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是降低深层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方解石类、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等成岩矿物的大量析出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溶解作用使深层碎屑岩产生粒间溶孔、溶缝、溶蚀填隙物内孔隙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从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C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在不同构造部位分别发育2~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某地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中的金异常特征进行了综述,指出金异常主要存在于第三系中段岩层中,异常在水系沉积物中强度最大,并认为金异常由次生富集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生界终端扇沉积体系与储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朱如凯  魏伟 《沉积学报》1999,17(12):752-75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生界沉积时期气候干燥,沉积物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根据岩石学、沉积构造、沉积相序组合等分析,认为其沉积体系为终端扇体系,发育补给带、分流带、盆地带三种主要相组合类型结合储层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储集物性等的综合分析,认为下第三系储层质量较差,上第三系好储层主要发育于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地青海某地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中的金异常特征进行了综述,指出金异常主要存在于第三系中段岩层中,异常在水系沉积物中强度最大。并认为金异常由次生富集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有丰富的油气储集 ,主要存在于碎屑岩中 ,油气的储集明显与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有关。对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和物性特征起直接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碎屑岩的孔隙类型及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表明在早、晚成岩作用的转换带有大量的次生溶孔存在 ,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区。储层物性与方解石成负相关 ,粘土矿物则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伊利石的存在使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碎屑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一、地质简况苏北盆地是印支燕山期发育形成的中一新生代断陷盆地,其中沉积了厚约5000米第三系碎屑岩。样品采于苏北凹陷钻井岩心,钻井位置如图1所示。主要是下第三系三垛组、代南组、阜宁组、泰州组共110块薄片样品,在镜下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序地层学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孙永传,李蕙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笔者在南海大陆边缘莺-琼盆地成岩场和成岩模式研究中将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第三系海陆过渡相和海相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研究之中,其效果颇佳。众所周知,海平面升降不仅造...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优质储层特生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发育,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底部的东河砂岩,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底部的东河砂岩,三叠系,侏罗系底砂岩和白垩系,下第三系底砂岩等。碎屑岩储层以孔隙型占绝地优势,少量裂缝型,孔隙有两种类型,中生界以上地层以原生孔为主;次生孔中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次生孔中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也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多,但以表土淋滤作用,低成熟和有机释放酸的溶蚀作用和深层热化硫酸协还原反应产生部分酸的溶蚀和沉淀  相似文献   

9.
下第三系珲春组为一套含煤沉积,由砾岩、砂岩、页岩、凝灰质砂页岩夹煤层组成。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粗碎屑岩,局部夹煤层,其厚度和粒度变化较大;上段为砂页岩夹煤层。总厚200—960m。与下伏白垩系下统泉水村组为不整合接触,有些地区被第三系船底山玄武岩或第四系覆盖。哈达门下第三系珲春组实测剖面(图1)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库车坳陷东部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分异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东部下第三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细粒碎屑岩, 而不是粗粒碎屑岩中.从构造沉积作用分析入手, 结合该区的古气候特征, 通过对两种碎屑岩沉积和成岩演化过程的深入分析, 认为粗粒与细粒碎屑岩经历了同沉积、浅埋藏区域地下水、中深埋藏压实、构造破裂与埋藏溶蚀、构造挤压与超压形成等多阶段的叠合改造, 不同阶段对碎屑岩储层特征影响不一, 从而使得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出现较大分异.成岩与储层分异的结果形成了现今的油气储层, 主要发育于细粒的粉砂岩储层中, 据此建立了储层发育演化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可划分为北缘砂砾岩带冲积扇粗碎屑沉积-下切辫状水道充填-河流-三角洲沉积、温宿凸起边缘近端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和塔北凸起西南缘的下切谷充填-河流三角洲-滨浅湖滩坝3个相带,中部为干旱盐湖-泻湖-海湾沉积.物源体系分析表明,西部的温宿凸起、北边的南天山造山带和塔北隆起上的大陆蚀源区为坳陷提供物源.库车坳陷碎屑物基本上来自于南天山和温宿凸起再循环造山带,坳陷北缘的逆冲造山和隆升作用形成了长期的物源供给区,沿坳陷东北缘发育了巨厚的冲积扇.西部的温宿凸起早期存在物源,沿凸起边缘发育有小型的边缘扇或扇-辫状河三角洲.塔北隆起在古近纪早期提供一定的物源,克拉201井附近结晶基底的剥蚀是南部大陆蚀源区的主要物质来源.却勒1井、羊塔5井等地的碎屑物极可能来自3个物源区.研究区物源体系的分析与总体的古构造、古地理格局相一致,库车坳陷古近系基底东高西低,有大量陆源碎屑由东向西推进,东、西两侧的低凸起带和北缘的前陆前渊带构成的古构造特征决定着物源和岩相分布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笔者利用砂岩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资料,分析了济源凹陷中新生界储集层的岩性特征,下第三系储集层主要为长石砂岩。中生界储集层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的岩性特征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临界长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平  莫海鸿 《岩土力学》2004,25(2):283-286
基于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的弹性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应用能量原理建立了岩层滑移弯曲失稳的临界长度计算式,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优势分析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岩层单层厚度、滑移面力学性质、岩体弹性模量和坡角是影响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岩层单层厚度、滑移面的力学性质、岩层倾角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张枝焕  曾溅辉 《沉积学报》2000,18(4):560-566
盆地内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发生变化,影响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本文分析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孔隙流体的化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根据地层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对成岩过程中地层古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推测。并通过对典型油田泥岩层和砂岩层中矿物组合及其在地层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的实例剖析,揭示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储层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储层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软岩旁压试验与单轴抗压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柏兴  王星华 《岩土力学》2006,27(3):451-454
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白垩系至第三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软质岩石,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按现行规范确定的承载力值往往偏低。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建立了旁压试验特征参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关方程,并同岩基载荷试验进行对比。实践证明,旁压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对确定同类地区软岩地基的承载力具有推荐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系统锚杆对边坡岩体加固效果的数值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型的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AD INA为研究手段,对边坡岩体的分离块体经系统锚杆加固后,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c、值的提高,并计算和比较了锚固对不同强度岩体的参数影响大小,并对锚固岩体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垂直布锚对岩体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但是对于岩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的纹层组合及成因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济阳坳陷古近系中发育大量湖相页岩及纹层状的碳酸盐岩,页岩类型多样。通过对300多块页岩薄片的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表明,这些湖相页岩和纹层状碳酸盐岩均由3种基本纹层构成:富有机质纹层(即富含有机质的黏土矿物纹层)、隐晶碳酸盐纹层和黏土纹层。按纹层组合和比例的不同,可将页岩和纹层状碳酸盐岩系统地划分为黑页岩、钙质纹层页岩、富有机质纹层页岩、泥页岩、钙质页岩、纹层状泥灰岩和纹层状灰岩等7种类型,并尝试提出利用纹层组分划分页岩类型的三角形成因分类方案。由于不同纹层形成的古湖泊条件不同,该分类方案不仅能够反映各种页岩的纹层组成,同时也可反映页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伊通地堑层序构成及层序地层格架样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解习农  刘耀宗 《现代地质》1994,8(3):246-253
伊通地堑充填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碎屑沉积物,厚约2000~6000m。地堑内主要发育冲积扇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在地堑不同演化阶段分别构成6种沉积体系域类型.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受控于构造、物源体系、湖的扩展及萎缩旋回和沉积中心分布。层序地层格架样式显示南北向隆回相间、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式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汶口凹陷下第三系含盐段杂卤石的成因及其找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汶口凹陷成盐时代为早第三纪始新—渐新世。含盐段的中上部有大量薄层状杂卤石岩和含杂卤石的石盐岩等产出。本区的杂卤石有原生沉积和同生交代两种成因类型,是内陆盐湖在持续蒸发浓缩条件下,由周边含钙补给水掺杂而形成的。标志着卤水已接近饱和钾镁盐的程度,具有重要的找钾意义。钾盐层应位于杂卤石分布区内受补给水影响较小的凹陷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20.
选取怒江段、高黎贡山隧道和潞西—平达段的灰岩、砂岩、花岗岩、玄武岩4种岩性,分别进行了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实验室和室外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力学参数的定量测试与野外岩组的定性划分、理论依据能很好地吻合。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结合岩石样品力学性质参数的室内测试和室外现场测定,对大理—瑞丽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岩组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22个工程地质岩组。在全线工程地质岩组中,坚硬岩组占16.23%,坚硬—较坚硬岩组占31.67%,较坚硬岩组占26%,较坚硬—较软弱岩组占14.17%,软弱岩组占11.93%。全线以坚硬和较坚硬岩组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