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省北部(鄂西北、制州、孝感、黄冈三地区北部)多为丘陵岗地,土壤蓄水能力较差,夏季由于太阳暴晒,气温高,蒸发量大,如遇长期无雨或雨量很少,极易造成严重干旱.1988年6月鄂北降水过程少而且弱,特别是鄂西北,全月没有一次中雨以上的降水过程,这种情况只有1977年出现过,7月鄂北只有6~9个降水日,而且都是中雨以下的降水过程,如此少的降水仅次于1959年.鄂北共选取15个代表站,6月、7月雨量距平百分率≤-50%达9个站以上的年份,(表1).1951年至1988年6月、7月干旱的年份分别有1988表1 鄂北6月、7月干旱年月雨量距平百分率≤50%的站数  相似文献   

2.
赖传楚 《暴雨灾害》1991,10(4):39-51
<正> 1991年,湖北省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异常梅雨天气和百年不遇的集中暴雨洪涝灾害,秋季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特大干旱.特别是进入秋播关键期的10月,仍无明显降水,干旱日益发展,鄂北、鄂东岗地尤为严重.由于普遍缺水,小麦不能按时播  相似文献   

3.
李玉祥 《暴雨灾害》1992,11(4):30-31
<正> 我省北部(鄂西北、制州、孝感、黄冈三地区北部)多为丘陵岗地,土壤蓄水能力较差,夏季由于太阳暴晒,气温高,蒸发量大,如遇长期无雨或雨量很少,极易造成严重干旱.1988年6月鄂北降水过程少而且弱,特别是鄂西北,全月没有一次中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1998年度冬小麦产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 《湖北气象》1998,(2):31-31
1 预报依据1.1 天气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湖北各地小麦常年播种期大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1997年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大播期在10月中旬,播期比常年提前8~10天;鄂西北大播期在11月上旬,其中鄂东北播期提早2~4天,鄂西南则推迟5天左右。播种期间全省大部地区温光适宜,降水正常,土壤墒情较好。 小麦播种10天左右开始出苗,其中江汉平原6天左右,鄂北和鄂西北8~10天;鄂东北10~13天,出苗后苗情大部为1~2类苗。由于气候偏暖,气温较高,土壤相对湿度一般在70%~90%,全省大部地区小麦进入分率期在12月上中旬,比常年提早10~15天,少数地区推迟5~7天(如郧西迟7天,麻城迟5天)。播种到冬至前(12月20日)的积温,大部地区400~600℃,比常年偏多50~100℃,少数地区偏少50℃左右(如随州少45℃,枝城少59℃)。  相似文献   

5.
1991年,湖北省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异常梅雨天气和百年不遇的集中暴雨洪涝灾害,秋季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特大干旱.特别是进入秋播关键期的10月,仍无明显降水,干旱日益发展,鄂北、鄂东岗地尤为严重.由于普遍缺水,小麦不能按时播种,油菜不能适时播栽,人畜饮水和工业用水都发生困难,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秋旱为我省历史之罕见.  相似文献   

6.
鄂北岗地历来被誉为湖北省的“旱包子”,干旱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农业生产和繁荣农村经济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因此,全方位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作业,不仅能缓解这一地区的旱情,而且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人影已经成为襄樊市特别是所属各县(市)气象事业稳定与发展的第一支柱。然而,人影事业在鄂北岗地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这项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巩固和加强,便成为襄樊市气象部门各级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此,从鄂北岗地的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人…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112°E以东的平原、丘陵地区,是粮食的主要产地。南北所跨纬度29°42′—32°34′N。本文分析了影响小麦和双季稻产量的气象因子的南北差异。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再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小麦和晚稻的种植区域的分类,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以31°N纬线为界,以北的鄂中丘陵、鄂北岗地为稻麦两熟区;以南的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为双季稻区。  相似文献   

8.
定量分析了盆丘中陵地区小麦、玉米等作物各生育期的需水量、日耗水量及水分盈亏值的变化规律,重点讨论了不同台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干旱情况。指出(1)小麦需水关键期(拔节——抽穗)水分亏缺多达24.8~32.4mm,各台地小麦普遍发生干旱,以二、三台地更严重:(2)玉米需水关键期多夏旱,频率高达40%~60%。容易导致玉米受旱;(3)小麦有最少需水期与最多需水期之分,玉米则只有最多需水期,但玉米对水分反应更敏感;(4)提出了该地区抗御土壤——作物干旱的若干气候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产田小麦千粒重农业气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与小麦千粒重的关系极为密切。乳熟期为综合气候关键期,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日较差为影响千粒重的主导农业气象因子,土壤相对湿度在55 ̄75%、温度日较差〉12℃为千粒重高度值年;而土壤湿度〉80%或〈52%及温度日较差〈10.5℃时为千粒重的低值年。提出,浇透抽穗,扬花水或早浇灌浆水均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的丰歉,与其生长的气象条件(特别是旱、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麦生长关锻期气象条件的好坏,又是影响小麦丰歉的重要因素.为总结经验教训,有必要对我县一九五七年建站二十一年来小麦生长关键期大范围旱、冻等恶劣气象条件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吴义城  冯明 《暴雨灾害》1996,15(1):47-48
<正>1995年度全省冬季和早春气候温暧,鄂西北、鄂北岗地少雨干旱;春播后期到出梅前,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多种气象灾害相继发生,东部和南部的暴雨洪涝和鄂西北的持续干旱尤为突出;出梅后北部旱情逐步缓解,鄂东和江  相似文献   

12.
辛玉善  杨锡勤  宋秀焕 《气象》1998,24(11):50-53
以黑龙江省850农场的资料进行分析,5至6月份小麦出苗、拔节至抽穗阶段,经常出现干旱,是需水关键期,对产量影响极大。所以利用麦田土壤湿度资料,建立经验公式,对土壤墒情进行预测预报,从而获得最佳喷灌时间及喷灌量,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四湖地区由长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四大湖而得名,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旁临沙市、东连武汉,包括沙市市、监利、洪湖市全境和江陵、潜江、荆门市、石首市部分地区,总面积一万一千五百四十七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80多个大湖和1000多个小湖垸组成,呈蜂窝状盆碟式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加上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汛期受长江、汉江、东荆河的洪水顶托,一遇大雨就形成大面积渍水,成为我省有名的"水袋子".鄂北岗地地处中纬度,属于北  相似文献   

14.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贮水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区冬、春小麦生长期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拔节至孕穗期是需水关键期,每增加10mm贮水量可使产量平均每亩增产11~12kg。土壤贮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弱,但随生育期后延,尤其在生殖生长阶段,深层土壤贮水量发挥了积极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棉花发展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需求增加是个世界性趋势,通过对浙江省棉花产量变化稳定性特征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是形成产量变化不稳定特征的客观原因,深入分析关键期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和确定棉花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指标,提出棉花优质高产的气象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韩经纬  吴学宏  宋桂英 《气象》2007,33(8):52-59
应用观测资料、云图产品、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06年春季内蒙古"5.25"特大森林火灾防扑火关键期转折性降水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火场区域的呼伦贝尔市气温偏高3~4℃、降水偏少90%~100%。防扑火关键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我国低纬地区,700hPa水汽通量中心值达19.7g.s-1.cm-1.hPa-1,同时低层我国江淮流域存在偏东气流携带的水汽补充。正涡度平流的输送使火场区域东风切变维持加强,在火场区域存在一个垂直速度上升区,中心值达-15.6×10-3hPa.s-1,散度场的垂直分布具有较好的抽吸效应,高层辐散对降水区域的引导作用明显。火场区域的热力因素使这一区域的降雨量加大。结果表明,异常的大气环流导致火场区域前期高温、干旱;防扑火关键期转折性降水的主要条件是长距离的水汽输送;在防扑火关键期的降水过程中,动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12个气象站点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生育期内需水量,分析其生育期需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多个地区需水量的年内分布,都在6月达到全年的最高值,在11或12月降至全年的最低值;需水量最大的是棉花,其次是小麦、花生和玉米;近40年,棉花、小麦、花生和玉米的需水量都表现为减少趋势.通过分析各气象因子与需水量的相关性发现:平均风速与作物需水量显著正相关,由于平均风速大幅下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因其他气象因子变化引起的需水量增加趋势,造成主要作物生育期需水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8.
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甘肃雨养农业区11个站点的土壤湿度资料及其相关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降雨量的补给和作物土壤水分状况.该区域土壤含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小, 变异系数增大.土壤水分不足区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90 cm以上, 而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区、作物生育关键期土壤水分不足区和土壤水分充足区水分变化深度可达180 cm左右.雨季降雨量对土壤水分补给率的地域变化范围为15.3%~41.7%; 补给率除受降雨量的影响外, 土壤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子.除成县、临夏和西峰外, 其余各站在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量均超过100 mm, 占需水量的30%~50%.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4~ 6月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 4月份我省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正常,降水南多北少,土壤湿度基本适宜,但光照不足。天气条件对早稻、棉花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油菜结荚成熟和收割以及小麦拔节和抽穗均较为有利,全省早稻基本上未出现烂种、烂秧,棉花做到了一播全苗,秧苗素质较好。 5月份上、中旬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光热充足,对早稻、棉花等春播作物生长以及油菜成熟收晒有利;但因降水持续偏少,土壤表层湿度偏小,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旱象,对春播作物的生长又有不利影响。下旬中开始,全省自北向南普降…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襄樊市位于鄂北,东连桐柏山,西邻武当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特点,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本区具有种植小麦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光热资源丰富,春季连阴雨少,小麦种植面积、总产或单产历来为湖北省各地之首。据1995年湖北省统计年报,襄樊市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的21%和35%。平均单产比全省高71%。因此,研制襄樊市小麦产量气象预报模式,对全省农业气象预报业务,尤其是全省小麦产量预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