电子探针点、线、面成分分析都表明,无论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含量多少,Fe:Cu原子比始终在1附近,与后期热液交代说不相符。总成分在相图上的投点还否定了固溶体成因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在含有氨基酸的热卤水中溶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健  韩蔚田 《矿床地质》1992,11(2):188-194
  相似文献   

4.
孙立民 《辽宁地质》1997,(3):210-217
通过对青城子铅锌-多金属矿田闪锌矿的分布,组成,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晶体结构,硫同位素和稀土等的研究和对比,从成因矿物学角度探讨闪锌矿的物质来源和成因,从而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闪锌矿—黄铜矿固溶体出溶结构的特点,叙述了测定固溶体分解速度的原理、依据和方法。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氨基酸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继铅、锌、铜在含有中性及酸性氨基酸热卤水中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后,作者对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在含有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热卤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碱性氨基酸的热卤水中,从90~210℃的温度范围内,铅与锌的溶解量均从增到减,铅于150℃时达最大值(约4×10~(-6));锌于120℃时达最大值(约800×~(-6));铜的溶解量则于90℃时即达最大值(约80×10~(-6)),其后随温度升高而呈锐减趋势。这说明铅、锌、铜与氨基酸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和氨基酸的种类直接相关,而且还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凡口铅锌矿区闪锌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观察、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微区能谱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及盐度测定、稳定同位素(S、O、H)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广东凡口铅锌矿区闪锌矿的某些成因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凡口矿区闪锌矿具有3个世代,分别形成于铅锌成矿期的3个成矿阶段.各世代闪锌矿在产出特征,表观颜色,结晶形态,解理发育程度,晶体常数,铁含量,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盐度、氢氧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及同与其连生的方铅矿的平衡分馏温度等方面均存在规律性差别.从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是:成矿温度和成矿流体盐度从低到高再到低,流体包裹体成分从Na+-Ca+-Cl-型到K+-Ca+-Cl-型再到Na+-Ca+-Cl-型,δ18O、δD及δ34S均由高到低变化,但δ18O、δD及δ34S自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降幅显著大于从早期阶段到中期阶段的降幅,反映晚期阶段至少有部分δ18O、δD及δ34S均显著较低的岩浆源流体参与成矿.认为凡口铅锌矿成矿流体主要为燕山早期区域岩浆热事件加热的中低温混合源循环热卤水,成矿中晚期有岩浆热液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8.
云南罗平富乐铅锌矿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赋矿层位最新的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薄弱,铅锌成矿作用过程的认识缺少实际地球化学依据。对该矿床及邻近矿点中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区矿床(点)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以气液相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显微测温获得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20~160℃和180~210℃两个区间,盐度分布在4%~10%和16%~22%两个区间,矿区存在低温和中温两类成矿流体,该类流体属于少量油田水混入的Na~+-Mg~(2+)-SO_4~(2-)-Cl~-型流体,结合富乐矿区矿体及矿石组构特征分析,该区成矿流体具有低温和中温流体混合特征,在成矿流体混合部位形成富厚矿体。该成果为认识该区铅锌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寿王坟铜矿黄铜矿铷锶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瑞斌  刘建明  叶杰  陈福坤 《岩石学报》2008,24(6):1353-1358
本文以黄铜矿及其共生矿物为定年对象,采用亚样品取样和铷锶等时线定年方法测定了寿王坟铜矿的成矿时代.分析测试获得黄铜矿 黄铁矿单矿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3.6Ma,黄铜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2.3Ma和黄铜矿 黄铁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5.0Ma.对比同一矿石亚样品,认为河北寿王坟夕卡岩型铜矿成矿时代为111.0Ma.实验表明,采用矿石亚样品取样方法和直接测定金属硫化物单矿物铷-锶同位素年龄可以有效地确定矿床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10.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铜陵地区系统的填图观察和室内研究 ,初步确定了铜陵地区海西期的热水沉积岩。它们是 :石炭系黄龙组 ,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层序包括含硫化物滑石蛇纹石岩 (由原岩为含水富镁碳酸盐岩 +二氧化硅的热水沉积岩变质而成 )→块状、层状 (含铜金 )黄铁矿±铁碧玉±硬石膏±菱铁矿±菱锰矿±硅质岩→含炭质粘土→白云岩 ;二叠系为栖霞组 (含铅锌金 )硅质岩、孤峰组 (含锰 )硅质岩和大隆组 (含钼 )硅质岩。这些热水沉积岩总体构成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多期热水活动的格局。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的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岩的特征。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硅质岩古温度在 4 9℃以上。铜陵地区的热水沉积岩对层控矿床的勘查和隐伏矿床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尤其是黄龙组底部的热水沉积岩是铜陵地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对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宁芜等地 ,寻找该层位的矿床有着不可替代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梅仙铅锌矿田为闽中地区的大型铅锌矿集区,矿床成矿年代与成因类型尚有争议。梅仙铅锌矿石中普遍发育磁铁矿,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磁铁矿成分特征,判别其成因类型,对矿床成矿过程进行约束。研究表明,铅锌矿石中磁铁矿成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磁铁矿主量与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第一阶段磁铁矿属于喷流沉积成因,第二、三阶段磁铁矿为矽卡岩型;不同阶段磁铁矿的成因类型反映了梅仙矿田多期次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冷成彪  齐有强 《地质学报》2017,91(10):2256-2272
冷水坑银铅锌矿田位于江西省贵溪市,是我国重要的银铅锌矿集区。矿田中产有两类特征迥异的矿体,一类为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另一类为产于火山碎屑岩夹层中的块状硫化物矿体。然而,目前关于两类矿体的成因及联系还存在争议。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两类矿体中的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微区原位成分的测试,试图根据它们的微量元素特征约束矿床的成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产于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中的闪锌矿具有相对较高的Fe、Mn、Pb、Ag、Cu、Sb、Sn和Tl含量,而产于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中的闪锌矿具有相对略高的Cd含量。两类矿体中方铅矿的微量元素也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Ag、Sb、Sn和Au含量,而后者具有相对较高的Cd、Bi、Se和Tl。通过与国内外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的综合对比,我们发现冷水坑矿田的闪锌矿具有较低的Zn/Cd比(66~131)、Cd/Fe比(0.06~0.31)和Co含量(多数10×10~(-6)),以及相对较高的Sn含量(多数1×10~(-6)),这些特征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闪锌矿的特征十分类似,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类似成因。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冷水坑矿田闪锌矿中Fe、Cd、Ag、Sb和Tl等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而Cu、Pb和Sn等元素主要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方铅矿中的Ag、Sb、Cd、Sn和Tl等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而Mn、Bi和Se等元素可能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此外,基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矿物对的Cd分配系数温度计,获得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的形成温度为238~246℃,而细脉浸染状-大脉状矿体的形成温度略低,为209~224℃,前者闪锌矿中相对较低的Fe和Mn含量,可能由氧逸度的影响造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冷水坑矿田两类矿体具有相同的成因机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都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热液,温度、围岩性质及氧逸度是控制两类矿床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差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地气测量在北祁连盆地区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块状硫化物床成矿省之一,虽然该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银矿田,以及200多处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但除白银矿田外,多年来在找大矿方面未能突破。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手段,找矿勘探工作仅限于盆地周边的出露区。近几年,地气测量在黑河盆地的红层覆盖区先后发现了赖都滩和白柳沟矿体,不仅说明地气测量方法有效,而且说明黑河盆地具有寻找大型白银式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建议采用地气法对整个盆地进行系统勘查,并结合其它方法,优选出最佳的找矿靶区。作者认为,本区找矿突破可为整个北祁连地区其他盆地寻找块状硫化物矿床指出新的找矿方向,将找矿重点转到盆地区,以实现我国块状硫化物矿床勘查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西部块状硫化物矿石普遍地发生过硫化物的压溶和增生。增生作用根据增生体的成分可以分为同质增生和异质增生,根据动力环境可以分为静态增生和动态增生。三晶嵌接结构可以是静态增生的产物。压溶和增生是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岩和变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脉石矿物的压溶可使原生矿石就地加富,硫化物的压溶可使成矿物质发生再活化。增生可促进矿质沉淀。富含硫化物的地层之所以能成为地球化学障而有利于后期热液叠加和层控矿床的形成,硫化物晶芽的增生是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光辉  刘兵  匡爱兵 《西北地质》2016,49(3):132-140
以5个典型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闪锌矿中的Zn和Cd含量,发现同一标本上深色闪锌矿比晚期的浅色闪锌矿更富集Cd,其原因可能与流体中Zn/Cd值变化相关;而对比不同矿床不同颜色闪锌矿之间Cd的富集规律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与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矿床,其闪锌矿中的Zn/Cd值与相关岩浆岩的Zn/Cd值相似,暗示闪锌矿中的Zn/Cd值可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同时,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显示出2组不同的Zn/Cd值:①高Zn/Cd值型(300~800),以会泽矿床为代表,其Zn/Cd值介于峨眉山玄武岩和该区地层之间,暗示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和地层。②低Zn/Cd值型(20~70),以富乐矿床为代表,其Zn/Cd值基本与地层相似,暗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而对比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和与岩浆作用相关矿床的Cd含量及Zn/C值发现,成因不同的矿床,其Cd含量和Zn/Cd值具有较大差异。因此,铅锌矿床闪锌矿中的Cd含量及Zn/Cd值对于判别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典豪 《矿床地质》1999,18(3):244-252
通过对热液脉型的铅-锌-银矿床(3个)和银矿床(1个)和闪锌矿中硫化物包囊体的特征研究表明,石英-硫化物阶段富铁闪锌矿(主矿物)的硫化物包裹体十分发育:沿生长带产出的乳滴状黄铜矿与主矿物为共同沉淀成因;沿穿切主矿物的黄铜矿或石英细脉两侧,和受粗粒黄铜矿溶蚀的富铁闪锌矿近接触部位发育的乳滴状黄铜矿为渗透-交代产物;沿解理(裂隙)或粒间、粒内产出的各种形态磁黄铁矿是充填-交代的结果;沿解理分布的脉状毒  相似文献   

17.
铜陵矿集区含金铜-硫-铁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化学二元结构性.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双层结构相对应,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As等含量和δ18O、δ13C、δ30Si、Pb同位素逐渐增高,流体包裹体温度307.1℃→159.8℃和δ34S值逐渐降低.地质地球化学的二元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与勘探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永平铜矿产于中石炭统地层中,是一大型的海底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区产出“层状矽卡岩”,其规模远大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整合产出。本文的研究表明:“层状矽卡岩”并非侵入体与碳酸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而是沉积—火山沉积经后期改造形成的。“层状矽卡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层状矽卡岩”对矿化起了进一步富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云刚  朱传威 《矿物学报》2020,40(6):765-771
以会泽矿床中环带状闪锌矿为对象,通过EPMA和LA-ICP-MS等手段,研究环带状闪锌矿中主微量元素在单矿物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早期(深色)闪锌矿相对贫Cd富Fe,而晚期(浅色)闪锌矿相对富Cd贫Fe,流体中高Fe含量会抑制Cd进入闪锌矿晶格。同时,闪锌矿中Cd2+主要以直接替代Zn2+的形式进入闪锌矿中,而不需要与Fe2+耦合替代进入闪锌矿晶格。Ge和Cu具有极强的相关性,Ge4+需要和Cu+协同进入闪锌矿中,其替代方式可能为3Zn2+Ge4++2Cu+。In和Ga具有极强的相关性,暗示In和Ga协同进入闪锌矿中,如3Zn2+Ga3++In3+。闪锌矿中In和Ga含量随颜色变浅而增加,说明In和Ga易富集于晚期闪锌矿中。Tl、Se和Mn在闪锌矿颜色的突变线位置含量会有所升高,暗示这3个元素对成矿流体成分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20.
西昆仑阿巴列克铜铅矿床黄铜矿Re-Os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除了传统的测试Rb-Sr、Sm-Nd、U-Th-Pb、K-Ar或Ar-Ar等方法来讨论碳酸盐岩层控型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外,利用硫化物矿物Re-Os分析成矿过程,在矿床成矿系统上也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工具.从新疆西昆仑阿巴列克铜铅矿床的主矿体中,选取7个黄铜矿和1件黄铁矿样品,对其进行了Re-Os定年,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含有626×10-9~14533×10-9 Re和0.026×10-9 ~0.36×10-9Os,给出海西期的331.3±5.2Ma等时线年龄.样品的高Re/Os比值、低含量普通Os和高放射成因Os的组成特性支持这组黄铜矿样品为表壳构造成因.构造演化历史表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在晚古生代属于被动大陆边缘,赋矿地层霍什拉甫组属于台地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地层时代与上述等时年龄几乎相近.本次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支持阿巴列克矿床在海西期经历了同生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主要为沉积层控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矿化发生在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的结合部位,岩性以砂岩与碳酸盐岩组合为主,具有特定的层位控制特点.从中可以看出,碳酸盐岩层控型铅锌铜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具有深入研究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