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管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纲  朱奎 《岩土力学》2009,30(3):825-831
采用通用Peck公式计算顶管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平面处的土体竖向位移。对地下管线的受力模型进行简化,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得到地下管线由于顶管开挖引起的极限弯矩、理论弯矩以及管线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与连续弹性解、Attewell解和王涛解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土质条件、管线材质、管线埋深、管线管径对地下管线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土质,可较好地预估管线所受弯矩,且不会低估管线所受的最大弯矩;在相同条件下,管线埋深越大承受的弯矩也越大,但埋深仅对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位置附近处的管线影响较大,对其余部位影响较小;管线抗弯刚度越大,管线承受的极限弯矩和影响范围也越大;管线管径越大,管线承受的弯矩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京哈路D-E段热力管道顶管施工为例,介绍了SH-308型螺旋式小口径顶管机在非开挖地下管线顶管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南京及周边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基础地质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民  金洋  翁志华 《江苏地质》2007,31(3):180-186
南京及周边地区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对调查区表、深层土壤采样分析了54项指标。提供了南京地区54项指标的表、深层土壤背景值,对比分析了背景值特点,讨论了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分布特征,探讨了基础地质研究中地球化学在地层岩性、岩相划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地表和浅地层往往难以利用,这导致深地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常见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顶管法和盾构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可以适应地下20米甚至更深地层的新顶管方法。该方法操作时,掘进机和顶管不断向深地层顶进,直到顶管完成。这要求必须建成一个超挖区(所谓的“机尾空隙”),以降低土管之间的摩擦,并用润滑剂来填充。然而,随着超挖区域形成,地面的应力释放会不断增加,周围土体的稳定性会面临一些挑战。为了在更深的地层中利用该顸管法,超挖区域的理论、分析和装置必须系统化,并且必须存储这些系统化的数据。因此,本文使用数值分析方法讨论了深地层顶管施工方法中超挖区域的条件。另外,此研究已经研制出了由表面活性剂和粉煤灰混合组成的应用于深地层顶管施工的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深层搅拌桩在顶管工作井帷幕止水以及加固地基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桩对工程地基加固,以及在地下水位较高时深基坑开挖施工止水帷幕,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振动锤沉拔钢护筒与旋挖钻机钻进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振动锤适用于软土地区各种施工环境和各类桩型,包括陆地、水上、水下的打桩、拔桩、沉箱作业,地下防渗墙、土壤压实优越性,也发挥了旋挖钻机施工速度快的优越性,同时也拓宽了旋挖钻机对软土地区施工的领域,提高了旋挖钻机施工软土地区桩基的效率和质量,为旋挖钻机施工类似地层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为暗挖法之一的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矩形顶管施工大多在建筑密集、市政管线复杂区域,对地面沉降变形非常敏感。研究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变化规律,对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进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张江高科站一号出入口工程为例,通过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土压力、分层变形、地面沉降等的监测,分析了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的变化规律,为在环境复杂区域矩形顶管合理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显达 《地下水》2022,(5):270-272
顶管施工技术凭借其显著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系统阐述了顶管施工技术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出要全面掌握地形地物状况、仔细检查地下管线、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等准备工作,进一步探讨了测量工作、洞口止水处理、注浆控制、施工纠偏与安全控制等顶管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研究成果可为顶管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04,31(9)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DN3000土压平衡顶管机由镇江安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镇江煤矿专用设备厂)自行设计、制造成功。该产品直径3.8 m,质量60 t,现已运往越南投入使用。 DN3000土压平衡顶管机是中国港湾集团公司用于国际招标项目越南胡志明市环境卫生NL-TN流域的工程机械。由于越南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大部分顶进工作在湄公河下,并且河两岸地下排列有木桩和水泥桩,所以必须要保证设备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还  相似文献   

10.
矩形断面管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在本工程中,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施工,证实了矩形顶管机在长距离及弯曲顶管施工中的各方面适用性,相信今后矩形顶管机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句容市某水厂位于三叠系灰岩地区,地下岩溶较为发育。为保证自来水厂顶管施工安全,需查明顶管沿线地下岩溶发育情况。物探勘察工作在缺乏相关地质资料的情况下,采用综合物探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主动源面波勘探及高精度微重力法),查明顶管沿线地层分布,发现了3处低阻异常,4处低速、重力低异常,经验证其中2处由无充填溶洞引起,为顶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勘察资料。  相似文献   

12.
姚邦杰  刘琦  任标  王涵 《工程地质学报》2019,27(5):1179-1187
由于岩溶地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其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具有特殊性,因而水不仅会携带土壤发生地表流失,而且会发生地下漏失,造成该地区土壤流失量大,岩溶石漠化现象突出,治理难度大。本文以贵州贞丰-关岭花江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水样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均衡量等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出地下水位、地下暗河流量变化情况,得到该区岩溶水均衡量,其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地下水系统排泄量变化及地下水流向特征,初步阐明该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特征,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趋势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土壤常量元素来源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华东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常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关系,以及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常量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该地区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常量元素存在显著相关性,质量分数比值为0.75~1.04,说明该区域表层土壤常量元素与深层土壤属于同一物质来源,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常量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质量分数的高低及变异系数的大小除了成土母质原因,元素自身地球化学性质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元素之间相关性及因子分析很好地区分出了在该地区成土过程中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即CaO-MgO-Na2O、Al2O3-TFe2O3-K2O、SiO23个组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该地区表层土壤常量元素对成土母质有良好继承性,因此能够利用表层土壤元素组合特征和质量分数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辨别该地区土壤的成土母质岩性、来源和土壤机械组成。  相似文献   

14.
顶管施工对相邻平行地下管线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余振翼  魏纲 《岩土力学》2004,25(3):441-445
顶管施工引起的管道周围土体移动会对相邻地下管线造成危害。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顶管施工引起的相邻平行地下管线的位移,研究了注浆、纠偏、离顶管距离的远近、地下管线埋深、管线与土体弹性模量比及不同管材对地下管线位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注浆与纠偏压力越大,地下管线的位移越大;地下管线距离顶管越远,引起的位移越小;地下管线弹性模量越小,产生的位移越大。  相似文献   

15.
滁州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滁州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统计获得了表、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及相关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影响显著,表层土壤元素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在不同的土壤层的一些元素含量明显不同。土壤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已经对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中应多考虑地质背景、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商周高速穿越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水平衡顶管技术被广泛用于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地下管线工程中,并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施工中也出现了长距离施工减阻和轨迹精度控制等难题。结合商周高速顶管穿越工程,探讨了顶管机选型、注浆参数、顶进力估算和轨迹纠偏等关键技术。通过对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工程采用的润滑泥浆的减阻效果明显,有泥浆润滑时(15m后)的摩阻力约为无润滑时(15m前)的11%,实际的总顶进力约为计算值的9%。利用激光全站仪对掘进机头的轨迹偏差的分析结果表明:机头的水平轨迹偏差很小,且无明显规律;机头的下沉可能会导致轨迹容易向下偏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下水循环演化的关系,文章选取贵州省毕节市典型农业区的农田、林地、草地灌木和建筑用地等四类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水化学分析和图解方法,研究裸露岩溶地区其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类土地利用区域地下水主要组分的浓度和主要矿物的饱和指数都呈差异性。此外,土壤易溶盐组分也随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并且发现,绝大多数样品中,土壤易溶盐组分浓度高于地下水中相同的组分。因此,降雨入渗补给条件下淋滤作用可导致土壤中易溶盐组分进入地下水中,进而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浓度的演化趋势。研究区域地下水均以HCO3-Ca型,HCO3-Ca-Mg型和HCO3-SO4-Ca型水为主,但是,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组分和水化学类型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中存在差异性。基于本研究建立了地下水演化的两种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8.
《岩土钻凿工程》2010,(2):28-28
在昆明市政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而地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管网,让传统的水泥顶管、钢管等材质的使用受到限制,一种全新的材质玻璃钢夹砂顶管在昆明首次被采用,其优越的特性让多项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由广明  葛金科  刘学增 《岩土力学》2006,27(Z1):398-401
上海市西藏路电力隧道工程是目前国内难度最大的长距离、大口径复合曲线顶管工程,顶管穿越苏州河、复杂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密集地区,尤其是穿越地铁人行通道和运行中的地铁2号线,因此施工中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结合工程实际,将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三维曲线顶管施工中顶管的顶进精度、泥浆套、地表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很好的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了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海合流污水二期工程1.1标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土质条件等情况。自行研制开发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本文从工程的条件以及泥水加压平衡顶管的发展史、泥水加压顶管机与其它顶管的比较等了开发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的必要性,叙述了沁比加压平衡顶管的优缺点,着重叙述了泥水加压平衡顶管的工法系统、设计特点、主要性能、技术参数系统控制及监控等。详细说明了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泥水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