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是中国200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并纳入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和"十五"计划中的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文章通过对"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运行体系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提高这一计划的实施效率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洋综合立法的国家,也是最早制定国家行动计划来保护海洋环境陆源活动污染的国家。在联邦环境保护法和海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联邦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制与政策实施体系,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预防性方法为原则,协调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通过"海洋环境质量"计划与海洋保护区网络发展计划,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长江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浙江省"百亿生态环境保护"及"811环境污染整治"等工程的实施,陆源性污染物入海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几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现好转态势;但浙江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仍高居全国前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明显,赤潮频发.海洋污染不仅是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等原因造成的,而且与社会、经济及人们的观念有关.通过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建立现代化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和《98年渤海联合执法行动天津市实施计划》的要求,天津市海洋局配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于1998年3月22日~4月10日,6月28日~7月3日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渤海联合执法行动,并对我市重点海域进行监察监视,进一步摸清了天津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2013年4月美国颁布的《国家海洋政策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在海洋经济、安全与安保、海洋(对外界变化) 的适应能力、各地的选择、科学与信息等五大方面美国将采取的主要行动、进度要求和负责部门,同时介绍了美国各界对该实施计划的积极反应和少数异议,并分析了该行动计划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该行动计划给我们的启示,包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海洋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重视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与政策,从宏观层面设局和布局国家海洋事业;加强高层决策与协调机制建设;发展海洋科技和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与素质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渤海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洋综合立法的国家,也是最早制定国家行动计划来保护海洋环境陆源活动污染的国家.在联邦环境保护法和海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联邦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制与政策实施体系,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预防性方法为原则,协调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通过"海洋环境质量"计划与海洋保护区网络发展计划,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黄、渤海强风物理量场数值计算方案的实施,编制了DTST、PHPA、CALC等程序,为计算、诊断分析黄、渤海强风物理量场提供了工具。对强风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提供渤海沿岸和海上冰物理和力学性质服务,结合渤海海冰特点、渤海海岸和海洋工程对冰单轴压缩强度的需求、海冰强度控制因子以及实施现场调查的设备和能力,通过黄河口附近海域现场实践,形成完整的海冰单轴压缩强度试验技术及冰样温度、密度和盐度测试技术及应用这些测试技术的注意事项和现场解决可能出现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渤海初级生产力的研究,是渤海水产资源增殖计划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了估算渤海从初级生产者到渔业捕捞对象各级生物产量和各级营养阶层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首先要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的蕴藏量及其生产能力,即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所有可以用来估算海洋浮游植物蕴藏量的方法中,根据海水中叶绿素含量,来计算海洋浮游植物的蕴藏量的方法,似  相似文献   

11.
简讯     
针对今年农业部提出的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的目标,日前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局组织了环渤海区的渔业生产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的座谈会,就目前黄渤海大宗捕捞品种的鲅鱼、鳀鱼、对虾等保护与管理进行了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海域,是京津冀城市群蓬勃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沿岸人类福祉息息相关,其生态环境修复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其他类似水域或地区的生态修复既有成果,立足渤海水域特点和现状,提出动态思维与整体保护原则、生境连通性修复原则、不同时空尺度修复原则等生态修复原则,并指出渤海生态修复需理性规划渔业经济活动,统筹考虑渤海生态与冲淡水之间的关系,建议运用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合理预测、规划、定位、配置、实施和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稳定,重点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适应性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渤海及其局部海域为例,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地转缺失对水动力过程的影响,评价不同空间尺度下实施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的理论可行性。结果表明,对整个渤海、辽东湾这么大尺度的海域实施物模试验理论上是不可行的;对90km尺度的渤海湾,地转缺失使模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对莱州湾61km尺度的海域可进行物模试验。研究确定60km为实施潮流物模试验一般的理论允许尺度。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月21—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了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年会共有来自海内外39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收到约130份会议摘要。于2010年启动的"南海深部计划",旨在将南海现代深海过程与地质演变相结合,揭示边缘海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再造边缘海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15.
南隍城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南望烟台,北眺大连,岛陆面积1.715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人,230户。这里碧海蓝天,青山绿树,冬暖夏凉,是旅游观光和避暑的好去处,被誉为“海上仙山”。南隍城历史悠久,据传,秦朝时就有方士在此炼丹。唐朝时,李世民曾在岛上建大型海军基地。清朝光绪年间正式建村。南隍城岛琼波环绕,礁异滩奇,以其独秀的天姿海韵,吸引着古今过客游人。有著名的六大景观。  相似文献   

16.
渤海风暴潮监测预报与应急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渤海海洋石油产业生存、生产环境的同时,重点阐述了渤海石油公司港口码头近十多年来的风暴灾害,其中突出了8509号、9216号、9711号热带气旋期间的台风暴潮灾情和有关损失。文中的“渤海石油公司防潮应急办法”是保障企业生产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9711号热带气旋(强台风)防潮实例,是渤海石油风暴潮监测预报及应急防范系统成功实施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17.
渤海典型海岸带滩涂生境、生物资源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项研究为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源与修复技术领域课题“渤海典型海岸带生境修复技术”中的02专题“滩涂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与示范”(2002—2005年)。笔者恩师我国箸名海洋生物学家吴宝玲教授、海洋农牧化专家徐绍斌教授从80年代开始就鼎力呼吁重视保护、修复渤海生态系统的安全,但他们生前无缘实现这一科学发展理念。时至今日,渤海生存抑或死亡,已别无选择。该项目是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第一个有关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的课题,有幸亲躬项目研究,以承继慰籍俩位恩师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钻井向深层发展,钻井风险逐渐增大,费用逐渐增加,如何有效降低作业成本是渤海勘探井作业一个比较棘手的课题。早期渤海井深4000m的勘探井身结构设计至少需要五层套管,但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渤海勘探井井身结构逐渐优化,节约了较多成本。针对渤海集柬勘探钻井实施的中339.71nm套管作为隔水套管的局限性,从稳定性、相关配套设备技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对中508nm+Ф339.7nm表层套管二合一钻井技术的优越性进行了介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势必将给今后的勘探钻井作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山东省环渤海沿岸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海岸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导致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生态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缓解和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带动沿岸经济类型向生态文明经济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海洋生态红线的内涵及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情况,对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进一步实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ROMS海洋模式和NCEP CFSR提供的日平均和月平均驱动场资料,对渤海冬季风生环流和水交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使用包含渤海冬季频繁出现的高频大风过程的日平均风场资料模拟的渤海冬季环流流速明显增强,与用观测资料归纳得到的渤海冬季环流分布吻合较好;大风过程对渤海冬季环流的贡献较大,无论强度或是流态,大风作用下的渤海流场结构在冬季占主导作用。同时大风作用通过控制渤海海峡处强烈的流出和流入,提高渤海与黄海之间热量交换以及水交换能力:通过渤海海峡进入渤海的热输运量显著增加,平衡渤海整体的热量收支;渤海水体平均存留时间缩短,整体水交换得到改善,而在月平均风场驱动结果中只存在缓慢的季节性变化。这显示渤海冬季大风过程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可能直接影响着渤海冬季的环流形态和长期变化,也影响着渤海水交换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