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布点原则;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基于VB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本文就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时的沉降量估算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其后,简述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论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后沉降预报方法。结合江苏省某高速公路现场监测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它对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沉降变形观测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沉降变形观测的观测项目和目的,确定了5个统一的现场工作要点的编制原则,提出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进行沉降观测特殊的3项职能问题,阐述了合理布设沉降观测点的重要性,提出了沉降观测点布设原则和步骤,论述了布设观测点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了布设观测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汪祖民 《测绘通报》2001,(12):20-21,34
分析高速公路沉降变形观测的特殊性,认为用灰色理论进行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报是可行的,提出用Excel进行运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夏盛  尹维刚 《江苏测绘》2001,24(4):26-27,37
205省道常熟复线养护改善工程,是苏嘉杭高速公路的配套工程,由于该工程地处水网地区,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为了保证路堤施工安全,希望通过沉降观测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指导。本文对沉降观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目的在于保证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等水准在汕汾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工后沉降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等水准在汕汾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工后沉降监测的应用,详细描述观测方法并进行了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YJ高速公路某路段近十年来部分路桩的沉降量以及三个典型路桩的月沉降速率变化,从而得出了YJ高速公路的一般沉降规律。根据路段不均匀沉降分析,分析可能产生路面裂缝的位置;然后,经过实地调查,对实地发现的路面裂缝进行了及时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高速公路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对公路的运营及维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是国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高速公路的修建及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累计约13.1万千米,居于世界前列。软土路基是一种特殊的路基,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天然强度低和渗透性差,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海沿岸以及多雨的山间洼地等地区,修筑的高速公路如果穿过软土地区,其路基的沉降持续时间更长,变形速率更快,严重影响路面的平顺和稳定,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沉降观测和精度更高的沉降预测模型。本文以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速公路(简称哈牡高速)为研究对象,实地采集沉降观测数据,将常用的沉降预测模型结果与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组合预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对东北地区软土路基高速公路的沉降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袁静 《江苏测绘》2013,(5):39-40,43
公路的不均匀沉降会对车辆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和预测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必要手段.本文将时间序列法用于高速公路沉降预测,分析时间序列法的建模步骤、参数估计和适应性分析原理.通过程序计算得到预测结果和精度,与传统的双曲线法比较发现,时间序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法的特性及其有点的基础上,结合武汉某大学教学楼GPS变形监测数据,首先使用不同的小波函数及阈值策略分别对GPS观测数据的非差、单差相位观测值和伪距观测值进行阈值去噪处理,然后分别使用Bernese高精度数据处理和Trimble TG0软件对消噪前后的单差相位观测值、非差相位观测值和伪距观测值进行基线解算。最后,比较消噪前后基线解算结果,分析不同小波函数和阂值策略对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探讨小波变换阅值去噪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现代变形监测网常用的观测方法,从观测元素的可靠性和灵敏度数学模型出发,通过1维、2维监测网数据来分析各个观测元素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并得出变形监测中观测方法对观测元素的敏感度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邰贺 《全球定位系统》2019,44(5):117-122
针对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下网络实时动态(RTK)在特殊环境中无法获取固定解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虚拟观测数据的后处理解算方法,探讨了基于Trimble Pivot platform软件生成虚拟观测数据和利用TBC软件网求解观测点位置的解算流程和步骤,分析了虚拟观测数据的使用对解算精度的影响.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虚拟观测数据各项质量评估指标均与真实观测数据相当,且通过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虚拟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巫兆聪  巫远  张熠  杨帆 《测绘学报》2016,45(7):841-849
传统光学卫星国土观测覆盖评估建立在卫星对地理想覆盖的基础上,并未考虑卫星存储、星地数据传输、观测时长等物理量及观测区域气象因素对于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国土观测需求.建立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卫星数据存储能力、星地数据传输能力、卫星单圈最大观测时长、卫星观测太阳高度角等性能参数,提出了基于物理性能约束下的有效覆盖计算方法。根据气象台站历年气象数据,提出了气象约束因子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卫星物理性能约束与观测区域气象约束,计算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最后根据专家设计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对于国土观测的需求满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国土观测有效覆盖的估算和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接近于国土观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些构筑物,不能按常规方法埋设观测点,介绍一种新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方法一粘合观测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对新观测点稳固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观测与测量信息模型的基本构成,研究了复杂观测模型和时间序列观测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实现了对金沙江下游攀枝花水文站的多要素观测建模和水位过程观测建模及建模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整星座低轨卫星观测数据的缺失制约了LEO卫星导航增强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LEO导航增强星座地基观测仿真系统,构建生成了LEO星座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仿真模型;介绍了仿真系统设计流程和架构、仿真地基LEO观测数据;使用RTKLIB进行了标准单点定位(SPP)和精密单点定位(PPP)解算,验证了仿真系统搭建的正确性,以及伪距和载波观测值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只考虑几何距离的地基观测数据,该系统考虑各误差模型后观测数据置信度高,可用于支撑LEO导航增强星座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曲海涛 《东北测绘》2012,(5):158-161
为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对其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必须按规定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原因、观测精度和频率的确定、基准网点及观测点布设、观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观测实例进行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常规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相关要求,然后给出了南通市通州区星源.和谐大厦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并重点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单个点而言,CJ 3最不稳定,CJ 4最稳定,但最终所有点都稳定在0~1 mm区间内,该大厦在观测周期内沉降变形稳定,符合精度要求,建议按"沉降观测技术方案"观测周期,继续坚持沉降观测,以监测该建(构)筑物未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基坑变形监测项目,从观测墩及觇牌的设计、观测方法、精度估计等方面对基坑水平位移观测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利用差异沉降量推算法进行倾斜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