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为研究区,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在长春东部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动态监测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利用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基础测绘成果,结合1965、2005、2013年3期卫星影像对沐石河镇侵蚀沟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对浙江省东部象山港一带近30 a来的海岸线及潮滩变迁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该区淤泥质海滩发育,海岸类型以淤泥质为主,岸线在1986~1996年间有较大变化,外迁宽度最大达1 700 m,1996年以后基本进入稳定状态。潮滩发育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遥感影像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而长期的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坡耕地表面出现大量的侵蚀沟。侵蚀沟的识别是土壤侵蚀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遥感技术在侵蚀沟的识别中应用广泛,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针对特定地物影像的识别,如何选取最能够有效描述该地物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构建了耕地和侵蚀沟遥感影像的训练样本集,基于样本集分别提取了由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组成的浅层特征、SIFT特征经编码后得到的中层特征,以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层特征;再基于不同层次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分类器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出含有侵蚀沟的遥感影像,形成了一套针对侵蚀沟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为东北黑土区的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中层特征的识别精度最高,为98.5%,但该特征需要人工设计,自动化程度有限;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自动提取深层特征,其识别精度达到了95.5%,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满足侵蚀沟影像的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南北两岸岸线变迁遥感动态调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多时相遥感资料为基础,利用遥感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对杭州湾南北两岸的岸线进行了遥感调查,查明了岸线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杭州湾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淤泥质潮滩通常是测绘"盲区"。本文讨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提取潮滩水边线以此构建潮滩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探讨在不同潮情条件下,各光谱波段对淤泥质潮滩水边线判断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沙质海岸与淤泥质海岸水边线的确定方法有较大差别。采用了GIS技术对提取的水边线赋予相应的高程值,该值采用研究区附近潮位站理论潮位推算卫星过境的瞬时潮位值,以此构建潮滩DEM,与近期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在106.2 cm-358.6 cm高程范围内,二者相对误差<0.5 m的区域占总面积约70%,0.5~1.0 m为20%,>1.0 m占10%。遥感构建DEM作为一种手段对实测资料的欠缺是一种补充,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精度有望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特别是2000年以后获取的遥感图像,调查分析了长江安徽段岸带变迁形式和崩岸特征,并按12个不同河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遥感动态监测及泥沙输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为试点,选择1992和1996年两个时段,通过遥感、GIS以及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建立水土流失变化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并从流域的土壤侵蚀推测和分析流域河流泥沙的输移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疆策勒县地处低-中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本文首先以RapidEye和ASTER GDEM数据为数据源,在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工判读相结合,遥感解译结果与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策勒县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各类地质灾害点108处,其中崩塌60处、滑坡27处、泥石流21处.其次,利用Ar...  相似文献   

9.
根据卫星遥感图像特征,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复杂沟系泥石流的运动及动力学特征,提出了泥石流在支沟中是匀变速(加速)运动,在主沟中是脉冲式运动。阐述了主沟中的脉冲式运动方式是由泥石流能量(动力)积累与释放交替演变的结果,而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是由主沟两侧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形图和航片、卫片等多源遥感图像,对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变迁进行研究发现,1955~2007年间,运河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河道长度从21.05 km缩短至16.23 km,水域面积从0.76 km2增加到1.03 km2,平均宽度从36.10 m增加到63.46 m。运河沿岸2 km范围内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用地从31%增加到68%,农用地从61%减少到16%,工矿用地从8%增加到16%。通过分析运河周边工矿用地类型的变迁,了解到杭州工业对运河的依赖。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程改变了运河的航道,工业用地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1988年和2007年的两期数据来看,虽然工矿用地面积所占比例都是16%,但运河老河道经过的中河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2.77 km2减少到0.82 km2,同时新开的运河河道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0.74 km2增加到3.38 km2。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3年始开展的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就项目涉及到的第四纪基础地质 与第四纪冰川遗迹、现代冰川雪线、湖泊湿地、荒漠化等专题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明确了项目开展的意义,给出了青藏高原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强调了地学因素对于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以及近30a来全球气候变化对 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适应性变化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都安石漠化趋势遥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吴虹  陈三明  李锦文 《国土资源遥感》2002,(2):15-19,28,T002
通过遥感技术在广西都安县石漠化预测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讨论了应用遥感技术圈定石漠化区域与遥感地质填图的异同 ,提出了“对石漠化区域的确定也就是对满足条件DR∈DC∩DV区域的确定”的数学分析结论和两种提取石漠化遥感影像信息方案 :一种是以石灰岩波谱特性和热性质参数为基础 ,直接从TM像元亮度 (或灰度 )数据中提取石漠化影像信息的方案 ;另一种是以植被波谱影像模型和图论为基础 ,通过对DC 与DV影像区域的图形关系逻辑运算 ,间接提取出裸露石灰岩分布区域的整体图形信息 (即边界线信息 )的方案。通过试验区 1991年和1998年两种TM时相的 30× 2种像元分析法试验 ,确定出以TM6波段图像为中心波段的最佳假彩色合成增强处理方案。将此方案用于对都安县全区 1991年和 1998年两种时相的TM图像处理 ,获得了“都安地区石漠化范围正在扩展 ,而这种扩展与当地人类活动加剧有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风沙地区遥感图像分析及其对选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沙丘研究的优越性,重点介绍了沙漠地区各种类型沙丘的影像特征,并以其形态特征分析为依据,对某些类型沙丘的成因提出了看法,同时指出遥感图像沙丘判释对线路选线的意义及风沙与铁路、公路选线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南昌地区新构造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第四纪河湖相冲(堆)积物十分发育且分布很广的南昌地区,利用TM5、TM4、TM3彩色合成图像清晰地辨别出二种新构造运动: 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移动。垂直升降运动造成了赣江、抚河由西向东迁移; 水平移动引起青岚湖、军山湖等湖泊拉张裂开。指出了这二种新构造运动所引发的河(湖)岸崩岸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貌学和构造力学等理论与方法,利用遥感信息对矿区新构造应力场的方向与大小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成果对矿山开发规划、主要巷道布置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鲁南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量平衡理论为依据,采用不同时相的TM图像数据及多元信息复合技术对鲁南地区沂源、沂水、沂南三县(简称“三沂”)的地下水资源、地表水拦蓄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南沙群岛岛、礁、滩、沙分布现状遥感调查为例,介绍基于PC机上的桌面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和制图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实践证明,桌面软件功能强大,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普及的特点,并能够实现可视化的计算机交互式图像解译和全数字化的计算机遥感制图。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资料对安徽省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圈出灾害影响范围,为总结分析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灾害区划,预测灾害易发区段,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SS图像和TM图像为基本信息源,从影响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要素,如地质(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植被、水文(河流、冰川、雪被)、地面物质组成以及泥石流沟的遥感判读入手,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分布状况、孕育和诱发条件进行探讨,进一步对该区泥石流灾害发育程度进行区划,并对危险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在海南岛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对海南岛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系统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发展趋势,编制了海南岛地质灾害综合区划图;研究了重点地区金属矿、砂石矿分布规律,预测了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系统分析了岛内旅游资源分布现状与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编制了全省旅游规划卫星影像图,其成果为海南省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