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不同渗透率级别基质岩心和裂缝基质岩心不同驱替压力下CO2驱油特征进行了研究,简述核磁共振原理及实验方法。表明:致密砂岩储层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在初始CO2驱替压力下,岩心毛细孔隙和微毛细孔隙区间的油不同程度被采出,随着CO2驱替压力增大,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毛细孔隙区间油的采出程度不断增加且累积采出程度不同。裂缝致密砂岩储层岩心,裂缝和毛细孔隙区间的油在初始CO2驱替压力下,岩心裂缝中的油及毛细孔隙中的部分油被驱替出来,CO2驱替压力提高毛细孔隙、微毛细区间油的采出程度和累积采收程度较小。致密砂岩储层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和裂缝致密砂岩储层岩心,随着CO2驱替压力增大毛细孔隙区间的部分剩余油成正比增加进入到微毛细孔隙区间改变储层剩余油分布。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CO2不同驱替压力阶段,岩心裂缝、毛细孔隙区间、微毛细孔隙区间油的采出程度和剩余油分布情况,对于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驱油机理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CT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驱油岩心的CT成像技术,动态、定量、可视化地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分布、吸水能力及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岩心的CT值分布在1819~1961之间,与标准的Berea砂岩相比高出15%左右,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开发要高度重视无水采收率.储层致密和微裂缝发育的不均一性是特低渗透砂岩油田驱油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在线测试技术,建立了扩散-弛豫二维谱技术分析岩心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对不同井的不同层段岩心进行了不同驱替速度水驱油的核磁共振在线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时刻测试的核磁共振T2图谱的面积值和分布特征,计算不同孔隙区间油的采出程度,分析评价不同孔隙对整体采出程度的贡献率、水驱油效果以及剩余油状况.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以川西地区的须家河组致密储层岩石为研究对象,利用微CT技术结合Avizo软件先进的数学算法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可以表征砂砾岩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将数字岩心和有限元软件Comsol结合,实现了基于数字岩心的水驱气模拟过程的可视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水驱气模拟,研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岩心中气水两相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岩心的孔喉分布状态主要呈连片状和孤立状,其中连片状孔隙在空间上连通性好,主要与残余粒间孔或粒间溶蚀孔有关,而孤立状孔隙在空间上多呈孤立分布,主要与粒内溶蚀孔有关;致密砂岩样品等效孔径主要分布范围在0.5μm以下,储层物性差的样品孔隙结构要比储层物性好的样品复杂,且前者的孤立孔隙多且小孔隙占比高,连通孔隙较少,其对渗透率贡献性少;在水驱气的过程中,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将改变驱替前缘形状以及造成气水两相流中舌进现象;随着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水驱气的驱替效率增大,残余气饱和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岩心的岩石电性微观数值模拟(英文)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利用x射线CT获取反映岩心微观结构的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学形态学中的开运算模拟了岩石的油驱水排驱过程中,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油和地层水在孔隙空间中的分布。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岩石电阻率,进而得到岩石地层因素和电阻率指数,并考查了岩石润湿性对岩石电阻率指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岩心的水湿岩石地层因素和电阻率指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拓展了岩石电阻率实验的能力;岩石润湿性对岩石电性有重要影响,在相同含水饱和度下,油湿岩石电阻率高于水湿岩石电阻率,油湿岩石饱和度指数远大于水湿岩石饱和度指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岩心岩石电性数值模拟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致密砂岩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由于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及岩心致密等特点导致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周期长、成本高、岩心驱替困难,难以定量研究微观参数对电阻率的影响.以X射线CT扫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数字岩心岩石物理属性模拟技术则弥补了这种不足.本文系统总结了基于数字岩心电性数值模拟基尔霍夫、随机游走、格子玻尔兹曼、有限元等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实例及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目前电性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了数字岩心电性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油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后,电阻率测井响应发生与水驱不同的变化特征,严重影响水淹层测井评价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的导电性质,其次按照聚合物驱油层不同施工流程开展岩电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驱替阶段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聚合物驱与水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驱替饱含油岩心过程,岩心电阻率随饱和度变化呈现"w"型或"S"型和单调下降的形态;清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呈现弱、未水淹的特征;污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呈现与污水水驱相似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赋存量以及空间分布是油田评价储层不同开发阶段含油性、提高采收率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微观剩余油尺寸较小,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借助特殊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从微观剩余油研究的手段入手,将微观剩余油研究分为物理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物理实验技术主要包括传统光学技术、扫描电镜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网格化方法、无网格化方法、孔隙网络方法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对两类微观剩余油方法进行展望,指出微观剩余油研究对探勘和开发的重要性,认为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和孔隙网络方法是未来微观剩余油研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岩心CT三维成像与多相驱替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研制"岩心CT三维成像、多相驱替分析系统"软件的主要研究对象,一是平面图像处理部分,二是DR试验中饱和度计算问题,三是岩心三维实体重建.  相似文献   

10.
强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能够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展现出了老油田稳产接替的广阔前景.本文借助三元复合驱后取心井和新钻井资料,深化储层认识,评价驱油效率.通过室内岩心驱替、微观驱替等实验的分析,以及应用数值模拟、核磁共振、电镜检测、新钻井的电测曲线等技术手段,研究、评价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不同部位的驱油效率,分析了驱油效率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是影响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驱油效果与三元前对比增加了14.7个百分点,高水淹层厚度增加26.0%,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性转变.开展三元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因素评价,为工业性推广过程中挖潜调整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三元复合驱技术,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泡沫流体在三次采油中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在提高三次采油采收率机理研究方面,计算机层析(CT)有着自身技术上的优势。本文利用ACTIS微焦点X-rayCT技术对三次采油中泡沫驱油岩心进行研究与分析,直观地描述岩心中泡沫的特征与分布规律。采用可视化新方法研究得出泡沫驱油中的流体饱和度分布,揭示泡沫驱油特征机理。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矿场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井-地与井间电位技术联合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英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电法测井有很高的分辨率,但是它的探测半径仅限于井孔周围;井-地电位技术虽然可以探测到足够大的范围,但是它的分辨率却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油水分布或者结构复杂的储层。本文试图通过井-地电位技术和井间电位技术的联合来研究地下储层油水分布范围。具体方法是,采用井-地电位技术研究油水分布在在横向上的展布情况,利用井间电位技术研究油水储层在垂向上的分布,然后采用井间电位结果标定井地电位结果,两者结合提高纵向分辨率,从而确定剩余油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中通过研究注水初期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淹期数值模拟结果之差,求取剩余油分布范围。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表明:井-地电位技术与井间电位技术联合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13.
利用X—CT研究大庆油田双重介质裂缝和砂岩孔隙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CT图象分析技术以研究双重介质的砂岩裂缝和孔隙度,对于稳产开采石油是很有价值的。X-CT法测量双重介质也隙度的优越性在于利用图象分析技术可以分别给出裂缝和砂岩的孔隙度,它同移重方法和核孔隙计测量的数据对比,是一种精度高,直观,无损伤的实验技术,X-CT测量双重介质孔隙度可给出孔隙度的分布,这有利于了解和预测残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国内外针对陆相薄互层稠油油藏热采动态的时移地震监测研究还很少.通过分析火烧油层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已有的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建立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模型,开展了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稠油热采(注蒸汽、火烧油层、注热水)会引起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显著改变,从而导致明显的地震属性差异;时移地震可以用来划分油层中高温区范围,跟踪高温前缘等.在陆相薄互层稠油田热采开发中,利用时移地震来监测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In the water flooding of mixed-wet porous media, oil may drain down to relatively low residual oil saturations (Sor). Var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such low saturations can only be reached when oil layers in pore corners are included in the pore-scale modelling. These processes within a macroscopic porous medium can be modelled at the pore-scale by incorporating the fundamental physics of capillary dominated displacement within idealised pore network models. Recently,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thermodynamic criteria for oil layer existence in pores with non-uniform wettability which takes as input geometrically and topologically representative networks, to calculate realistic Sor values for mixed-wet and oil-wet sandstones [16, 21]. This previous work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include (i) the visualisation of the 3D structure of this residual oil, and (ii)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is “residual/remaining” oil. Both the visualisa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re done under a wide range of wettability conditions, which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of residual oil for strongly water wet systems is well known (where residual = remaining oil) and our model agrees with this but this structure changes radically for mixed wet systems (where residual  remaining) and this has not yet been visualised experimentally. We find that for more water-wet systems high final residual oil saturations are reached at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of water injected and this oil is present in the pores as bulk oil. On the other hand, for more oil-wet systems we find a slow decrease of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oil with increasing amounts of injected water.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maining connectivity of the oil phase is increasingly provided by oil layers only, hence the slow drainage. The final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only reached in the theoretical limit of an infinite amount of injected water, is almost entirely contained in large number of (relatively low volume) oil layers, which are present in pores of most radius sizes.  相似文献   

16.
致密油藏不同开发方式原油动用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致密油是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但由于其一次采收率低,需要开展提高采收率研究。由于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不同孔隙对产量的贡献差异很大,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情况进而优化开发方式。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测试与驱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直观反映不同注入条件下注入介质与原油的驱替过程,明确了注水和注CO2两种开发方式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规律。结果表明:水驱和CO2驱不同孔隙区间原油动用程度随着驱替压差逐渐增大而增大;水驱和CO2驱大孔隙中的原油绝大部分被动用,随着孔隙半径逐渐减小,原油动用的比例逐渐降低;小于0.01μm微小孔隙中CO2驱动用效果明显好于水驱,致密油藏中CO2更易进入小孔隙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CMT)及其在石油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业微焦点CT的X射线源焦点尺寸小于5微米,成象分辨率明显优于常规焦点CT。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微焦点CT在许多技术领域进行了应用,取得了崭新的成果:(1)确定岩心的基本物理参数—计算和描绘密度、孔隙度、流体饱和度分布;(2)描述岩心的微观特征—直观描述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和流体分布特征;(3)特殊油藏岩心分析评价—观察碳酸岩、火成岩等内部一些常规技术无法获得的特征;(4)岩心驱替和提高采收率分析—重建油水在岩心内部的宏观分布状态;(5)其他方面的应用—岩心筛选、地层伤害评价、岩石力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弹性理论和地下流体力学理论,通过理想的水以状含油层模型,分析讨论了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的影响。认为异层采油和注水引起的含油层应力应变的变化,使含油层孔隙压力发生变化,进而对油井的动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均值、非均值模型中研究了复合剂驱油动态实验过程。观察及分析了复合剂驱油特征和效果,对复合剂驱油段塞前缘进行了实时跟踪,得到了复合剂驱油段塞前缘油墙的形成及剩余油分布与运移的二维图像,给出了复合剂驱油后,剩余油的饱和度分布曲线。实验表明:在层状非均值地层中,若渗透率差异大,复合剂段塞主要进入高渗层,而波及不到低渗层,即复合剂波及效率低。若渗透率差异小,复合剂段塞大部分进入高渗层,有少部分进入低渗层,即复合剂波及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30例原发性肝癌LP-TAE治疗前后有CT检查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了碘油选择性沉积在肿瘤内的机理.LP-TAE术后肿瘤区域四种成份的CT表现.碘油在肿瘤内的三种分布类型及其意义。重点讨论了肝癌LP-TAE术后CT检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疗效观察提供帮助,即肿瘤大小变化、碘油聚积量及分布情况、肿瘤区密度变化、子结节的发现和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