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软科学》2007,(4):165-166
朱效民在2007年3月16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科学精神,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理解,可以认为是科学家在科研探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气质。然而即使近代科学确立以来,科学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对科学精神也越来越有相对多元化的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日益呼唤科学精神,而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值得思索和探讨。其一,科学精神也是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回顾科学成果传播方式与模式的基础上,以科学成果集成、网络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时代需求。基于对未来地球计划科学组织模式的解读,分析了未来地球计划成果传播模式的特点,并从科学研究、社会认知和科学决策层面探讨了科学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推进创新科学成果推广机制与平台建设等科学传播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气象软科学》2008,(1):188
匡跃辉在《科学新闻》2007年第13期撰文指出,科学学派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个社会群体或集团,而且往往是处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创造性的科学家集团。它不仅是科学的一种社会表达方式,而且是科学共同体的特殊构型。科学学派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拓和创新。科学学派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有效性,对自主创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学派是科学家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性联合,它是在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某一科学方向上,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世界上第1部科普法,堪称科普发展史上的1个里程碑,对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科普的目的在于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公众之间的隔阂。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科学前沿进展和基本科学知识等方面使公众对科学文化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以雾霾为切入点的环境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媒体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各利益相关方表现出对雾霾科学信息的不同需求。科学成果在传播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传播主体、传播路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模式:成果传播的受众由少至多,成果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多样化,成果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更新速率不断加快,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路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新媒体在有助于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同时,也给科学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建议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加强环境信息及科学知识的公开和普及,以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文 《辽宁气象》1997,(3):29-29
《气象》杂志1996年第5期发表的《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的特征》一文(辽宁省气象台张廷治等撰写),被美国颇有影响的科学信息交流专门机构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科学技术部学术委员会评审为优秀论文,并获得进入全球信息网络(WWW)资格。入网后,全世界各国的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检索这篇论文。  相似文献   

7.
项目启动会于2006年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许小峰副局长在会上指出,该项目集中了我国气溶胶各领域研究的精兵强将,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创新能力。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做了项目总体情况报告,介绍了研究意义、总体目标、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总体研究方案、项目主要学术骨干等诸多方面内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该项目的主持单位。本项目要实现以下3方面的科学目标:(1)取得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特性、分布和变化的准确与系统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8.
Argo计划是由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气和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实时观测试验项目。该计划构想用3~4年时间(2000~2004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km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气候变化科学传播活动的大众传播特性,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气候变化的传播观念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大众传播体系的性质观、功能观、受众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马国民 《青海气象》2006,(F09):64-64,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3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科学探险二十周年纪念会。秦大河院士出席了会议,对当年徒步横穿南极的科学探险活动进行了回顾并为青年科学家签名留念。  相似文献   

12.
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最近发表了《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科学计划和实施战略》的报告。报告首先对环境变化的定义及其对人类影响的途径进行了描述,在第2章描述和提出了概念框架和主要科学问题。在随后给出的科学主题中,讨论了大气成分变化与健康、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与健康、全球环境变化与传染性疾病、食品生产体系与人类健康、都市化与人类健康和脆弱性与适应性等相关问题。报告最后在给出实施战略时,特别强调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的获取,而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和全球充分的合作,是我们适应全球环境变化,使人类健康少受影响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气象》2008,29(3):F0003-F0003
法国科学家2008年6月26日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受全球变暖影响,许多高山生态环境中的植物无法在原来的生长地生存,正在以不同速度向更高海拔处“逃生”,一些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相似文献   

14.
贾朋群  胡英  薛纪善 《气象》2004,30(12):32-35
数值天气预报是气象科学在20世纪创造的巨大成就,它给出的计算天气的可行性方案不仅服务于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开展50年之际,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在科学思想上的脉络,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浙江气象》2009,30(1):F0003-F0003
据《科学》杂志报道,本世纪长期天气预报显示气候会不断变暖,这一趋势很可能会给全球农业造成重大破坏。 科学家研究认为,到21世纪末,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耕种季节中,极有可能出现温度超过1900-2006年所记录到的最极端的季节性高温。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数据是信息时代最基本、影响面最广的科技创新资源之一,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实现科学数据最大价值的关键是数据的流动、共享和广泛应用。气象数据是科学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被科技部列为九个试点之一。本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宗旨是实施科学数据共享,整合零散的数据资源,完善共享的保障体系,并切实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吕淑琳 《山东气象》2004,24(B11):5-6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适应气象文化建设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聊城市气象局通过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扎实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营造科学先进、健康向上的气象文化,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气象文化,促进事业进步”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有益探索,为全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实现了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气象文化概述 纵观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历史长河,人与大气不可须臾分离。只有认识、遵循和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够与万物共生、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气象科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先进文化的兴旺而兴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分析世界各国气候传播领域近年来的进展,以解释为何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缺乏信任这一复杂问题.文中首先概述了各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以及影响公众态度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再分析了各国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报道及其媒体效果,并重点探究了社会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态度.此外国际气候传播研究对我国气候传播...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化的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叶笃正  符淙斌 《大气科学》1994,18(4):498-512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全球变化国际研究计划发展的现状,论述了它的科学目标,从地球系统维持和运行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指出了实现全球变化研究目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