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设计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书馆的收藏、整序、服务职能,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所有职能的变化趋势,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关系的巨大变化,指出读者对馆员的依赖逐步变为对网络的依赖,馆员对读者的当面服务逐步变为网上的服务,两者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逐步从书刊文献的表面服务走向计算机网络的深层服务。  相似文献   

3.
地震速报是地震部门一项重要地震信息服务职能,地震速报信息传播效率影响着地震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地震速报概况和地震速报信息内容特点,对地震速报在各类平台的信息内容形式、技术服务特点进行分析,提供不同层次的地震速报信息服务需求,实现地震速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服务价值,为提高地震行业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旻坤  徐昔保 《湖泊科学》2021,33(1):309-318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近30年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情况,本文对已有文献与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直接获取鄱阳湖水资源供给、渔业资源供给、水环境净化服务数据,通过输沙量法、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计算泥沙淤积调控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利用RMSD方法分析19922014年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结果表明:(1)渔业资源供给和水环境净化服务不断下降,水资源供给和泥沙淤积调控服务在2010s有所恢复;(2)冬候鸟种类和数量增加,鱼类种群结构逐渐恢复,但Berger-Parker指数总体上升;(3)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多样性上升,浮游动物多样性下降;(4)不同时间尺度各服务间均为高权衡关系,水环境净化服务相对收益始终高于其他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搭建基于Django框架的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过程中,为实现地震目录的快速展示,介绍了在Web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进行数据分页的方法,并实测了两者的Web响应速度。结果表明:当数据量较大时,在数据库服务层实现分页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何霆 《华南地震》2012,(3):107-117
广东省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平台在2009年正式开通后,经过几次中小型地震的检验,系统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包括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平台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民众的服务能力不足等。通过改进系统现有的服务模式,提供更多实用的服务功能,如信息收集、短信群发、交互式服务和统计分析等,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民众,在应急事件中发挥更大的功用。  相似文献   

7.
赵国峰  李丽  马秀丹 《中国地震》2022,38(3):585-595
针对震后(特别是大震后)地震行业短信突发应用场景,在12322地震速报短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优先级策略和多线程处理模式,以解决震后速报业务人员及其他特定人员的优先服务问题和网关速率弹性扩充问题,并设计自助式交换服务框架,方便平台的运行服务工作。最后对平台服务局限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了平台近年来的运行和服务情况。  相似文献   

8.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应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10)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民航空管体制也在持续完善,因此航空气象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脚跟,需要持续壮大自己,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创新,采取有效策略强化航空气象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航空气象服务理念,做好相关预报方面的服务工作,做到为航空气象服务、空中交通服务部门等提供十分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徐敏  董旭辉  羊向东 《湖泊科学》2014,26(3):331-339
当今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影响下,作为地表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生态系统正遭受着巨大威胁,其服务功能急剧退化.如何客观地评价湖泊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并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长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过程与机理的分析,有助于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的预测.然而,现有的观测数据往往时间较短(通常小于50年).连续的湖泊沉积记录为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长期过程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列举了可反映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一些古湖沼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相对明确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将其与各项服务关联起来.最后,结合巢湖实例分析来说明这些指标在评估湖泊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当今巢湖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加是以调节服务的丧失为代价的.尽管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古湖沼学手段无疑为今后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历史状况的评估提供了途径,为古湖沼学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今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志愿者行动     
李慧  骆团结 《地球》2009,(3):20-22
志愿者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6月,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BGS)推出地学信息服务网页,由此标志其重要服务之一的地学信息服务全面启动。近几十年来,BGS一直在开展相关的地学信息服务,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服务用户并提供解决方案,BGS推出了BGS Informatics。我们对其做一简要介绍。1 BGS地学信息服务能力(1)专业化地管理数字数据和模拟数  相似文献   

13.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功能模块之一,其特有的运作模式对完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方式、提升信息服务的用户体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和多个专业数据共享分中心的数据资源,通过对比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相对于传统服务方式在到达率、时效性、互动性、推广度和定制化等方面存在的优势,探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提供共享信息推送、数据申请和意见反馈等服务的可行性,为进一步优化地震科学数据的共享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福建地震科技阅览室在服务地震科技工作者和服务科普宣教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讨了通过新一代地震知识智能阅览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地震系统知识获取服务水平和地震科普水平的设想,分析了系统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以及实现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提高地震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信息社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法规建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法规宣传和普及、地震灾害影响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和防灾避震服务等。通过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灾害性天气对野外石油勘探的不利影响,并利用气象服务辅助油气勘探工作,采用石油勘探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和气象卫星协助石油勘探选区工作的方法,建立了石油勘探气象服务系统.本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方式,为自动化的石油勘探气象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对石油勘探气象服务方式的自动化.目前石油勘探的气象服务水平还很低,并且各地发展不均衡.要建立完善的石油勘探气象服务系统,重点需要做好两点工作,即加快气象服务基础建设,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是地震应急社会化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地震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内容。本文初步论述了云南地震应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平台架构、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人类社会福祉的有效途径.然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ES)的获得必然会产生成本投入,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忽略了相关成本分析,给土地规划造成了混乱,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认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净价值(NES)的差异,改进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该研究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基础上,评估了1952年以来中国大陆主要生态系统(包括农田、草地、林地和湿地)服务净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服务净价值为10.0×10~3元/公顷,为服务价值的35.1%,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最低,为-0.7×10~3元/公顷;中国大陆农田、草地、林地和湿地2014年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7.2×10~(12)元,是全国国民净收益(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政府收入的总和)25.6×10~(12)元的27.0%.1952年以来,由于人口增加的持续压力和环境政策的原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净价值持续减少;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森林保护政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净价值止跌回稳.但相关政策忽略了林地以外其他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农田、湿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由于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和净价值差异显著.为了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修复(尤其是人工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应该注重成本效益问题,通过不同措施的成本收益比较,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保护项目的成本,增加环境保护项目的收益,这是修复生态学需要面对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地震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在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中数据库系统相对于文件系统的优越 ,介绍了当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并列举了成功应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的范例,从而论证了地震系统建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测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的服务水平,构建了基于Django框架的可视化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该系统以Django框架为基础,在前端工具包Bootstrap的管理下,通过Highcharts图形库和高德地图实现了地震目录的可视化服务,为地震目录的对外服务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