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对谷歌地图API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以及目前在各个行业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服务渔港的谷歌地图API调用的建议与方法。通过谷歌地图为开发者提供的地图API,将谷歌卫星地图嵌入或调用到已开发的地理信息平台中,使渔港的展示效果更为真实,同时也为后续面向渔港建设的地图产品开发做好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3.
对地理空间信息分发技术做了一个综合性论述,由时代背景引入,首先阐述了地理信息分发的基本思想以及数据分发的概况,然后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信息分发理论与技术,最后对实现地理信息分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结构层次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结构层次设计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网格结构层次有五层沙漏结构和开放网格服务结构,都志辉等人从开发的角度又提出了一般的网格层次结构,以此为基础试设计并探讨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5.
6.
基于ArcGIS Flex API的WebGIS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Flex技术体系与特点,分析了基于Flex的WebGIS的系统结构,阐述了Flex在WebGIS设计中的优势所在;并结合ESEI公司的ArcGIS Flex API,设计了某地的“三防”决策管理WebGIS系统,论文从数据链接、地图显示、统计图表等功能实现说明了基于Flex的WebGIS设计过程;实践证明,使用Flex能移有效地提高WebGIS客户端的交互能力. 相似文献
7.
8.
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出发,在深入研究RESTful API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框架,制定了RESTful API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资源标识、参数、资源的表述、验证、异常处理和缓存6个方面分别介绍智慧旅游API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可提高智慧旅游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为智慧旅游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海陆空多源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多源地理空间信息融合共享的问题,按照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将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为测量与制图不分、职责与标准不分、数据与产品不分以及认知与产品不分等四大原因;同时,参考国外测绘技术的演变,提出了一个包含调整任务分工、强化测绘理论、变革技术体系等三大手段在内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模式和共享策略.最后给出了一个多源地理空间信息融合的示例,并指出了为实现多源地理空间信息融合共享所应当采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47(8)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是以推动我国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科技创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 相似文献
12.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47(11)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是以推动我国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科技创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 相似文献
13.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47(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是以推动我国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科技创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 相似文献
1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47(z1)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是以推动我国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科技创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 相似文献
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2013,6(3):175-193
The hypermap concept was introduced in 1992 as a way to hyperlink geospatial features to text, multimedia or other geospatial features. Since then, the concept has been used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although it has been found to have some limit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s (SDIs) adopt diverse and heterogeneous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 (SOAs). They are developed by different standard bodies and are generally disconnected from mass market web solutions. This work expands the hypermap concept to overcome its limitations and harmonise it with geospatial resour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ROA), connecting it to the semantic web and generalising it to the World Wide Hypermap (WWH) as a tool for building a single ‘Digital Earth’. Global identifiers, dynamic links, link purpose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re introduced as a solution that orchestrates data, metadata and data access services in a homogeneous way. This is achieved by providing a set of rules using the current Internet paradigm formalised in the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REST) architecture and combining it with existing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standards. A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is also presented and the strategies needed to implement the WWH, which mainly consist in a set of additions to curr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roducts and a RESTful server that mediates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the local GI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空间索引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Windows API 提供的区域、路径、裁剪操作来建立网格空间索引的算法,对比实例证明,其具有简单易行,构建网格索引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